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性粒细胞蛋白-1、-2、-3在膀胱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2021-07-01雪合热提萨塔尔凯赛尔阿吉李前进木拉提热夏提

解剖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膀胱癌粒细胞生存率

雪合热提·萨塔尔 凯赛尔·阿吉 李前进 木拉提·热夏提△

(新疆医科大学,1 第六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 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乌鲁木齐 830054)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辅助放化疗是治疗膀胱癌的首选治疗方式[1],但是膀胱癌术后复发及多发性转移的情况仍然较多,因此寻找与发生及术后复发相关的指标十分重要。中性粒细胞蛋白(neutrophil protein,HNP)的表达与不同类型的肿瘤和细胞系有关[2]。在肺癌和口腔癌患者的下颌下腺中检测到HNP-1[3]。HNP1-3 已被证明在肾癌细胞系中表达,并且在人类白血病细胞中,特定HNP 前体肽的表达被上调[3-4]。研究表明,HNP1-3 在肿瘤中的表达主要来源于侵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5]。然而,有研究表明,在膀胱癌患者尿液中观察到过量HNP1-3 实际上是膀胱癌细胞产生的,而高侵袭性膀胱癌细胞产生的HNP1-3 要比低侵袭性的多[6]。目前尚不清楚HNP1-3的上皮性表达是由炎症状态诱导的,还是由邻近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并被上皮细胞吸收引起的,因此,HNP1-3在肿瘤中的上调表达可能主要源于入侵的免疫细胞,但也可能是由产生HNP1-3的癌细胞启动的。关于三者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临床特征及与预后的之间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NP-1、HNP-2和HNP-3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这3个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 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患者,住院经手术切除的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标本139 例及癌旁正常组织62 例,其中男102 例,女37例,年龄42 ~78 (57.2±3.4) 岁;所有标本都经过病理科确诊。以上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无术前放疗、化疗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兔多克隆抗体HNP-1、兔单克隆抗体HNP-2、兔多克隆抗体HNP-3(美国Abcam 公司);徕卡DM3000 数码显微镜(德国徕卡微系统有限公司)。

1.3 免疫组织化学显色

切片脱蜡,抗原修复,加HNP-1、HNP-2 和HNP-3抗体(HNP-1 为1∶100,HNP -2 为1∶150;HNP-3 为1∶100),加适量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显色剂显色,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用数字切片扫描仪对切片进行拍照,观察染色结果,细胞质内所见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即为HNP-1、HNP-2 和HNP-3染色阳性,采用Image Pro Plus 6.0 进行分析,每个样本随机选取6 个视野,测量每个视野阳性染色面积(μm2),计算阳性染色面积与总面积比值。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生存分析用GraphPad Prise 软件的log-rank(Mank-Cox)检验方法,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HNP-1、HNP-2 和HNP-3 蛋白的表达

在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HNP-1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70.50%、8.1%,HNP-2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66%、3.23%,HNP-3 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94%、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表1)。

表1 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HNP-1、HNP-2 和HNP-3 蛋白表达

图1 癌旁组织(A)和膀胱癌(B)HNP-1(A1,B1)、HNP-2(A2,B2)和HNP-3(A3,B3)免疫组织化显色,SP,标尺=50 μm,×200

2.2 膀胱癌组织HNP-1、HNP-2 和HNP-3 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对139例膀胱癌组织中HNP-1、HNP-2 和HNP-3 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HNP-1、HNP-2 和HNP-3 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等生物学行为相关(表2)。

表2 膀胱癌组织标本中HNP-1、HNP-2 和HNP-3 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3 Spearman 相关分析

经 Spearman 相关分析,在膀胱癌组织中HNP-1、HNP-2 和HNP-3 表达呈正相关(r=0.679,P<0.01;r=0.746,P<0.01) 。

表3 HNP -1、HNP -2 和HNP-3 在膀胱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2.4 HNP-1、HNP-2 和HNP-3 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所选研究对象5年总生存率为71.26%。HNP-1表达阳性、表达阴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2.43%、87.61%;HNP -2 表达阳性、表达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64.15%、83.19%;HNP -3 表达阳性、表达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为61.39%、94.27%,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2)。

图2 HNP-1、HNP-2 和HNP-3 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膀胱癌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2.5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因素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HNP-1、HNP-2 和HNP-3 的表达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HNP-1、HNP-2 和HNP-3 的表达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因素(P<0.05);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NP-1、HNP-2 和HNP-3 的表达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关键风险因素(P<0.05)(表4)。

