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疗法对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

2021-07-14黄森昌陈波勇吴建兴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黄森昌,陈波勇,吴建兴

(梅州市大埔县人民医院1内二科,2ICU,广东 梅州 51429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持续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多发于老年人群[1]。由于该疾病容易造成二氧化碳潴留,故常可引发急性呼吸衰竭,致使患者呼吸负荷加大,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近年来,无创呼吸机已成为治疗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首要设备,它可帮助患者自主呼吸,并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相关指标。持续无创正压通气疗法与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为无创呼吸机常用的两种路径,但临床对两者的应用效果仍有诸多争议[3]。本研究通过对比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疗法治疗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9~71岁,平均 (65.53±4.13)岁;体质指数(BMI)16~27 kg/m2,平均(25.09±1.11)kg/m2。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0~72岁,平均(65.84±4.19)岁;BMI 15~28 kg/m2,平均(25.18±1.06)kg/m2。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COPD相关诊断标准[4];②经胸部影像学、血气分析检查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③病史与基础资料保存完好。排除标准:①免疫功能障碍、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②有药物过敏史、药物滥用史患者;③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患者。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行常规治疗:①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602、20190902,规格:2 mL∶15 mg)30 mg/次,2次/d;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生产批号20180405、20190703,规格:2 mL∶1 mg)2 mg/次、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AstraZeneca AB,生产批号20180102、20190205,规格:2 mL∶5 mg)5 mg/次,2次/d;③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103、20190601,规格:2 mL∶0.25 g)0.25 g/次,1次/d。对照组采用持续无创正压通气疗法:设置无创正压呼吸机(美国凯迪泰,型号:ST20)初始吸气正压7~9 cmH2O、呼气正压3 cmH2O,若30 min内无异常则将呼气正压调至6~8 cmH2O,潮气量设为4~6 mL/kg,将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1%~96%之间,呼吸频率设为15次/min,吸氧浓度则设为29%~34%,每日治疗时间不得小于20 h。观察组采用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患者正压通气与鼻导管吸氧时间按照2 h∶2 h规律交替进行治疗,鼻导管采用2 L/min低流量供氧。两组的疗程均为72 h。

1.4 评价指标①血气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72 h后的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通过MB-3000血气分析仪(上海惠中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测定。②并发症:观察两组的胃胀气、面部皮肤损伤、呼吸机抵抗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指标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的pH值、PaO2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时间 组别 n pH值 PaCO2(mmHg)PaO2(mmHg)治疗前 观察组40 7.19±0.03 84.94±7.92 47.16±4.95对照组40 7.18±0.04 85.26±7.59 46.81±4.82 t 1.265 0.185 0.320 P 0.210 0.854 0.749治疗后 观察组40 7.39±0.03a 50.62±5.39a 82.34±4.96a对照组40 7.21±0.03a 53.19±4.95a 78.94±8.15a t 26.833 2.221 2.254 P 0.000 0.003 0.003

2.2 并发症对照组发生胃胀气5例,面部皮肤损伤3例,呼吸机抵抗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0/40);观察组发生胃胀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4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38,P=0.004)。

3 讨论

COPD是一种非特异炎症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肺功能可随着病情恶化逐渐减退。导致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因素较为复杂,除了病毒、细菌感染外,大气污染与吸烟也是重要的发病原因[5]。烟草中的尼古丁与焦油会破坏气道黏膜,导致肺部发生炎性反应,炎性因子重塑呼吸道,继而降低纤毛运转活性,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支气管粘液腺会分泌更多的粘液,致使呼吸道气流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日常生活[6]。因此,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目前,在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无创通气疗法,与有创机械疗法相比,无创呼吸机疗法无需切开气管完成插管通气,可有效避免创口感染的发生。它能够时刻根据患者的吸气与呼气做出调整,在吸气时给予较高的正压,使气道处于开放状态,确保空气顺利进入患者肺泡中;当呼气时则给予较低的正压,保证患者可以有效排气,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调节呼吸频率,增强肺泡通气量,进而促进肺部氧气的弥散与二氧化碳的排放[7]。本研究显示,治疗72 h后,两组的pH值、PaO2水平均上升,PaCO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与持续无创正压通气疗法相比,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能够更有效地治疗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调节患者的血气指标水平,且安全性更高。分析原因在于:与持续无创正压通气疗法相比,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可以降低患者呼吸功,通过外加的呼气末正压通气减少吸气消耗,进而缓解呼吸肌疲劳,促进上呼吸道扩张,提升肺容量与气体交换效率,调节血气指标。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可以逐渐适应自主呼吸,主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引起恐惧、焦虑心理,进而减轻不适感,降低呼吸机抵抗等并发症发生风险[8]。不过,本研究所选病例数及观察时间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仍需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长期预后。

综上所述,1∶1间歇无创正压呼吸疗法可有效改善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机呼吸衰竭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