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应用新品种的意愿分析

2021-07-09朱亚文王欣宋燕平

天津农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技协技术培训

朱亚文 王欣 宋燕平

摘    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本文利用安徽省不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241份农户样本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研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农户应用新品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获得培训次数更多的农户应用新品种的意愿得到有效提升;经营规模、家庭年收入以及获得更多收益等因素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的新品种应用意愿,相反地,年龄、投入更多资金等因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农技协应该加大农业培训的力度,同时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加强农业政策的宣传。

关键词:农技协;技术培训;应用新品种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獻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21.04.013

Abstract: The Rural Special Technology Associ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it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Based on 241 sample data of different rura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ssociations in Anhui Province and using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PSM), this paper studi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apply new varieties in rural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ssoci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use new varieties with more training times could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the factors such as scale of operation, annual family income and more income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use new varieties.On the contrary, age, more investment and other factors had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Therefore, the Rural Special Technology Association should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training, enhance technical service capacity and strengthen agricultural policy propaganda.

Key words:Rural Special Technology Association; technical training; apply new varieties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农民由于自身需求,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的非营利、非政府的民间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成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技术推广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2]。2012—2016年以来连续五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农技协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农技协通过提供农业技术培训等形式,实现技术供需对接和有效服务供给,将农民、技术专家、科研人员等主体连接起来,为农民之间提供生产、技术经验的双向交流平台,能够及时传递相关技术与产品销售信息,成为连接广大农民和技术专家、科研人员的桥梁。农技协从农户实际需求出发,为协会中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而农技协提供的农业技术培训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农户应用新品种的意愿的定量研究较少。本文利用对农技协中的农户的调研数据,研究技术培训对农户应用新品种意愿的影响,对推动农技协的技术推广工作,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农业技术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技术效率贡献率[3]。农技协植根于农村,贴近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农户的科技需求,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利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户传播科学技术[4]。农技协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销售等技术培训,向农户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同时参与技术培训的频率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应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农户的农业技术采纳有效推动了农业技术成果的应用转化和农业科技的进步[6]。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培训能够营造浓厚的讲科学、讲文明、学技术的良好氛围[7],有效提高农户对农业技术的认知能力[8],以及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农户对农业技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态度转变,快速掌握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生产经营能力[9]。

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决定是否采纳新品种是基于预期效益最大化的决策过程。农户在做出是否应用新品种的决策时,常常面临着“风险”与“不确定”,农户可能会获得直观的经济收益、个人技能的提升等隐形收益,但同时,有可能会面临经济亏损、时间成本等风险。因此,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户会在衡量之后,做出更利于自己获得收益的行为决策,只有当风险小于收益时,农户才更愿意尝试应用新品种。农户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自我认知的影响,农户个人的年龄以及文化程度会影响农户的技术认知能力,同时家庭的经营规模、家庭年总收入会影响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农户对应用新品种的生产风险和经营风险更为敏感[10]。因此,本文在考虑农户应用新品种的影响因素时,应考虑加入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技术偏好特征。

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倾向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简称PSM,是使用观测数据进行干预效应分析的一类统计方法。理论框架是“反事实推断模型”,即假定任何因果分析的研究对象都存在可以观测到的和未被观测到的两种结果。该方法通过倾向得分为参与项目的参与组个体在未参与项目的控制组中寻找合适可比对象进行配对分析,从而消除选择偏差和混杂偏差[20]。将处理组(培训次数多)与对照组(培训次数少)进行匹配。在控制外部条件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探讨农户获得培训次数的多少对农户应用新品种的影响。研究步骤为:

(1)运用Probit模型来估计农户获得培训次数多少的概率,估计倾向得分值,如式(1)所示:

P(x)=F(Di=1|X)=■(1)

(2)运用近邻匹配、半径匹配、核匹配方法获得处理组和控制组,从而消除自选择问题。

(3)根据上述获得的匹配样本,比较处理组和控制组农户应用新品种意愿的平均差异,即平均处理效应(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ATT)。

ATT=E[(Y1-Y0)|D=1]=E{E[(Y1-Y0)|D=1],P(X)}

(2)

