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批注,体会感情

2021-07-05彭汝杰

下一代 2021年2期
关键词:神态自然段老虎

彭汝杰

摘 要:本文是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作者叶至善先生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童年时参加班级演出《兄妹历险记》,扮演“大老虎”的故事。正如本单元导语页冰心先生说的那样“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时光不仅有欢乐,还有困惑、挫折。而叶至善先生通过质朴又富有童趣的语言,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当时的心情。

关键词:批注;体悟;案例解读

课文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期待参加演出,认真排练;第二部分写“我”正式演出时的紧张和狼狈;第三部分写“我”寻找演出失败的原因以及内心的困惑。

本课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这是在18课《牛和鹅》学习了可以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进行批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批注。学习用批注提出问题,是本册书第二单元提问单元的延伸学习。学会把自己的疑问进行批注,再学会解决问题。教师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启发学生提问:为什么题目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你平时见到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我”觉得自己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走进文本,第三自然段中“分派到最后,她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为什么老师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前文“我没在台上露过面”,后文“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來,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最终在表演之后作者觉得老师对他的演技并不满意。这些都说明了由于“我”缺乏表演经验,老师不信任我,所以“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再比如,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豁虎跳”?什么是“霉糨糊”,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理解。文章结尾说“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那这场戏真的砸锅了吗?你自己怎么看呢?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再有,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我至今还不明白”,这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仅仅是不明白这两个问题吗?叶至善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那么一定能明白会豁虎跳才能把老虎演得惟妙惟肖。而“我”当时没有表演豁虎跳,大家觉得“我”演得不像,所以哄堂大笑,而“我”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一个“窝囊”的大老虎。那么这两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引申含义?叶至善先生到底不明白的是什么?我们要引发家思考,如果你是当时“我”的同学,除了嘲笑,你还能做什么?如果你是“我”的老师,你看到“我”不会豁虎跳,那么你会做什么?叶至善先生真正不明白的其实是当时的小哥哥不懂得换位思考,嘲笑“我”是可以理解的,那为什么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既没有教给“我”豁虎跳,也没有鼓励我,更没有引导别人换位思考,任由他们嘲笑“我”。通过层层追问,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这篇文章总共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我”、老师、演哥哥的小朋友。我们就可以先把描写三个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先画下来,再逐一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最重要的人物是“我”,这也是课后第二题的要求,结合课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以表格的形式总结“我”的心情变化和原因。从“我一直没在台上露过面”等句子可以看出“我”对演出的期待;从“记住了!”“连忙”看出了“我”的自信和兴奋,因为老师觉得即使不会豁虎跳“我”也能演好老虎,“我”开始期待表演的顺利进行;从“我看着老师的脸,就怕她改变主意”看出“我”的紧张,生怕老师换人;“我脸上一阵热”写出了“我”的狼狈、笨拙,因为“我”不会豁虎跳,这场戏砸锅了。引导学习通过画出关键词句理解人物心理变化,联系上下文寻找原因。

批注疑问,尝试解决问题。默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批注方法进行批注,重点在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

交流分享:1.第三自然段中前文“我没在台上露过面”,后文“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最终在表演之后作者觉得老师对他的演技并不满意。这些都说明了由于“我”缺乏表演经验,老师不信任我,所以“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2.什么是“豁虎跳”?什么是“霉糨糊”,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理解。3.文章结尾说“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那这场戏真的砸锅了吗?你自己怎么看呢?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我至今还不明白”,作者仅仅是不明白这两个问题吗?如果你是当时“我”的同学,除了嘲笑,你还能做什么?如果你是“我”的老师,你看到“我”不会豁虎跳,那么你会做什么?叶至善先生真正不明白的其实是当时的小哥哥不懂得换位思考,嘲笑“我”是可以理解的,那为什么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既没有教给“我”豁虎跳,也没有鼓励我,更没有引导别人换位思考,任由他们嘲笑“我”。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学时可以讲两个要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进行批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交流学习后还可以让学生对做过的批注进行整理、补充和修改,并且注意关注批注前后的变化。

学生对这个故事充满着兴趣,从题目入手,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在学习了第二单元如何提问、如何做批注之后,学生对于“在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批注”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可以引导他们回忆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另外,找到文章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讲应该并不困难,重点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分析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深入对文章的理解。

猜你喜欢

神态自然段老虎
细致刻画神态,生动塑造人物
秋天
神态中流露出的“较量”
老虎喜欢吃什么
老虎不在家
写给一群羊
美丽的秋天
老虎变成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