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休闲渔业的演进路径与研究热点

2021-07-06王志慧周永东王忠明朱文斌龙进霞

关键词:发文渔业领域

王志慧,周永东,王忠明,朱文斌,龙进霞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舟山 316021)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性肺炎疫情爆发,中国人民经历艰难困苦并付出巨大的牺牲,在疫情防控上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同时,中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1]。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全球经济运行的暂停键,欧美股市腰折、国际油价格暴跌,航空、旅游、贸易等产业链条纷纷遭受暴击[2]。中小民营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发展受到的直接影响最大,尤其是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与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3]。

休闲渔业是将渔业与休闲娱乐、观赏旅游、生态建设、文化传承、科学普及餐饮美食等有机结合,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向社会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渔业新业态[4],国内已有不少关于休闲渔业的研究出现,刘康[5]介绍了美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历程、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柴寿生等[6]、刘雅丹[7]从管理体制、法制体系、科研支撑等多方面介绍了美国和澳大利亚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对国内休闲渔业现状及对策研究的有蔡学廉[8]、黄颖[9]、李恩元[10]、王塑等[11]诸多学者,上述作者通过归纳和总结已有研究,但是,这种方法在研究成果较多的情况下难免存在遗漏。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来探究休闲渔业的热点关注方向,希望能够客观地揭示国内休闲渔业的研究态势,以期为学者整体把握其研究现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研究数据均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截止时间为2020 年12 月31 日。通过CNKI 数据库高级搜索,将“中国休闲渔业”“休闲渔业”两组检索词设置为主题检索,共获有效学术论文301 篇,借助CiteSpaceV.5.7.R2 及Microsoft Office Excel 等软件绘制作者共现图谱、关键词图谱以及突显词表,将相关数据整理解读并展开理论阐发,以廓清中国休闲渔业的演进路径与研究热点。

2 休闲渔业研究动态趋势分析

2.1 发文总量

学术论文的发文数量逐年变化,对评价该研究领域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衡量某一领域学术研究未来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12]。

根据期刊发文走势(见图1),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展起始阶段(2000-2005),发文总量较低,发文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04 年,年均发文量不超过4 篇。该时期国内学者对中国休闲渔业研究关注度较低,领域的研究活动处于起始阶段。第二阶段为发展上升阶段(2006-2015),发文量有所增加,于2010 年达到一小高峰,总量为19 篇,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世博会和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休闲渔业领域的研究的开展。第三阶段为发展提升阶段(2016-2020),年均发文量超过26篇,其中2019 年的发文总量超过30 篇,国内关于中国休闲渔业的研究整体呈上升态势。

图1 期刊发文走势(2000-2020)Fig.1 Trend of publication of journal articles(2000-2020)

2.2 核心作者

利用CiteSpace 绘制作者合作关系图谱,圆圈代表作者,节点的大小代表该学者发文数量,数量越多节点也越大,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作者间的联系[13],见图2。

图2 休闲渔业核心期刊作者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Fig.2 Knowledge map by visual analysis of authors of recreational fishery articles on core journals

以作者合作图谱为基础统计具体发文量,平瑛、徐洁、张广海、王鹏、柴寿升等5 位作者所在节点最为突出,发文数量分别为4~8 篇之间。发文篇数排名第一的是上海海洋大学的平瑛教授,论文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海洋区域经济、休闲渔业;排名第二的是上海海洋大学的徐洁教授,其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主要为休闲渔业整体发展布局战略、农场和新型休闲渔业生产经营管理主体、资源环境评估与经营管理等;目前排名第三的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张广海教授,其关注的研究领域主要为滨海和周边海岛生态旅游、区域文化差异、可持续发展等。从图中可知,该研究领域节点之间分布较散,节点之间网络连线稀疏,说明国内该研究领域大部分的学者大多为独立从事研究,缺乏建立足够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联系,导致国内整体学术研究发展趋势较为分散,未来各领域合作之间不断加强合作联系与交流沟通也将是研究趋势潜力所在。

2.3 主要研究机构

由知网文献统计可知,中国休闲渔业研究领域发文机构主力研究机构为中国海洋大学,发文最多为50篇,其次为上海海洋大学29 篇。此外,从发文量排名前12 位的机构中来看以高校为单位研究中国休闲渔业居多,说明各海洋高校是目前从事中国休闲渔业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整体来看,除了个别机构之间有稀疏且细的联系,大部分机构为独立的研究节点,表明目前该研究领域内各研究机构之间学术联系与交流合作较少,多为各研究机构独立开展研究,缺乏实现跨研究机构、跨学科等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见图3。各学科、领域之间学术交集程度较少,仅从中国休闲渔业一个共同点出发很难形成进行横跨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联合课题研究。因此,未来中国学界人士应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借助共同项目的研究将不同机构研究者整合在一起,以寻找不同领域之间的交集,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方向、新思路。

图3 中国休闲渔业研究机构合作图谱Fig.3 Cooperation map of Chinese recreational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ions

3 关键词解读

3.1 中国休闲渔业研究的演进分析

通过Citespace 软件输入节点数据,将“Keyword”参数设置为一个节点参数类型,时间范围为“2000-2020”。取一个阈域数值"TopN"为50,其余阈值默认,生成知识图谱后点击“Timezone view”,获得休闲渔业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见图4,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4 休闲渔业关键词共现时区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Fig.4 Knowledge map of visual analysis of recreational fishery keywords co-occurrence time zone

(1)中国休闲渔业研究的发展起始阶段(19 世纪80 年代-2005 年)

