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环境下审前调查工作创新与实践

2021-07-07贺健韦宝峰牛新蒋浙

中国内部审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大数据

贺健 韦宝峰 牛新 蒋浙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大数据审计环境,着重研究审前调查工作创新思路,创新性提出“四个转变、五个做法”新思路,为中国石油创新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提供有效支撑。

[关键词]内部审计   大数据   审前调查   审计质量

一、目标思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科技强审以及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实现国企提质增效的指示精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结合当前“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及“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大数据环境下审前调查工作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促进审计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开展。

审前调查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全面深入的审前调查可为高效开展审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以往审前调查主要由主审或少数人完成,由于审前调查关注要点范围大、时间紧、任务重,存在信息掌握深度不够、关注要点传承受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前调查质量,为现场实施提供线索指引有限。在当前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创新进行审前调查已成为压减现场审计时间、提升审计效率、提高审计质量的必然要求。

在集团公司全面提质增效工作中,牢固树立科技强审理念,充分认识、研究和利用集团公司大数据审计资源,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思路方法,立足审前调查工作创新,以“四个转变、五个做法”着重提升审前调查质量,切实减少现场实施工日,确保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效显著提升,为集团公司提供高效审计服务。

二、四个转变

(一)审前调查实现主审为主向成员分工转变

以往审前调查工作由主审或少数人完成,现在结合审计分工,全体成员就个人现场审计工作要点开展审前调查工作,提前熟悉资料,避免现场审计重复获取资料或延迟共享利用数据资料,提高现场实施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审计要点关注实现追求全面向追求深度转变

主审为主的审前调查往往追求审计工作要点全面覆盖,很难做深做透;分散至审计组全体成员后,可以专注精力深度开展审前调查并发现问题,汇编出具审计实施方案,为现场实施核查线索做好准备。

(三)审计工作时间实现单线利用向并线利用转变

由于主审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单线逐一按要求就审计要点展开审前调查;转变后,审计组成员就各自分工的审计工作要点,并线同时开展审前工作调查,采取集中模拟审计方式,大家对各自重点关注问题进行充分交流,便于提高审前数据资料利用及审前调查工作效率。

(四)数据资源利用实现被动共享向主动挖掘转变

以往审计组成员被动接受资料包及审计实施方案,对于审计资料及重点需二次消化。目前,审计组成员提前介入,主动接受数据资料信息,相当于将部分现场工作提前至审前,进点后指向性增强,提高了审计质量效率。

三、五个做法

(一)优化审前调查工作步骤

审前调查工作步骤的创新优化,坚持先作分工、后编方案、工作延续、责任到底的原则,将以往先出具审计实施方案再进行成员分工的做法,改为先进行审计组成员分工再进行审前调查。

(二)细化审计人员职责分工

大数据环境下,将审计组成员职责分工再定义、再细化,提前介入,实现审计组成员的全程化参与。以經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为例,梳理审计要点及成员分工,基本情况、审计评价、审计建议主要由组长和主审完成,审计主要内容及重点可以分组实施。例如,战略决策小组主要负责“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贯彻执行集团公司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发展战略规划、年度计划、预算的制定、执行及效果等;财务资产小组主要负责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及效益情况,资产管理、使用及质量变动情况等;内控审计小组主要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生产经营关键环节);综合审计小组主要负责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以往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及披露事项等。原则上要做到审计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涉及小组内部分工的由小组组长负责,可根据项目计划投入资源实际情况配备组员。

(三)多种渠道获取数据资源

审前调查工作所需数据资源,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信息系统搭载的结构化数据,还包括企业运行过程中形成的非结构化数据资源。审前阶段获取资料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被审计单位提供,二是通过集团公司审计数据仓库系统获取。

1.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根据审计项目类型的不同,审前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资源有所不同,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是审前调查数据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资料获取的全面与否决定着审前调查工作的有效性。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例,所需资料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发展战略及规划执行情况、重要任免文件及分工履职情况、“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决策部署情况、年度投资计划及完成情况、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及效益情况、资产管理使用及质量变动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以往审计及巡视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廉洁自律执行情况等13个方面。

