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vis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效果对比

2021-07-14易田康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辅助

易田康

(茂名市中医院 外二科一区,广东 茂名 525000)

0 前言

颅内动脉瘤是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一旦破裂出血后,具有极高的致死、致残率[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且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恢复[2]。对于宽颈动脉瘤,仅仅用弹簧圈栓塞会因弹簧圈稳定性欠佳造成弹簧圈脱落,从而导致栓塞不够致密,增加动脉瘤的再次开放率[3]。联合支架治疗可促进动脉瘤内皮细胞的增生,促进动脉瘤愈合,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支架可供选择。本研究比较Lvis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4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CTA或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宽颈动脉瘤;瘤颈>4 mm或瘤体/瘤颈<2;载瘤动脉无严重动脉硬化性狭窄。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衰竭,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合并恶性肿瘤;细菌性、外伤性或夹层动脉瘤;无法耐受本研究中药物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22)和B组(n=23)。A组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50.87±7.19)岁;伴有高血压病7例,糖尿病8例,吸烟5例;Hunt-Hess分级:Ⅰ级9例,Ⅱ级8例,Ⅲ级5例;瘤颈平均直径(4.57±1.21)mm。B组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 (51.28±8.06)岁;伴有高血压病6例,糖尿病7例,吸烟7例;Hunt-Hess分级:Ⅰ级8例,Ⅱ级8例,Ⅲ级7例;瘤颈平均直径(4.61±1.29)mm。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术前3 d患者开始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经股动脉穿刺,置入6 F动脉鞘并给予全身肝素化,行3D-DSA,选择合适的工作角度明确动脉瘤的部位、数量、大小。A组患者选择Lvis支架(MicroVention),B组患者选择Enterprise支架(强生),支架通过微导管进入载瘤动脉远端,微导丝与微导管配合后进入动脉瘤体内,随后利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同时释放支架以覆盖瘤颈。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以及弹簧圈填塞程度,选择支架半释放或后释放技术。随后在微导丝的引导下撤出导管,局部压迫止血包扎。术毕每天口服100 mg拜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75 mg氯吡格雷,治疗3个月,且患者终身口服阿司匹林。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术后即刻栓塞效果。根据Raymond分级[4]将栓塞结果分为:完全栓塞(动脉瘤完全不显影),近全栓塞(瘤颈残余小于2 mm),部分栓塞(瘤体内有造影剂显影)。②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支架内血栓形成、再出血、血管痉挛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即刻栓塞效果A组患者术后即刻的完全栓塞率、近全栓塞率、部分栓塞率分别为81.82%、13.64%、4.55%,B组患者术后即刻的完全栓塞率、近全栓塞率、部分栓塞率分别为69.57%、21.74%、8.7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栓塞效果比较[n(%)]

2.2 手术相关并发症A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09%,B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属于一种复杂的动脉瘤,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破裂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造成的创伤小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单独应用弹簧圈栓塞存在移位或脱出的风险,容易导致栓塞不完全,甚至导致术中相应的动脉或分支血管闭塞等情况。

支架辅助治疗可防止弹簧圈移位,从而使其致密栓塞动脉瘤,此外还可以促进瘤颈口处血管内皮的增生,改变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5-6]。Lvis支架和Enterprise支架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Lvis支架是新一代颅内专用编织闭环支架,由单根金属丝编织而成,通过推拉释放技术可以增加局部金属覆盖率,所具备的小网孔可以防止弹簧圈的疝出,从而致密填塞动脉瘤,通过血流导向作用减少动脉瘤的复发[7]。不足之处在于Lvis支架释放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推送支架”和“回撤微导管”相互配合,有刺破远端血管的风险;另外,Lvis支架容易打不开迂曲血管,增大急性血栓形成的风险[8]。Enterpris支架是自膨式闭环支架,是目前颅内支架中顺应性最好、疏松最容易、成功率最高的支架,利用极佳的柔韧性以及更小外径的微导管,容易通过弯曲程度较大的血管[9-10]。不足之处在于小的弹簧圈容易从大的网孔疝出,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影响致密填塞,同时金属覆盖率低等[3]。本研究中,A组患者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B组患者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栓塞效果、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Lvis支架与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相当,但需注意Enterprise支架的大网眼及Lvis支架的致栓率,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支架。

猜你喜欢

弹簧圈栓塞辅助
动脉血管瘤栓塞弹簧圈机械解脱装置设计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倒开水辅助装置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弹簧路标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