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07-07杨丽峰

护理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函询学业指标体系

杨丽峰

(河西学院 护理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借助一定的信息平台, 课前自主学习多元化学习资料,课中采用“合作学习”等形式完成作业, 同时教师答疑解惑给予个体化帮助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5]。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形成的全过程[6-7],已在广大高校课堂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学习效果评价方面, 目前的测评工具评价对象的针对性不强, 缺乏针对本科护生的评价工具以对护生的学业形成过程及成效做一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目标,综合分析、考察学生学习的过程、结果、态度和感受[8],通过学生自身反思改变学习方法和教师针对性的改变教学策略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学生发展[9]。 因此,本研究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 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全面、有效地评价翻转课堂学习效果, 并为针对性干预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

1 方法

1.1 成立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5 名高等院校教师和3 名研究生组成,主要负责文献查阅及分析,确定函询专家,制作专家函询表,并对函询反馈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

1.2 文献检索 研究者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查看国内外有关翻转课堂教学评价的文献。 英文检索词:“Flipped Classroom/Inverted Classroom/Flipped Class/Inverted Class”“Flipped Teaching/Inverted Teaching”“Academic Achievement/Academic Achievements/Academic Successes”。 中文检索词:“翻转课堂/颠倒课堂/反转课堂/翻转教室/颠倒教室/反转教室”“翻转教学/颠倒教学/反转教学”“学业水平/学习成绩/学业成就/学业表现”。 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 年9 月30 日。 本研究初步检索获得文献6 568 篇,去重后获得文献6 290 篇,筛选题目、摘要后共计2 402篇文献。 全文阅读文献,确定课前学习评价、课堂学习评价、课后学习评价、结果评价4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和33 个三级指标。

1.3 拟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草案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 初步拟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草案),包括4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和33 个三级指标,形成第1 轮专家函询表,包含4个部分:(1)课题简介,简要介绍函询的意义及填写说明;(2)专家一般信息调查表;(3)专家意见表,包括各级指标说明、重要性评分及修改意见栏,所有指标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 即 “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重要”、“重要”、“很重要”分别赋予1 分、2分、3 分、4 分、5 分;(4)专家权威程度与判断依据调查表。

1.4 专家函询

1.4.1 选择函询专家 纳入标准:(1)硕士及以上学历;(2)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3)从事护理教育工作10 年及以上;(4)自愿参与本研究,能确保在课题研究的时间内全程持续参加各轮咨询。 本研究共邀请天津市、陕西省、甘肃省、贵州省、宁夏省共5 个省市高等学校的16 名专家参与,其中1 名专家由于临时工作安排未能参与,最终共有15 名专家持续参加2轮函询。 函询专家年龄为(40.00±5.69)岁,工作年限为(14.47±7.18)年,副高级及以上职称6 名。

1.4.2 进行专家函询 2020 年11—12 月, 发放函询问卷。 根据情况采用纸质问卷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2 轮专家咨询,每轮间隔2 周时间。研究小组根据每轮专家意见和条目筛选标准,对指标进行调整。本研究将重要性赋值均数<3.5,变异系数>0.25 作为指标删除标准[1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进行数据分析。专家一般情况采用频数、构成比等表示。专家权威系数(Cr)由专家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的算术平均值决定;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采用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标准差表示;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采用变异系数和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 采用优序图法和比例分配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2 结果

2.1 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及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本研究第1 轮专家函询共发放函询问卷16 份,回收有效问卷15 份,专家积极系数为94%;第2 轮专家函询共发放函询问卷15 份, 回收有效问卷15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 专家权威程度计算公式为Cr=(Ca+Cs)/2。 Ca 为0.866,Cs 为0.734,计算Cr为0.800。 2 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见表1。

表1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2.2 指标修订结果 2 轮专家函询后, 指标修改结果如下。(1)增加指标:增加二级指标“课后反思”“护理专业情感反应”;增加三级指标“能肯定自己的学习收获, 并正视不足”“能有效评估自身的护理学习需求”“能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学习整改计划”“能够建立更高的护理专业学习目标”“渴望获得更多护理专业知识”。 (2)修改指标:三级指标“平台小组内部提出问题的次数”“平台小组内部回应提问的次数”“平台小组内部解决问题的次数”合并为“平台小组内部学习讨论(提问寻求帮助或解答)”;“平台上交作业的次数”“平台上交作业的质量”合并为“平台作业完成的情况”;“课堂自始至终能保持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合并为“课堂学习的氛围(富有热情、思维活跃)”;“平时测试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拆分为“平时测试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3)删除指标:删除指标“口头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口头表达语言清晰流畅”。 2 轮专家函询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专家意见趋近统一。根据专家函询意见, 专项小组共增加2 个二级指标、5 个三级指标,合并7 个三级指标,拆分1 个三级指标,删除2个三级指标。 最终形成包含4 个一级指标、9 个二级指标、33 个三级指标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 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见表2。

2.3 指标权重 根据第2 轮专家咨询反馈结果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及一级指标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结合优序图法和比例分配法,测算出各级指标的组合权重值。 见表2。

表2 各级指标权重及组合权重

3 讨论

3.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科学、可靠 本研究系统、全面地检索国内外有关翻转课堂、 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的文献,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初步确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 (草案)。 通过德尔菲法修改完善指标,形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确保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纳入的函询专家均为护理教育专家, 具有10 年及以上工作经验,且熟悉翻转课堂教学。 本研究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00,表明函询专家具有丰富的翻转课堂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函询结果可靠。本研究中2 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和100%,表明专家积极性较高。 2 轮专家函询的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经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 且第2 轮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均高于第1 轮, 说明第2 轮专家意见趋于统一,函询结果可信。

3.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研究一级指标中,课前、课中、课后3 个评价指标反映了护生学习的全过程,其权重之和为0.661,高于结果评价指标的权重0.339,表明过程性评价在翻转课堂护生学业评价中的重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形式多样化,因此,考核方式也需要适应这种过程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的考核重点是学生平时表现,即通过学习过程和各个环节来关注学生的发展, 恰恰能满足这一评价的需求[11-13]。 二、三级指标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还注重护生的自身反思、护理专业情感及态度的评价,渗透了护理职业精神教育[14],因此指标的评价对象针对性更强,指标更为全面、实用。

3.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进步、实现学生发展为目标,其效果评价是衡量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可靠依据[15]。 本研究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本科护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贯穿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全方位、多角度采集学生的信息,将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为有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质量检测工具。

猜你喜欢

函询学业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函询岂是走过场
函询岂是走过场
朔州市朔城区:严把第一道关口 扎实开展谈话函询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