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重构赋新、创新型交叉融合人才培养实践

2021-06-30马云张翠玲

科技风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

马云 张翠玲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凸显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实现培养目标和基本质量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开展一切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要求2020级人培方案设计要符合OBE理念,并在理念、改变、融合三个方面做好工作,基于此,本文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实际,践行创新型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此助推人才培养质量升级。

关键词:产出导向;OBE;创新型交叉融合人才培养

大学之道本科为本,创新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电信学院以“适应发展,优化结构,加强建设,强化管理,保证质量”为目标,加强电气信息类专业群建设,并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核心,推进五个专业之间交叉、融合,形成和发展新的专业优势。

1 背景分析与现行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

自2017级起,学校针对本科人才培养实施创新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来,从搭框架、达标准、通学科三步走顶层设计,到十类专业群划分、学年学分制促落实的保障措施,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已经初显成效。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运行周期内,学院结合人才培养过程及学生成长变化,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情况分析如下:

1.1 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趋于科学合理、基本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1)公共基础课基本满足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平台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人文科学类基础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能力提高的需要。

(2)学科共同课面向工科基础。学科共同课平台设置的课程是根据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群各专业共同需求,同时考虑工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从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统筹设计,为今后通向工科教学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3)专业核心课程满足专业发展。各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和学位课程明确,是以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據,按照本科专业类国家质量标准各主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进行设置的,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依托和支撑的特点,能突出体现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专业方向课程“一主多辅”“两主一辅”各取所需。学院目前专业方向调整相对稳定,各专业方向课程略有微调,物联网工程加强专业深度拓展,实施“两主一辅”的选课原则;其他专业实施“一主两辅”的选课原则,目前逐渐由专业宽度向专业深度调整。

(5)微专业设置多学科融合。工、经、管、文、艺、理6类学科,19个开放专业设置,拓展了交叉融合培养路径,能够满足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

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是复合型人才必备的能力。设置的微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就是根据专业相关复合性、专业发展综合性、学科专业前沿性和学科文理交叉性等原则选择设计,旨在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习过程提供更大的空间。开放专业课程设置保证其选修课程能构成相对完整的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具有高度的凝练和精准的特点,不是各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和杂乱组合,也不是某一专业核心课程的简单照搬。体现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通识和应知应会的特点,具有跨专业学习的可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入门”的性质。

(6)公选模块校院两级提供。公共选修模块以校级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为依托,引导学生在人文素养、艺术欣赏等方面进行选修,经过通识扩容后学校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十五个模块设置基本合理,学院通过开设线上通识选修课及时有效补充。

1.2 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基本有效,能够保证专业能力培养要求

(1)分模块设置实验和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按照学科专业共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等模块分别设置实验和实践环节。在专业共同课设置过程中以实验课程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的验证、实验仪器使用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等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中的实践环节重点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综合实践环节,不仅解决了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也解决了学生进入社会后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即毕业设计环节的选择多样化,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

现行创新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三年的运行与持续改进,已经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但总学分比较高,开放专业学分、课程设置需要优化、数量需要补充,各模块学生自主选课的学分需要开放更大空间,学分制自主选课特征要更加突显。基于此,学校要求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修订(制订),要在三个“继续坚持”的基础上,“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创新赋能”上下足功夫,逐步实现教学管理制度由学年学分制向学分制的过渡,打造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版”。

2.1 人才培养方案改进及课程再造

电信学院充分发挥四类学科五个本科专业的互补优势以网络控制、通信、物联为基础,以工业智能电气、自动化、测量计量与仪器为主要专业方向,在智能控制与应用领域形成大专业集群。另外为确保学生学科专业融合知识、能力培养,相近学科专业课程群按照专业知识支撑与延伸,差异性学科专业课程群按照职业能力拓展等相关联性进行科学布局。

2.1.1 突出OBE教学理念

在理念上,OBE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在实践上,是一种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是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OBE的教育教学理念,首先要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因此,基于OBE的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将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工作。

2.1.2 突出人才培養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达成度

全面分析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分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调查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形成调研论证报告。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行业发展及用人需求及学校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生发展及家长校友期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按照覆盖通用标准、有逻辑关联、体现专业特质、非技术因素、复杂工程问题、可衡量、可考核等分解原则将毕业要求分解成可衡量的指标点。

2.1.3 突出课程再造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以“课程再造”为重点,按照重塑课程、创新课程、开发课程、融合课程、合并课程、淘汰课程、整合课程等思路,不断优化和升级人才培养方案。最终学院各专业毕业学分严格控制在155到160的范围内,较以前人才培养方案降低了15—20学分,实现了课程优化目标。

例如,电信学院学科专业共同课程包括学科专业共同必修课和交叉融合开放选修课,共计15门课程,其中学科专业共同必修课程9门,专业群融合课程6门,以上课程涉及其中重塑课程3门,整合课程2门,创新课程5门,淘汰(或者创新)课程1门;各专业课程“再造”情况不再赘述。

2.1.4 有效增加学生第二课堂课外学习学分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加强第二课堂的活动参与量与参与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学校围绕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成才设置与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并依据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第二课堂的表现及其所取得的成果,设置奖励学分。学生获得的奖励学分属于学生专业总学分之外的部分。对于学生的德育考核评价,除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外,还主要体现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等“四育”评测中,体现在学生管理的考评中。

2.2 预期效果

本科生培养正逐渐实现在拓宽夯实基础的前提下,突出专业人才特色。创新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升级更有利于面向专业类的发展,有利于站在专业类的高度去审视问题,包括师资专业背景、工程背景、专业知识领域、专业特殊实验及实验平台等方面的要求。有利于引进多学科交叉师资及交叉融合教师团队建设,使得各个专业可在“类”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特殊要求,各专业既要打通,又要各有特色,明确专业界限并实现类和专业的有机结合。

3 结语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现代应用技术人才,更要培养把原理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并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人才。因此,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要达到国家质量标准,必须坚持以满足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为根本,坚持就业导向。要加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要注重知识自身的系统性和理论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立足未来的专业、知识更新、技术进步的需求,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主编.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

[3]侯红玲,张军峰,任志贵,等.基于OBE理念反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高教学刊,2018,000(024):167-169

[4]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8(17):7-10

[5]宁夏理工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科各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制订)的原则意见

基金项目: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计算机类+“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项目编号:NXBJG2018005)

作者简介:马云(1971— ),女,回族,宁夏石嘴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
英语公众演讲课程教学设计与探析
基于能力本位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产出导向的《建筑设计》课程改革探讨
以产出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分类教学有效性研究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
以目标导向的机械制图教学探析
基于产出导向的电磁频谱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考
以产出导向为基础,构建微课+翻转视听说课堂模式
“产出导向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