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弥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7-14秦广莲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宫颈一致性宫颈癌

秦广莲

(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 放射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较高。早期宫颈癌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且阴道排液带有腥臭味,故尽早诊断宫颈癌分期并拟定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临床意义重大[1-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高度疑似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年龄25~68岁,平均 (46.51±7.13)岁;肿瘤直径1~3 cm,平均 (2.51±0.26)cm;合并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10例,高血压26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弥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检查。

1.2.1 MRI弥散加权成像采用西门子Definition AS 128排CT成像扫描仪以及腹部8通道相控阵体部表面线圈,设置参数T1为300 ms,TR为10 ms,TE为4 ms;首 先进行常规MRI平扫,包括T1WI和T2WI,矢状面与冠状面T2WI,然后进行弥散加权成像,选取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再选取3个方向的弥散敏感梯度,弥散敏感系数b值取0 s/mm2与800 s/mm2。

1.2.2 增强CT扫描采用美国GE公司128层螺旋CT机,设置参数: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50~400 mA,5 mm层厚,5 mm层间隔。操作者在患者阴道内填充纱布,于扫描前40 min,遵医嘱服用浓度为500 mL的1%泛影葡胺水溶液,憋尿,当层厚为5 mm后行增强扫描,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100 mL,注射速度控制在3 mL/s,最后延迟约75 s行动态增强扫描。

1.2.3 宫颈癌分期标准根据患者的病理资料,参考FIGO分期标准[3]。0期:原位癌;Ⅰ期:肿瘤局限于宫颈,间质浸润深度<5 mm,水平浸润范围<7 mm;Ⅱa期:肿瘤>宫颈范围,但无宫旁组织浸润;Ⅱb期:肿瘤>宫颈范围,有明显宫旁组织浸润;Ⅲa期:肿瘤发展至阴道下1/3,但未及盆壁;Ⅲb期:肿瘤发展至盆壁,但未超出盆骨;Ⅳ期:肿瘤超出真性盆骨、膀胱及直肠黏膜。

1.3 观察指标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RI弥散加权成像、CT增强扫描诊断宫颈癌良恶性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评估两种方法诊断宫颈癌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MRI弥散加权成像、CT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一致性极好,0.4~0.75表明一致性较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7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恶性肿瘤65例:腺癌9例,鳞状细胞癌24例,腺鳞癌11例,透明细胞腺癌13例,小细胞癌8例;病理分期:Ⅰ期18例,Ⅱa期14例,Ⅱb期11例,Ⅲa期9例,Ⅲb期8例,Ⅳ期5例;良性肿瘤13例。

2.2 MRI弥散加权成像、CT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宫颈癌良恶性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CT增强扫描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3。

表1 MRI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结果(n)

表2 CT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n)

表3 MRI弥散加权成像与CT增强扫描的诊断效能比较

2.3 MRI弥散加权成像、CT增强扫描的分期诊断结果与病理的一致性MRI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796),CT增强扫描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603)。

3 讨论

宫颈癌早期不易诊断,常会与其他宫颈类疾病混淆且确诊后分期确认难度较大。因此,对宫颈癌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案并明确术前分期,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采用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宫颈癌,其中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等优点,可实现连续动态扫描,但超声检查无法显示子宫组织微灌注情况,在肿瘤检出、浸润程度及邻近组织侵犯的判定中具有一定局限性。CT具有影像空间分辨率高的优点,且不受肥胖、腹部脂肪及肠气等影响,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患者盆腔肿块的密度、数目、大小、形态等,在宫颈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宫颈肿瘤与正常宫颈组织的强化对比并不明显,出现假阴、假阳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早期病变显示不良,加之辐射较大,对软组织分辨率较低,无法获得理想的诊断效果[4-5]。MRI是一种核成像技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清晰呈现宫颈解剖结构,准确判断肿瘤数量、位置及对宫旁、盆壁的浸润程度,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及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等特点,且MRI在扫描过程中,既无电离辐射,也无需使用造影剂,即可获取清晰图像。此外,MRI还可通过对比剂的注射,观察肿瘤部位、大小及浸润程度及邻近组织被侵犯的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信息[6]。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宫颈癌良恶性的敏感度、准确度高于CT增强扫描,表明与CT增强扫描相比,MRI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宫颈癌良恶性的效能更高。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MRI弥散加权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796),CT增强扫描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为理想(Kappa=0.603),表明MRI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分期检查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

综上所述,MRI弥散加权成像较CT增强扫描在宫颈癌分期及诊断中的效能更高,可准确判定宫颈癌分期,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宫颈一致性宫颈癌
注重整体设计 凸显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说说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