表4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膀胱癌预后的因素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癌症死亡中占5%,仅在美国的医疗费用就占到了40亿美元。男性患此病的概率是女性的4 倍。据估计,2021年将有79 690 例诊断为膀胱癌,约15 580 例死亡。这种肿瘤最常见的形式是尿路上皮细胞癌,占膀胱癌的90%。膀胱癌的最初症状包括血尿、尿频、排尿时的不适和疼痛[7]。目前已有许多风险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吸烟,吸烟会使膀胱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的人增加4 倍[8]。近一半的膀胱癌可归因于吸烟,因为吸烟会引起慢性炎症。膀胱癌的诊断通常需要尿细胞学检查或膀胱镜检查。由于复发率高达近80%,治疗困难,因此,必须进行长期随访。

本研究中对膀胱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NP-1、HNP-2 和HNP-3 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在膀胱癌组织中,HNP-1、HNP-2和HNP-3 等促炎症因子表达程度较高,HNP-1、HNP-2 和HNP-3 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进一步分析HNP-1、HNP-2 和HNP-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提示HNP-1、HNP-2 和HNP-3 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但是在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越低、淋巴结发生转移及复发的组织中HNP-1、HNP-2 和HNP-3 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HNP-1、HNP-2 和HNP-3 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呈明显相关,且HNP-1、HNP-2 和HNP-3表达呈正相关,由此推测HNP-1、HNP-2 和HNP-3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证实三者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

Spearman 分析这3 个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提示膀胱癌中HNP-3 的表达分别与HNP-1、HNP-2 的表达呈正相关,推测与HNP-3 的生物学功能有关,HNP-3 与HLA-II 类分子结合,能够在刺激后降低HLA-DR 限制性T 细胞系的增殖,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癌细胞避免局部免疫识别,随后通过与趋化因子受体CCR6 的相互作用,招募树突状细胞和T 细胞,上调的免疫反应可刺激肿瘤增殖,免疫细胞被肿瘤积极招募,从而发挥其促血管生成和促进转移的作用[9]。生存曲线结果显示,膀胱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1.26%。HNP-1、HNP-2 和HNP-3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表达阴性的患者,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NP-1、HNP-2 和HNP-3 的表达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关键风险因素。进一步证实HNP-1、HNP-2 和HNP-3 蛋白的表达不仅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还影响患者预后情况。

研究显示中性粒细胞对癌细胞有靶向作用,这些细胞起着重要的抗癌作用。但是,如果过度表达,它们也会刺激过度产生炎症,向肿瘤细胞释放生长因子,分泌基质降解酶,进一步导致肿瘤向癌症发生、发展[10-11]。

Gunes 等[12]报道膀胱癌患者的3 种中性粒细胞蛋 白HNP-1、HNP-2 和HNP-3水平增加。这3 种HNP 都是α-防御素的亚型,这种蛋白有助于白细胞的募集,并可能导致转移。HNP1-3 在膀胱癌中的直接作用机制尚待阐明[13]。HNP1-3 的间接作用包括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和潜在的肿瘤血管生成。这可能是由于HNP 促进细胞因子释放,刺激单核细胞,抑制纤溶系统的结果[14]。在癌细胞中发现的HNP 主要来自肿瘤侵袭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15]。研究表明,HNP1-3 在膀胱癌患者的血浆中含量升高,这可能是由于中性粒细胞损伤所致。此外,Mumcu 等[16]报道膀胱癌患者尿液中HNP 1-3水平升高,较高水平的HNP 对单核细胞具有细胞毒性,进一步升高将导致细胞损伤,显著升高的HNP 水平对所有细胞系都具有细胞毒性。

综上所述,HNP-1、HNP-2 和HNP-3 在膀胱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表达程度随肿瘤的发展而上升; HNP-3 与HNP-1 和HNP-2 的表达均呈正相关;3 种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HNP-1、HNP-2 和HNP-3 均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关键风险因素。因此,中性粒细胞在人类中性粒细胞蛋白的产生和分泌中具有潜在的作用,可能促进肿瘤在膀胱的侵袭和发展。

猜你喜欢

膀胱癌粒细胞生存率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膀胱癌患者手术后症状簇的聚类分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