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30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戴媛媛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开馆因数题目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 戴媛媛

所谓对话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参与者的沟通与交流,达到深入理解知识并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下面,笔者从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做好教师的组织工作、落实教师的点拨价值等角度对数学对话教学进行探讨。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话明确学生疑问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切实发挥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让学生可以主动产生疑问、探索疑问、解决疑问。对话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让教师有效把控学生的疑问情况,恰当地进行必要的点拨和讲解,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更加高效。

例如,在学习《因数与倍数》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课件展现了两个班级学生排出来的不同队形,分别标注了排数与列数。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一个计算问题:“请大家算一算两个班各有多少学生?”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因此能很快通过计算“排数×列数”得出答案。接下来引入“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以“9×4=36”这个算式为例,教给大家“4和9是36的因数,36是4和9的倍数”这样的说法,然后给学生列出一组算式,组织学生讨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并鼓励学生自主列算式,指出数字之间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再如:“王老师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她带着48块糖分给小朋友们,刚好平均分完。问幼儿园班里可能有多少小朋友?”学生思考之后提炼关键数学信息:48块、平均分完、因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朋友人数的范围:“不可能是1个小朋友,也不可能多于48个小朋友。你们想一下应该是多少呢?”列出48的因数:1、2、3、4、6、8、12、24、48,排除1,所以可能有2、3、4、6、8、12、24、48名小朋友。

二、做好教师的组织工作,通过对话理解数学文本

小学数学教材涵盖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小学生会把相似的知识混淆在一起,导致学习效率大大降低。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授课过程更加和谐高效,任课教师应当围绕教学内容优化自己的教学组织,巧妙地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对话教学,引导学生与数学知识、数学文本之间实现深度对话,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探究相关的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的时候,题目:“周末,小明去图书馆看书,已知图书馆下午5点30分闭馆,且图书馆白天连续开馆8小时,问几点开馆?”该题中,下午5点30分不能直接减去8,换成24时计时法是17点30分,减去8得到9点30分。题目中学生要理解题目文本,把题目的文字信息换成数学语言信息。变换题目:“已知下午5点30分闭馆,且图书馆白天开馆8小时。中午12点到下午1点闭馆一小时。问早上几点开馆?”这个题目更为复杂,可以计算出下午开馆时间后再算上午的时间,也可以直接把中午休息的1小时“暂借”给开馆时间,成为“开馆”8+1=9小时,得出结果。两种计算方法虽然结果一样,但是思路意义是不一样的,学生需要理解好文本含义。

三、落实教师的点拨价值,通过对话启发自我反思

数学教师可以点拨学生进行“自我对话”,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更加深刻地审视自己,及时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合对话教学,不仅要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对话,使小学生可以在自我对话的时候发现不足和问题,及时地进行完善与反馈,防止出现问题积压的状况。比如,在学习了“角的度量”这节课之后,题目:分别写出表盘上的时间,并口算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角度。

图片里面分别是2点、5点和8点,还可能是14点、17点和20点。角度的口算,可以把180度角平均分成六份,1点时候夹角是一等份,这样2点、5点、8点分别是二等份、五等份、四等份,分别是60°、150°、120°。第三张图片,部分学生会写240°,这是错误的,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夹角的范围是0到180°,如果题目的意思是时针从0点开始扫过的面积对应的角度,那么结果才是240°。通过自我对话加深学生的学习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对话模式,通过对话达到启疑、理解、反思等多重教育目标。任课教师要善于通过对话教学及时地了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让小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猜你喜欢

开馆因数题目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因数是11的巧算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华侨图书馆开馆至今,它运转的还好吗?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因数和倍数的多种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南宁博物馆开馆啦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