式中,D为0-1的二分变量,即D=1表示处理组,D=0为控制组;P(x)为倾向得分值;Y1和Y0分别为获得培训次数多的农户和获得培训次数少的农户的估计结果。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样本数据来源于笔者于2018—2020年对安徽省宿州市橋区甜叶菊协会、灵璧县畜牧行业协会、合肥市肥西县花木协会、肥东县长临河镇苗木协会等多地农技协241份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共计发放26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1份,问卷有效率为92.7%。问卷主要包括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技术偏好特征等内容,具体变量选取如下:

1.2.1 目标变量 将农户选择应用新品种的意愿作为目标变量,若农户愿意应用新品种则为1,不愿意应用新品种则为0。

1.2.2 处理变量 选取农户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每年获得培训的次数作为处理变量,其中,以总样本均值为临界点,其中超过总样本均值的,即为获得培训次数多=1,低于总样本均值的,即为获得培训次数少则=0。经常参加农技协技术培训的农户会获得更多信息,个人农业技能的提升也会比其他农户更快,对于新品种的掌握和了解会更全面、及时,因此,获得培训次数多的农户使用新品种的意愿会更强[11]。

1.2.3 匹配变量 选取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技术偏好特征作为匹配变量。

个人特征包含年龄、教育程度、与村民交流的频率等。随着农户年龄的增长,农业经验会更丰富,但对新品种的接受能力会有所下降,导致使用新品种的意愿就会大大降低。年龄越大的农户劳动能力降低,更倾向于沿用往年的种植经验等;相反地,年龄越小的农户,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采用新品种的倾向会更高[12-13]。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越高,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对于使用新品种也更感兴趣。现有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年限对农户采纳农业技术有正向影响[14]。与村民交流的频率,农户在与其他农户的交流过程中,会产生信息交换,从而双方都会获得更多新信息,有利于新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家庭特征的主要变量有劳动力人数、种植规模、家庭年总收入、家庭中是否有村干部等。担任过村干部的人有更大的可能成为早期技术的采纳者[15]。村干部对于农业政策、农业技术的理解能力更强,因此家中有村干部的农户,会受到村干部的积极影响,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新技术,使用新品种的概率也更大。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实现规模效应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意愿越强,使用新品种的意愿会更强烈。农户的耕地面积越大,越有利于降低应用新品种的投入成本,从而提高了农户采纳新品种的意愿[16-17]。而劳动力人数越多,越是依赖农业生产活动的收入支撑家庭的日常生活,从而更愿意尝试新品种带来更多的利润。对于家庭年总收入这一变量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周力等[18]和李学荣等[19]的研究中家庭总收入这一变量对农户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胡晨等[20]发现家庭年总收入对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家庭年总收入是否会对农户应用新品种的产生影响,仍有待考证。

技术偏好特征的主要变量有关注能否获得更多收入、是否更关注要投入更多资金、是否更关注减少下地时间。研究表明,农业技术的盈利性对农户采用农业技术行为具有积极影响[21]。农户采用新品种的目的在于增加产量,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如果新品种的投入成本过高,会直接影响农户的应用意愿[22]。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投入资金、劳动、土地等要素以期望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农户在进行技术选择时,会根据自己的技术偏好来选择是否应用新品种。在应用新品种的选择上,是否需要投入更多资金,是否可以减少下地的时间,亦或是否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具体变量名称及定义见表1。

本研究选用Stata15.0软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参与培训次数多和培训次数少的各指标均值差异。表2可以看出,参与培训次数的多少对农户应用新品种的意愿影响显著。但是由于农户决定是否应用新品种是一种自选择行为,统计指标的差异可能不是培训次数多寡的必然结果,而是由户主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因素导致。因此,采取倾向得分匹配法消除样本自选择问题,进而探究培训次数多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核心目的是分析农技协中的农户获得培训次数的多少对农户应用新品种意愿的影响。考虑到农户异质性,基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及农户技术偏好特征来分析培训次数多少对农户应用新品种意愿的影响,并运用PSM解决农户获得培训次数多少之间的差异。通过样本调整和模型调整对上述结果进行平衡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农户应用新品种的影响因素。

首先,采用Probit模型估计农户应用新品种的概率,以农户是否应用新品种为结果变量,对所引入的控制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处理变量培训次数的多少系数显著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获得培训次数多的农户更愿意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品种,而获得培训次数少的农户应用新品种的意愿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接受农技协的技术培训次数多的农户能够更全面的掌握新品种的应用,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广泛,所以应用新品种的意愿也更强烈。

