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故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1-07-06黄少辉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运用

黄少辉

【摘    要】近年来,教育部门不断修改和更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不断提高,教材知识不断更新和细节化,以此来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和教育理念。在高中历史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育部门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利用历史故事的带入进行历史教学。根据此概念的提出,本文将分析历史故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故事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82

高中历史作为高中素质教育的科目之一,是属于文科的分支,不仅是高考的必考项目,更是加深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了解的课程。学生学好历史,是为了高考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更是为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以及知识涵养。然而,高中历史知识量大,知识间交叉也比较复杂,所以学生较难理解和记忆,这导致了高中生提不起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决心,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良原始教学方案,将历史故事渗透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选择历史故事的原则

教师要将历史故事渗透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使其与历史课堂完美贴合,与课本历史知识完美融合,使其真正起到辅助课堂历史教学的作用。在此要求下,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一定要与教材上的历史知识高度贴合,这样才能达到运用历史故事教学的目标。如果选择的历史故事与真实历史之间差别较大,甚至是有了时间点或者是人物关系上的错乱,不仅会干扰学生对知识的正确认识,还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准确度把握。历史故事的选择不恰当对学生的学习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历史故事的选择是历史故事教学法高效、有意义实施在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性因素。

教师在历史故事的选择上,至少应该尊重四个原则:第一,真实性。“学好历史知兴替,以史为鉴明古今”,历史可以作为学生为人处世可以依仗的标尺,也可以作为学生正衣冠的镜子,这表明教师所选择的历史故事必须要严格,若选择的历史故事与真实历史不相符,必然不符合历史教育要求以及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故事的真实性能确保学生掌握真实准确的历史知识,不对历史文化产生理解偏差。第二,趣味性。历史故事的选择除去具有真实性以外,还应该饱含趣味性。让学生对历史故事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放下因为对历史知识的复杂而产生的恐惧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接纳这门学科。第三,积极性。历史故事的选择无一例外地都应该涵盖积极的精神思想,避免消极思想进入高中生的内心,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历史故事积极性的展示带给学生们更多积极的影响,让学生学到积极向上的历史知识,感受到知识带来的积极意义。第四,文学性。教师选择的历史故事,要避免故事文学化,保证历史故事的客观性。避免因为故事作者的主观色彩而进行的故事扭曲化,从而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产生影响。

二、历史故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历史故事教学法的作用,是将历史知识与历史故事结合起来,保证历史知识的教学连贯、完整和易理解。但是完美地将历史故事渗透到历史课堂的教学中,讲好每一个历史故事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需要教师下足功夫,把历史故事真实、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一)交叉法则

交叉法则是将历史节点和历史背景分开来讲解,最后再利用历史故事法进行知识上的汇总,将其联系起来,使学生将已经熟悉的两部分知识合在一起,根据历史故事找出其关联,对汇总后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教师和学生熟知历史教材上有大量的文字,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知识的记忆产生混乱,尤其是具有时间点的历史事件。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知识记忆上的混乱,教师就可以采用交叉法则,将知识一分为二,多次教学。将一个历史事件分割成两部分,首先,让学生学习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使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其次,在第二次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再对学生授予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此事件蕴含的意义。在两次教学之后,学生就需要将已经学习过的两部分知识结合起来,教师需要带入历史故事来辅助学生对知识的结合以及结合后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讲解有关的历史故事,要帮助学生复习一遍所学习的两部分知识,加深记忆,并且在选取故事时,将其结合起来,感受歷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尾果,细细琢磨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发生的背景。故事接收完毕后,学生就可以将两部分知识合为完整的知识,并且加深理解。

(二)联想法

让学生在历史故事中产生联想,从而建立故事与历史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主动产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然后通过学习解决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主动的学习效率比被动的学习效率高很多。教师在课堂开始之际,引出一个历史故事,让学生们对其产生兴趣,然后教师开始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将知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教师以精炼的语言传达知识,让学生在当堂课理解并且记忆知识,节省课后复习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打破古今文化距离

打破古今文化的壁垒,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历史发生的背景,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可以更加的完整。如何拉近学生与历史间的距离?教师不妨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使学生扮演事件中的人物,让学生熟读历史故事,编撰出一份情景剧本。使学生们进入历史事件,感受历史人物本身,产生情绪与心灵的共鸣。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更加轻松。

在历史课堂中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度和主动性,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感受,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总而言之,运用历史故事教学法需遵守基本的原则,不失历史的真实性、文学性、积极性以及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中遇见故事,在故事中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闵勇.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解析[J].雪莲,2015,000(018):87.

[2]剡博.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孩子天地,2020,000(006): 223,226.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运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