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1-07-14孙瑞敏刘阳阳刘拴锋王慧利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负性

孙瑞敏,刘阳阳,刘拴锋,王慧利*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护理部,2介入科,河南 郑州 450099)

脑血管病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1个脑血管发生病变引发的短暂性或永久性功能障碍的疾病统称。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类,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主,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占比≥75%,高发于老年群体[1-2]。据调查[3]显示,脑血管疾病病死率在我国居于首位。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革新,介入治疗已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部分患者因对手术的恐惧心理较重,对预后疗效极为忧虑,致使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术后康复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是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特征、生命体征及评估相关检查结果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中,男性有68人,女性有66人,年龄区间在48~75岁,平均年龄为 (67.32±7.48)岁;研究组中,男性有73人,女性有61人,年龄区间在49~76岁,平均年龄为(68.12±7.1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血管狭窄病变标准;②符合血管内介入手术指征;③患者及其家属均充分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颅内动脉瘤及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存在心理障碍及精神障碍者。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及术前注意事项提醒,术中监测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术后监测患者尿量并给予切口护理。研究组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步骤如下: (A)量化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依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层级的不同分别制定针对性的分层护理措施。 (B)分层护理。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及工作经验进行分级,一级护士由主管护师或护师组成,二级护士由护师和高年资护士组成,三级护士由进修护士和低年资护士组成。由各级别的护士对各个层级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一级患者由1名一级护士、1名二级护士、2名三级护士构成的护理小组来提供护理服务,二级患者由1名护士、2名二级护士来提供护理服务,三级患者由1名二级护士、1名三级护士来提供护理服务。 (C)术前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的身心状态、病情及脑血管介入部位条件进行评估,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好预防措施;对负性情绪较重的患者做好心理疏导。 (D)术后护理。①康复护理:术后要求患者肢体制动,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按摩,以利于其肌力的恢复,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②饮食指导:叮嘱患者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保持排便通畅。③心理干预:对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实施适当的心理干预,减轻其忧虑情绪,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④严密监测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患者出院时,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需戒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并定期回院复诊。

1.4 观察指标①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情绪:评分<7分,无焦虑;处于7~14分之间,存在焦虑;评分>14分,明显焦虑。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情绪:评分<7分,无抑郁;7~14分,存在抑郁;评分>14分,明显抑郁。评分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重。②通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MS-Ⅳ)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和记忆能力。MMSE量表共7个维度,总分30分,评分处于27~30分为正常,低于27分表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WMS-Ⅳ量表包含10个核心分测评,分值越高,表明记忆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干预后,两组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HAMA、HAMD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HAMA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134 20.28±2.43 9.18±3.11 22.08±4.52 9.94±3.27对照组 134 20.07±3.16 13.93±3.31 22.16±3.59 16.85±3.53 t值 0.610 12.106 0.160 16.623 P值 0.543 0.000 0.873 0.000 HAMD评分

2.2 两组的认知功能及记忆能力比较干预后,两组的MMSE评分和WMS-Ⅳ评分均显著升高,研究组的MMSE评分和WMS-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SE、WMS-Ⅳ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MMSE、WMS-Ⅳ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MMSE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134 21.33±2.41 28.57±3.66 46.38±5.28 59.87±6.52对照组 134 21.45±2.36 24.71±3.42 46.13±5.34 53.72±6.06 t值 0.412 8.920 0.385 7.998 P值 0.681 0.000 0.700 0.000 WMS-Ⅳ评分

3 讨论

据调查[4]显示,我国成年人脑血管意外的年发生率为150~200人/10万人,发病年龄也逐渐趋向年轻化。脑血管支架介入手术的普及,大大提升了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存活率。但脑血管介入手术仍旧仍在一定的风险,其术后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多因素导致的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也会导致患者的康复效果不佳,若发生脑出血及脑血管再度梗死,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WMS-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数据均表明,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术后康复,缓解其负性情绪。分析原因在于,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在护理过程中强调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预防措施,充分贯彻人文关怀精神。在术前评估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再合理分配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实施系统化、个性化护理。研究[5]表明,在高预见性、高细致性的护理服务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提升,焦虑抑郁情绪也得到有效缓解,治疗依从性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术后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负性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病知多少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气管切开时机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