个人特征中,只有年龄在1%的统计水平上,且系数为负,这说明农户的年龄越高,其使用新品种的意愿越低。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能力变弱,认知能力降低,自我承担风险能力弱,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降低,对于新生事物,农户不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了解和尝试。

家庭特征中,种植规模系数显著为正,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种植规模越大,农户则更愿意使用新品种。这可能是因为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经济实力也较强,对于应用新品种可能产生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更强。冯燕等[23]在研究中发现种植大户对亩均细微成本的节省及产量的提升更加敏感,也更重视新品种的应用。家庭年总收入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但其系数为负,这说明家庭年总收入越高的农户,应用新品种的意愿越低。可能是因为随着我国农民兼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非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比更大,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越大[24],导致农户在做出决策时持观望态度。

技术偏好特征中,仅有关注是否可以获得更多收入系数显著为正,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新品种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大,农户应用的意愿会越高,符合“理性小农”这一理論依据,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关注是否要投入更多资金系数为负,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说明新品种的投入成本越高,农户的应用意愿越消极。这可能是因为我国农户多为小规模经营,风险承受能力弱,相比于新品种,若投入成本过高,农户便不再考虑。

共同支撑域检验。从本文PSM密度函数折线图(图1)可以看出匹配前两条曲线的拟合性一般,重合度不高,而在匹配后的两条曲线重合部分增大,重合度提高,拟合性也有所提高,而且可以直观地看出,在曲线开端处和结尾处的匹配程度变得更好,说明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消除了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的部分差异。

平衡性检验。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处理组和控制组样本存在的系统性差异,在样本匹配完成后,还需进行平衡性检验,即检验匹配后各变量在两组间是否变得平衡,具体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匹配前,处理组与控制组在年龄、文化程度、与村民交流频率、农业劳动力人数、种植规模、家庭年总收入、是否有人担任村干部、关注是否获得更多收入、关注是否投入更多资金、关注是否减少下地时间上据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经过匹配后,处理组与控制组之间各变量的均值差、标准偏误都有所降低,两组之间的差异是不显著的,而且大部分变量偏误减少程度在60%以上,这说明模型通过了平衡性检验。

在匹配方法上,本研究选用邻近匹配、半径匹配、核匹配方法。匹配完成后,表5可以看出,3种匹配方式的t值分别为3.3,3.95,3.94,故其平均处理效应均在1%水平显著。

3 结论及讨论

本研究运用笔者于2018—2020年对安徽省宿州市桥区甜叶菊协会、灵璧县畜牧行业协会、合肥市肥西县花木协会、肥东县长临河镇苗木协会等多地农技协241份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基于Prob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农户获得培训次数的多少对其应用新品种医院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获得培训次数更多的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品种的意愿更为强烈;(2)在个人特征中,年龄对应用新品种意愿的影响显著,年龄大的农户应用新品种的应用越低;(3)在家庭特征中,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更愿意接受新品种;而家庭年总收入越高的农户应用新品种的意愿越消极;(4)在技术偏好特征中,农户更关注新品种是否能够带来更多收益,说明能够带来越多收益的新品种,农户会更愿意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于要花费更多资金的新品种,农户的应用意愿不高。

根据结论,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加大培训力度。农技协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引导农户参与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指导。调研数据显示,有62%的农户获得培训次数少于样本均值,这表明多数农户没有获得足够的农业技术培训。因此,农技协要发挥技术推广、科学普及的基本功能,了解当时农户的实际技术需求,开展符合农户需求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技协的吸引力,激发农户参与技术培训的热情。根据农户的不同特征,有条件的开展个性化服务,进行技术业务培训和实用技术指导,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突破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使农业技术真正走进千家万户[25]。

(2)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农技协在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技协培训队伍培训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升。鼓励培训人员深造,加强自身技术水平,同时促进培训人员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同时,在农户中培养一批技术带头人和生产专业技术能手,通过少数带动多数,不断提高农户自身素质,增强农技协自身的服务能力。

(3)推动适度种植规模。种植规模的扩大能够有效促进农户采纳新技术,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实际效果[26]。目前我国农户普遍是小规模种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采纳。研究结果显示,种植规模越大的农户,更重视应用新品种来减少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加强土地流转的政策宣传,鼓励农户适当扩大种植规模,将分散的土地进行整合并流转,使农业生产形成规模化经营,在促进生产效益的过程中形成规模效应,能够有效改善农户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提高农业成果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 国鲁来. 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协会在农业公共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 中国农村观察, 2003(5): 24-31, 45.

