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研究

2021-07-01宫文霞

中国市场 2021年18期
关键词:农民

[摘 要]从代际差异视角出发,通过调查探讨不同世代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因素,以更好地理解不同世代农民的参保行为特点。同时,基于研究发现,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优化农村新农保制度实施提供理论借鉴,促进新农保制度在农村的良性发展和保障效果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代际差异;农民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8.065

2018年2月25日,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刘从龙在第四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做主题发言时指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参保及续保的情况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二是多数城乡居民选择最低档次缴费,三是现在的待遇差距比较大。为了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文章从代际差异视角出发,探究不同世代农民参加新农保的影响因素,以更好地理解不同世代农民的参保行为特点,为优化农村新农保制度实施提供理论借鉴,促进新农保制度在农村的良性发展。

1 基本概念界定

(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是相对于“老农保”而言的。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入了第二阶段。从筹资方式来看,“新农保”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并且规定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三个筹资渠道。从支付结构来看,“新农保”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2)代际差异理论。代际差异理论始于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Mannheim,1952)早期的代际认同研究,曼海姆认为世代的概念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不是生物学的概念。一代人由于社会化时期共同的经验或感觉,在过渡到成年期后,会形成独特的世代记忆,而共同的经验和集体记忆会对个体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这些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在同一世代内保持相对稳定和一致,而与其他世代相区分,重大历史事件往往会成为代际形成和区别的重要标识(Schumann and Scott,1989;Schumann and Rodgers,2004)。文章所研究的代际差异是指不同世代农民由于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的不同,导致其在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均存在内部分化的一种现象。根据我国新农保缴费年限至少缴够15年,60岁可以领取养老保险,以及我国农村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本文中不同世代农民分为60岁以上,45~59岁,30~44岁,16~29歲。

2 调查问卷设计和样本基本情况

(1)调查问卷设计。根据以往关于农民参保影响因素研究文献,关于参保人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参与情况、政策实施等基本层次的统计变量通过设计问卷来探测其强度是比较合适的。本研究借鉴原有文献的影响因素即常规个体因素、家庭因素、村庄或社区因素,以及政策等因素设计问卷,以其为研究对象,寻找不同代际的农民参保影响因素的不同。

(2)样本特征分析。本次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抽取了山东省凌河镇6个村进行调研。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在当地居住的村民,不包括在外打工人员,同时已经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村民不作为调研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就性别来看,调查者中男性达到37.7%,女性为 62.3%;从年龄构成上来看,以 30~44岁的年龄阶段为主,占 37.7%;而其中84.7%以上的人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人数占总样本的 72.8%;;从人均耕地面积来看,1亩以下居多,达到 53.7%;从身体状况来看,健康程度比较好的居多,占55.2%。在受访者当中,人均收入为4000元以下和10000元以上占比相当,均为29.4%;人均结余2000元以下的占28.7%,其余人均结余超过2000元,说明大部分居民每月活动资金较多;从被访者的子女个数来看,有一到两个子女的居民高达 76.2%,可以发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40多年来,对这样一个居民子女数量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认识到严峻的养老问题仅依靠子女是无法解决的,必须探索配套的养老保险等。与子女同住的居民人数与不同住的相当,分别为41.8%和42.5%;有41.9%的居民的子女到外地打工。

3 代际差异视角下参保影响因素的交叉分析

为了进一步比较不同年龄群体农民参保的影响因素差异,本研究对不同群体进行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政策因素和村社因素与参保意愿的交叉分析结果表明,这四个因素对于年龄段在16~29岁的农村居民来说不存在显著影响;性别和上一年的收入结余对于30~44岁的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本地政府对新农保的关注度对45~59岁的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上一年的收入及对于新农保的了解渠道对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可见,不同年龄阶段的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不同,30~44岁的农民参保意愿更多的是受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45~59岁的农村居民更容易受政策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和政策因素会影响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

