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生态中的道德绑架问题

2021-06-30邹依航

今传媒 2021年4期
关键词:网络道德

邹依航

摘 要:网络作为第四大媒体,以其实时性和广泛传播性成为当下社会人群信息获取和交流的最主要途径,其在社会领域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随着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界限的不断模糊,加之虚拟性的加持,越来越多的现实社会问题逐渐渗透入网络社会,对公民道德评价标准产生影响,道德绑架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网络生态中的道德绑架及其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就如何规避网络生态中的道德绑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生态;道德绑架;网络道德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4-0154-03

社会道德涵盖个人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与社会公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原则要求,是法律之外用以衡量公民行为的又一大标尺。道德之所以可以与法律相区分,正是因为其具有非强制性,需要依靠社会公民的自觉性来维系和履行;不同人群的道德标准差异会造成对同一事件的差异化认识,由此便引发了“道德绑架和批判”。随着网络在公民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有关“道德绑架”的事件也在网络社会层出不穷,“键盘侠”“杠精”这些新身份就是网络传播中道德绑架的“主力军”。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传播中道德绑架的行为,剖析这种现象出现且屡见不鲜的原因,并进行归纳总结,以得到警示和启发。

一、网络生态中的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是通过舆论压力胁迫他人履行一定的行为或中止与道德相冲突的行为[1],是人们以其自己认定的道德标准(这个标准有时是以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体现的),干涉他人道德行为选择的一种行为[2]。道德绑架的核心在于“道德”,而道德本身又是一个范围比较宽泛的概念,这就为道德绑架的产生提供了“温床”;而道德绑架的激发又往往离不开舆论,也就是外部压力的助推,内外部矛盾同时催化,道德绑架就应运而生了。互联网作为速度最快、普及最广的信息传送工具,为舆论的发酵和传播提供了最好的助燃剂。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反映为虚拟性和隐秘性,并且信息传播快速,信息来源也不易追踪、使人们仅需付出极小的成本,就可以迅速按需传播消息。在网络世界的舆论风暴中,捕风捉影、炮制新闻、语言暴力、恶意炒作等现象层出不穷,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网络传播中的道德绑架具有公开性、软暴力性、弱强制性、善恶同在性和“事前审判”等复杂特征,它极易使网民产生不自觉“站队”的非理性看法,导致片面、极化现象的产生,而忽视了客观公正的原则,使事件向反面、负面的方向发展。

个体道德标准的差异、公民对法治和道德认知水平以及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导致网络道德绑架屡有发生。道德绑架在网络社会中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3]:一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把事件中存在的某个优点或缺点进行放大,引起舆论关注,再对同类人进行道德施压,例如,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996”工作制在近年比较盛行,这本是企业员工在工作压力下不得已而作出的选择,却被一些媒体大肆宣传,形成了一种“多加班才是爱岗敬业”的氛围,点金成铁;二是针对某一有特定身份的行为人,对其某一事件的处理方式进行道德评判,制造舆论压力。例如,某影星被其常年捐助的贫困学生道德绑架,索取大额生活费,就是当事人利用公众人物对声誉的重视进行的一场“道德勒索”。

二、网络生态中道德绑架的成因

网络舆论生态可以视作是由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构成的生态[4]:信息为舆论本体,信息人为舆论主体,信息环境则是舆论主体和舆论本体交互作用下的舆论扩散和意见聚合的过程。网络道德绑架的成因,既与信息本身有关,也与信息人和信息環境密不可分。

(一)对道德范围的错位认识

信息人可分为信息本身涉及的主体、信息传播媒介以及信息接收人。信息传播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为信息接收人提供了信息环境,其主要包括政务新媒体(如《人民日报》)、机构组织账号(如紫光阁)等官方信息发布平台、专业网络媒体(如新浪微博、抖音)、自媒体以及社交网络意见领袖和普通用户等,后者也因其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更易成为网络道德绑架的“主角”,网络媒介自身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其传递的信息极有可能具有不准确性。信息涉及的主体可以说是网络道德绑架的“受害人”,其之所以会受到攻击,实际上是因为人们对道德范围的错位认识[4]。将道德标准极化甚至虚化,把道德等同于道义。道义会让公众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弱化对事实真相的关注,盲目认同意见领袖的看法,站成一队。然而,道义本身并不是指“道德义务”,而是“道德正义”,并没有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这项事务。因此,以非强制性的“道义”去约束和评判网络另一端陌生人的行为,自然就会产生道德绑架的现象,对被道德绑架的当事人、舆论环境及公民道德认识都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媒体平台的逐利性

作为舆论本体,网络信息是道德绑架实施者所凭借的唯一依据,而由于实施者与承受者信息并不对等,误解就极易产生,进而发展成为道德绑架甚至网络暴力。对自媒体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内容同质化,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有限的信息获取最大化的“流量”,就成为媒体行业最大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同业竞争的需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信息成为媒体平台逐利的工具,在传播中致使信息被夸大甚至扭曲。比如,明星捐款已成为我国网络环境中最容易引起道德绑架的本土化案例,从捐款数额到捐款排名,网民将“捐款”与“社会责任心”划等号,给明星打上了“理应捐款、更应多捐款”的标签。其实一个人在危急时刻能向社会进行救济、向他人伸出援手,是出于极大的责任担当意识,旁观者非但没有表示鼓励反而进行攻击则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责任意识缺失[5]。慈善事业本义是人们自愿奉献爱心与援助的社会事业,捐款不分数额高低,本质都是自愿承担社会责任,因此网民应当给予更多的认同和赞赏,才能让名人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慈善事业。