此阶段的关键词是休闲渔业,在早期已有学者从休闲渔业研究意义、前景等多个方面对其做出了深入阐述,如刘兰等[14]、王淼等[15]认为以旅游观光和开展休闲游钓活动为主的新型休闲渔业,已成为21 世纪渔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王茂军等[16]对大连市滨海休闲渔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开发区域、布局战略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20 世纪是劳动时代,21 世纪是休闲时代,正如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所言,休闲渔业正是适应这一潮流而在全世界兴起的。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休闲渔业在实践中所遇到问题。2003 年,邴绍倩等[17]首次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提出了我国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陈春亮等[18]则从旅游业发展的视角,着重探讨了休闲渔具的设计理论、主要类别、发展前景等问题。同一时期,王艳玲等[19]、张文政等[21]针对休闲渔业的区域优势,指出在上海和烟台发展休闲渔业的指导思想。

(2)中国休闲渔业研究的发展上升阶段(2006-2015 年)

此阶段出现的关键词按照出现的频率大小依次为中国休闲渔业、渔业经济、产业结构等,这一阶段是我国休闲渔业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一个过程。孙吉亭[21]、高强等[22]、方百寿等[23]分别从管理体制、资源保护、渔业结构对中国休闲渔业进行了综述;20 世纪以来,以千岛湖巨网捕鱼为核心的千岛湖休闲渔业得到蓬勃发展,为中国休闲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2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休闲渔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刘滨谊等[25]介绍了台湾省花莲县石梯渔港发展观光休闲渔业的背景和渔港景观改善工程的事例,说明了休闲渔业对环境的依赖。彭小衡[26]、宗芳如[27]从公共政策、渔港法制等角度对休闲渔业进行了探究。汪泉[28]通过分析蚂蚁岛乡特色休闲渔业中三产融合发展上的优势,创新性提出渔家妇女参与休闲渔业互动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不管是学者对休闲渔业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度升高,还是渔家妇女在休闲渔业中的角色变化,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由宏观到微观的转变,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此阶段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在上层建筑层面有了质的飞跃。

(3)中国休闲渔业研究的发展提升阶段(2016-至今)

在学术研究方面,此阶段出现的关键词按照出现的频率大小依次为中国水产学会、休闲垂钓等,整体而言,这一发展阶段我国休闲渔业研究内容更多地注重对我国休闲渔业方法和模式的探讨。例如:何龙芬[29]、杨忠国[30]、李美秀等[31]通过查阅资料、调研走访等传统方法收集休闲渔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余艳玲等[32]、孙雯等[33]、张广海等[34]分别从渔业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角度,采用SWOT-AHP 分析方法和最近邻点指数、核密度估计法等方法完善中国休闲渔业方法体系。乡村振兴首先是乡村产业振兴,徐大勇等[35]、董志文等[36]通过“农家乐+休闲渔业”模式丰富了传统的以饮食为主的农家乐模式。李滢滢等[37]运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张广海等[38]运用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龙腾等[39]运用VAR 模型,科学量化各地渔业产业,不断完善了中国休闲渔业体系。

从休闲渔业研究的演化三个阶段来看,作为新兴产业,中国休闲渔业研究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迅速,管理体制与发展模式也日益走向成熟,近年来运用高科技进行研究,使研究逐渐走向深入。总体而言,我国学者对休闲渔业区域环境、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休闲渔业与环境的关系和对休闲渔业模型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休闲垂钓、休闲渔业游客消费需求、以及创新能力、互联网平台运作等方面则鲜有学者提及。

4 中国休闲渔业研究前沿的预测

基于CiteSpace 绘制了2000-2020 年关键词的突现图谱(图5),突现强度高的时间段主要分布在2007-2010 年、2017-2020 年,表明在这两个时间段研究领域热点发生了显著的强度变化。突现渔业研究的主题热点可以分为两大主题,第一个研究主题是:我国休闲渔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主要可以分为某一渔业区域的发展研究,比如张晨等[40]对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的休闲渔业区域发展进行了详细地对比研究。对某一地级省份休闲渔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沿海省份[41-43],如海南省、山东省、浙江省;对某一地级市县休闲渔业的研究主要有舟山市、厦门市和临沂市等[44-45]。第二个主题:对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渔业资源已从被称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资源变成日益稀缺的资源。如何分配准入权也就成为渔业管理者无法回避的一个中心问题。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手段来处理这一问题,明确界定和有效实施渔业产权,被大多数经济学家视为最有效率的安排之一[46]。

图5 TOP 9 突现关键词表Fig.5 Table of TOP 9 emergent keywords

每个时间段所呈现的关键词是不同的,抛开表象看本质,贯穿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本质的主题词始终是不会变的,对休闲渔业区域性的研究,包含对休闲渔业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等种种问题的回答,可持续发展是做大做好做强中国渔业的基本保障[47],对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则是休闲渔业研究中甚至是人类始终都绕不开的话题。

5 结语

新世纪以来中国休闲渔业的热点与不同阶段的要点时事呈正相关匹配,就2019-2020 年度而言,疫情给休闲渔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后疫情阶段,休闲渔业也将面临较大的困境,但总体上我们应持乐观态度。从休闲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可以发现,休闲渔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变,休闲渔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并且会随着国家政策方面的利好和政策环境的进一步规范,休闲渔业将会在更高速度和更高质量的轨道上平稳前行[48]。因此,对休闲渔业的区域发展、渔业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相关研究仍将是中国休闲渔业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未来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中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国内学者必须了解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总体趋势,在保护渔业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增强休闲渔业的竞争力,做好中国休闲渔业“互联网+”趋势的准备。从当前形势出发,提升中国休闲渔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内相关学者、渔业管理者和渔业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发文渔业领域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校园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