APP下载

论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策略

2021-07-14刘梅颖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人文精神高中语文

刘梅颖

摘要: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们的生活学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语文学科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师作为人文精神的传播者,更要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渗透人文精神,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082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追求经济效益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情况下,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而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要从学生阶段抓起。在高中时期,语文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充分渗透人文理念,引导学生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向上的心态,从课本教材中领略古今中外文人学者的不同情怀,理解臣子忧国忧民、无产阶级奋斗者英勇斗争的不同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培养人文精神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够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的人文精神也给予了重视,而在学生的高中阶段,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多地集中于语文课堂上。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破除传统的观念,在课堂上不仅要重视文学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将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人文精神能够融入学生語文学习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在课堂上时刻秉持人文素养观念,积极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例如,在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教师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的重要性,认识到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的罪恶,体会到作者通过文章所传达给当时世人的观点。因此,笔者可以先带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当时的社会处于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学生在了解到这一背景之后就能够带入当时的时代来理解这篇文章。对于文章中更能够体现作者情感和描绘有力的地方,学生要进行反复的阅读。如文章的开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短短的四句话精简有力地写出了秦王统一天下的气概,与后文的“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这种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传达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种讽刺时事的态度。

二、强化学生文学素养,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还要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地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衔接。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课堂切入点,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情景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传递,强化学生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与理解。

例如,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时,这篇文章是马克思的挚友恩格斯在他的墓地上发表的讲话,歌颂了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并表达了对亲密战友的哀悼之情。在学习完这篇文章过后,学生要学习马克思无私奉献、科学求实的无产主义者精神,并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和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学生在第一遍泛读完文章之后,学生对文章的部分进行分层,梳理出这篇文章的主要脉络,并能够抓住这篇文章的重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第二部分,也就是评价马克思对人类所做出的贡献的部分进行详细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章进行了归纳,将马克思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总结为理论贡献与实践贡献。最后对于表达对马克思哀悼之情的段落,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学生在朗读这部分时,教师要指导他们着重把握住沉痛,悲伤而又鼓舞人心的情绪。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进行记录,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实现成长。

三、营造良好文学氛围,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思想和行为,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体现的是人类的一种自我关怀和追求。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与文学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分的学习氛围,保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课堂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感受到这门学科的人文性。

例如,在学习《醉花阴》这首词时,教师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讲解这首词的翻译,更要通过这首词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就要进行多重思考,为学生制定一个更加全面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了解这首词之余还能够对李清照的生平以及其他创作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解到这首词是属于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全诗无一不表现着思念之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教师在讲述这句诗时,让学生思考并找出其中的意象,“薄雾”“浓云”“香炉”这些意象都烘托了作者寂寞孤独的情感。并且这首词中又借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汇,如“永昼”“半夜”“黄昏”,教师引导学生并联系自己的实际:“是不是在觉得难以度过的活动中才会觉得时间越来越慢?”学生在教师的思路指引下,慢慢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与情感表达。教师将这首词与李清照后期所写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两个时期的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情感,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正确的理想价值观是人生得以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并利用课堂教学作为人文精神渗透的载体,引导学生挖掘作者的不同心理矛盾与情感,使学生能够更加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古今中外国家不同统治者与群众之间的矛盾,时代伟人进取的精神力量等不同的情感文化,使学生都要学会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辩证的分析,理解作者通过文字所传达给后人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做新时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丽.关于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的思考[J].新丝路(下旬),2016(8):115-115.

[2]余昱.对语文教育倡导的“人文精神”的真实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621000)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人文精神高中语文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