2.集团公司审计数据仓库系统提供数据资源。按照集团公司数仓系统审计示范应用项目安排,已集成财务系统、资金平台、ERP系统、投资一体化系统、合同系统、招投标系统、物资采购系统、集中报销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数据,提供丰富的数据视图。数仓系统提供了企业跨上中下游、跨甲乙方、跨产业链的分析视角,尤其是在关注影响产销储运协同机制运转、集团公司总体利益最大化、区域发展平衡等问题方面发挥了强大作用。通过大数据资源利用,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在服务企业协同发展、改善企业发展方面提供强大的数据资源服务。

(四)挖掘利用审计数据资源

审前调查所列数据资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非结构化数据,主要由被审计单位提供,进而由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思路进行分析判断,并按照审计目标内容进行挖掘利用,初步得出审计评价及疑点线索,供审计现场实施核查;二是结构化数据,主要由数仓系统集成提供,要进一步深化应用数仓系统,通过个人自学、参加培训、实践应用等方法途径,熟练掌握数仓系统数据及模型,积极将审计思路转化为系统模型,通过系统分析发现线索。

(五)共享审前调查成果方案

按照先分工、后工作的要求,审计组成员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可在集中模拟审计中充分对疑点进行交流、明晰,将审前调查发现统一汇总到主审处,汇编成审计实施方案,并在审计现场实施前共享,向审计组成员讲解审计实施方案内容、审前调查发现的疑点线索以及相关审计事项的查证方法等,让每一位审计组人员熟悉方案,掌握审计内容,对未涉及审计事项进行重新分配,对有交叉的事项进行重新分工。

四、实施案例及效果

在中国石油某销售分公司原总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简称××销售审计)中,创新实施了审前调查工作“五个做法”,优化实施了先分工、后工作的审前调查工作步骤,按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要求进行了小组分工,由主审统一获取审计数据资料并向成员分发开展审前调查工作,各小组完成审前调查工作并向主审发送审前调查发现,由主审统一汇总形成审计实施方案,实现了工作延续、责任到底的工作目标。××销售审计结果表明,创新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审前职责分工情况

在××销售审计中,按照细化审计人员职责分工,第一小组主要负责战略决策审计,内容包括“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贯彻执行集团公司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发展战略规划、年度计划、预算的制定、执行及效果等;第二小组主要负责财务资产审计,包括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及效益情况,资产管理、使用及质量变动情况等;第三小组主要负责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包括生产经营关键环节,加油站开发、投运和达销情况,非油业务等;总经理办公会及党委会会议纪要查阅等其他事项均由审计组组长(副组长)和主审完成。

(二)审前调查开展情况

审计组6人组成审前调查团队,用时1周对××销售审计进行了审前调查。期间收集了××销售审计所需审前调查的资料,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审前调查,就相关审计事项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审计判断,并协调获取了数据仓库系统集中分析结果,累计发现10个方面50余个疑点线索,出具了××销售审计实施方案,形成审计项目现场核查表,进一步明确了分工、核查要求及核查结果等。

(三)审计实施效果情况

根据审前调查发现的疑点线索及审计重点内容核查要求,在××销售审计中,审计组人员进点后,一改往常先熟悉后工作的困境,延续审前关注要点,快速进入审计角色,有针对性地发现审前疑点线索,进行后续审计、查证及签认工作,审计组一行在近20天(期间还包括两个周末)的审计工作中,第一周就陆续出具审计底稿进行签认,累计出具审计问题底稿30余份,审前调查发现问题落实率在70%以上。××销售审计实践表明,坚持工作延续、责任落实到人的做法,既增强了审计组团队的凝聚力,又实现了审计组工作的高效性,有效发挥了掌握情况、发现线索、提供指引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大数据环境下审前调查工作创新研究与实践,“五个做法、四个转变”切实对审计工作起到了创新思路、优化步骤、转变观念、技术支撑、共享利用、无缝衔接、提高效率、节约资源、降本增效等重要作用,在理论创新研究中重构了高效的工作模式,在審计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审计成效,促进了审计理论创新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融合发展,有效推动了集团公司审计工作创新与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审计服务成都中心,邮政

编码:610066,电子邮箱:weibaofeng@cnpc.com.cn)

猜你喜欢

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大数据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