(2)参保缴费方式意向的影响因素。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政策因素和村社因素与参保缴费方式意向的交叉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个人的健康状况和上一年的收入结余对16~29岁的农村居民缴费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上一年的收入结余、周围人参保选择的影响、与周围人参保选择一致、周围人参保收益的影响对于30~44岁的农村居民缴费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上一年的收入结余、是否与子女同住、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本地政府对新农保的关注度、对新农保参保流程的看法、对新农保经办人员服务态度的看法、邻里关系和睦对45~59岁的农村居民缴费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对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缴费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可见,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是影响16~29岁的农村居民缴费方式的选择的主要因素;30~44岁的农民缴费方式的选择更多的是家庭因素和村社因素的影响;45~59岁的农村居民缴费方式的选择更容易受家庭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影响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的缴费方式的选择。

(3)缴费金额选择的影响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政策因素和村社因素与参保缴费金额选择的交叉分析结果表明,上一年的收入结余、是否与子女同住、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对16~29岁的农村居民缴费金额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人均耕地面积、上一年的收入、上一年的收入结余对于30~44岁的农村居民缴费金额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婚姻状况对45~59岁的农村居民缴费金额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文化程度、人均耕地面积、对新农保参保流程的看法、村民团结、邻里关系和睦对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缴费金额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可见,家庭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影响16~29岁的农村居民缴费金额的选择的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影响30~44岁的农民缴费金额的选择;45~59岁的农村居民缴费金额的选择更容易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个人因素、政策因素和村社因素对于60岁以上农村居民的缴费金额的选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综上,个人的健康状况、上一年的收入结余、是否与子女同住、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对16~29岁的农民的參保情况有显著影响。可以看出年轻一代的农民更注意自身状况,如健康和收入以及对政策的把握。性别、上一年的收入结余、上一年的收入、人均耕地面积、周围人参保选择的影响、与周围人参保选择一致、周围人参保收益的影响对30~44岁的农民的参保情况有显著影响。可见,这一年龄段的农民更关注家庭状况以及其他人的看法。

婚姻状况、上一年的收入结余、是否与子女同住、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本地政府对新农保的关注度、对新农保参保流程的看法、对新农保经办人员服务态度的看法、邻里关系和睦对45~59岁的农民的参保情况有显著影响。45~59岁阶段的农民的参保情况更多的是受政策的影响,说明其对政策有更多的信任感。

文化程度、人均耕地面积、上一年的收入以及对于新农保的了解渠道、对新农保参保流程的看法、村民团结、邻里关系和睦对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缴费金额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

4 结论

(1)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村居民的参保意识。政府对于新农保政策的关注度、农民对于新农保的了解程度以及新农保的参保流程是影响农村居民参与新农保的显著性因素,因此要想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必须从丰富宣传内容和拓展宣传渠道两方面下功夫。

(2)加大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在关于未参保原因的调查中发现,53.8%的农村居民认为养老金太低而不愿参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金待遇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选择较低档的缴费金额,造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少;二是基础养老金少,基础养老金来源于国家财政补贴和地方政府补贴。所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拓宽筹资渠道,健全集体补助制度,才能提高村民对于养老保险待遇的满意度。

(3)拓宽筹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被调查者中74.3%的人选择了200~500元档的缴费金额,访谈中也发现一部分参保人员没有选择更高档次缴费标准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水平较低,没有能力支付更多的保费来参与更高标准的养老保险。因此,应该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以保证更多的人参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鼓励农民选择更高标准的缴费档次。

(4)完善多种农村养老保障配套制度建设。政府通过进行养老保险法才能进一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具体实践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家宏观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微观层面均未有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就我国当前而言,仅有《保险法》《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涉及社会养老保险。这些散落于各种法律的规定影响了我国农村养老制度的实施,而且也造成彼此的不协调。

参考文献:

[1] 尚长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3).

[2] 李宗虎.试论农村养老立法的价值选择和基本框架[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281.

[基金项目]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资助项目“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SGYYB2019-56)。

[作者简介]宫文霞(1975—),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农民合作社带农富农作用增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不要再折腾农民
农民需要什么就送什么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