[2] 国鲁来. 合作社的经营规模与组织效率[J]. 农村经营管理, 2005(9): 11-13.

[3] 谢文宝, 刘国勇. 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甜瓜生产效率贡献研究[J]. 北方园艺, 2018(13): 189-197.

[4] 卢晖临, 宋鑫淼, 赵晓萌, 等. 农技协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机制——兼谈基层科协的改革[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1(5): 31-36.

[5] 徐翔, 陶雯, 袁新华. 农户青虾新品种采纳行为分析——基于江苏省青虾主产区466户农户的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 2013(5): 86-94.

[6] 陈印军, 杨瑞珍, 尹昌斌, 等. 论西部地区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建设[J]. 中国软科学, 2003(4): 13-18.

[7] 吴娟, 卢勇, 袁灿生. 江苏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45(22): 358-361.

[8] 刘洪彬, 吕杰. 大城市郊区农户对耕地质量保护认知行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SER分析框架的实证检验[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6): 71-81.

[9] 曹铁毅, 王雪琪, 邹伟. 经营规模, 农业技术培训与家庭农场收入——基于江苏省的调查[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0, 41(2): 237-244.

[10] 陈超, 杨海霞. 市场导向, 生产经营风险与果农种植品种决策——基于江苏省桃种植户的实证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0(1): 35-41.

[11] 陈治国, 李红, 刘向晖,等. 农户采用农业先进技术对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J]. 产经评论, 2015, 6(3): 140-150.

[12] 葛继红, 周曙东, 朱红根, 等. 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行为研究——以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10(9): 57-63.

[13] 田云, 张俊飚, 何可, 等. 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 2015(4): 61-70.

[14] 唐博文, 罗小锋, 秦军. 农户采用不同属性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9省(区)2110户农户的调查[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6): 49-57.

[15] 高辉灵, 梁昭坚, 陈秀兰, 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福建省农户的问卷调查[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4(1): 52-56.

[16] 孔祥智, 方松海, 庞晓鹏, 等. 西部地区农户禀赋对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分析[J]. 经济研究, 2004, 39(12): 85-95, 122.

[17] 韩洪云, 杨增旭. 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基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农户调研数据[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23): 4962-4970.

[18] 周力, 冯建铭, 曹光乔. 绿色农业技术农户采纳行为研究——以湖南、江西和江苏的农户调查为例[J]. 农村经济, 2020(3): 93-101.

[19] 李学荣, 张利国.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 40(2): 299-307.

[20] 胡晨, 黄华霖, 熊航, 等. 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2000—2019年典型实证研究的元分析[J]. 世界农业, 2020(12): 48-59.

[21] 苟露峰, 高强. 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行为选择与 决定因素实证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 65-72.

[22] 张成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中农户行为实证研究[J]. 技术经济, 2010, 29(8): 76-81.

[23] 冯燕, 吴金芳. 合作社组织、种植规模与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基于太湖、巢湖流域水稻种植户的调查[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6): 28-37.

[24] 李谷成, 郭伦, 周晓时. 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作物新品种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油菜新品种技术为例[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8, 17(6): 641-649.

[25] 黄季焜, 胡瑞法, 孙振玉. 让科学技术進入农村的千家万户——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J]. 农业经济问题, 2000, 21(4): 17-25.

[26] 吕杰, 马新阳, 韩晓燕.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辽宁省不同玉米主产区的调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3): 154-160.

猜你喜欢

农技协技术培训
璧山区农技协联合会赴潼南区考察学习
石柱县农技协联合会召开第一届第三次理事会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酉阳县农技协联合会召开一届四次理事会
璧山区农技协联合会开展脐橙种植实用技术培训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CEDIA/CIT影音与智能技术培训 上海站综合报道
我省取得中国农技协两项转型升级项目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