(三)信息的碎片化

信息的碎片化是指人们通过网络阅读众多简练、易接受的信息,缺乏全面的了解以及深入思考的现象,得到的知识都只是碎片式,完整的信息被各式各样的分类分解为信息片段。人们通过快餐式的阅读方式了解世界,在全民娱乐的氛围中释放压力,借助虚拟网络建立不确信的情感联系,传统和现代、海外和国内、虚拟和现实的碰撞和交汇,使一切的信息摄入都变得碎片化。网民在社交网站和微博上讨论问题、发表看法,依据的都只是在收到碎片化信息后做出的第一反应,是缺乏深思熟虑、带有冲动性的行为。现今的网络世界,年轻人一方面会通过关注意见领袖,如官方媒体、领域专业人士来获取热门话题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则会更多依靠社交网络上快捷高效的碎片信息第一时间把握风向。互联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公众情绪,迅速提高年轻人议论社会动向的热情。但同时这种一时的情绪化也使得网络言论带有一定的虚假性和非理性,容易导致道德绑架事件的产生。信息碎片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应该做的是尽快适应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从海量的碎片信息中捕捉自我所需的信息,并学会识别信息来源,过滤虚假信息,确保独立的思考能力。

三、网络生态中道德绑架的规避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避网络生态中的道德绑架现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一)深入理解道德义务内涵

从道德层面来看,公民要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义务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义务是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不管个人是否意识到,客观上必然会对他人、对社会负有一定的使命和职责。但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这种使命和责任并非法律明文规定,本质上还是约定俗成的一种民族习惯,因此,我们要赞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义举义士,同时也不能因他人不施义举而加以谴责。

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高速发展带来的言论自由的同时,更应履行和承担与之对应的义务及责任,不妨碍和侵害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逞一时威风以言语伤害他人,自己也终会成为网络道德失范的受害者。要做诚实守信的网络公民,不编造和传播来源不详的虚假夸大信息,不以讹传讹;要有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负责任没有根据的言论轻则混淆视听,重则违法乱纪;要保持健康的心态,以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态度来客观地认识问题,以公平的原则来评判人和事。每个网民都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觉实践网络道德做起,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增强网络道德意识,不以道德绑架他人,也不让网络世界绑架我们,保持自我判断力,促进网络生态健康发展。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从法律层面来看,要制定和完善网络传播法律制度,认真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6]。对于网络信息生产者,即一切发布相关内容人员,要抵制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不良信息,从源头上控制意图煽动网民情绪、挑起道德绑架的网络信息;对于网络信息内容使用者,要切实履行相应义务,在发帖、回复、留言参与网络活动时,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得开展网络暴力等违法活动,从传播者控制道德绑架的影响范围;对于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加强对信息发布及跟帖评论的审核,从传播途径上遏制住“流量至上”的逐利风气。

(三)践行媒体社会责任

从媒体层面来看,网络媒体是网络生态中道德绑架的主要实施者,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和受众基数大的优势,极易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网络媒体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和不同角色的人提供了自由发表观点和意见的平台,但媒體有其社会责任,应发挥议程设置功能,把舆论引导到主流价值观上。纵观各种网络道德绑架事件,往往首先出现在自媒体上,然后迅速被跟帖、转载和传播,此时主流媒体不能缺位,要勇于发声,敢于发声,通过调查访谈、深度报道以正视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四)强化网民深度学习独立思考

从网民层面来看,要深度学习,独立思考,切勿人云亦云。碎片化信息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由和道理,以及它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长期阅读碎片信息,就会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得单一,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会存在局限性和倾向性。因此,在碎片化信息时代,网民要把网上舆论与线下实际相结合,明辨是非,通过深入思考、理论指导以分析、研判突发事件与社会热点、难点,对负面舆情具有正面的判断力和思考力,做主动的思想者而不是舆论的跟风传播者。

总之,网络生态治理需要政府、媒体、社会、网民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道德绑架问题的规避也同样需要各方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只有从网络道德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制度、重视媒体和网民的自我约束、加强深度学习、独立思考等方面多策并举,综合治理,才能有效规避网络生态中的道德绑架问题,推动网络生态的持续繁荣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振吉,孟凡平.道德绑架现象论析[J].学术研究,2016(3):32-38.

[2] 韩旭.网络道德绑架的失范与治理[J].人民论坛,2018(17):108-109.

[3] 谢新洲,宋琢.平台化下网络舆论生态变化分析[J].新闻爱好者,2020(5):26-32.

[4] 郁乐.试析道德绑架现象中的情感与逻辑[J].伦理学研究,2020(1):99-105.

[5] 陈情娇.探析旁观者现象的道德困境及消解路径[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29(2):34-37.

[6]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Z].2019-12-15.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网络道德
高中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教育对策探析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网络道德建设
新媒体形势下网络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建设及引导机制研究
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学校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浅析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设置“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