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据统编版教材特点准确定位文言文教学目标

2021-06-29许蓓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文言文课文

许蓓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从识字第一课《天地人 你我他》就处处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6个年级12册中,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特别是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14篇文言文的学习。这也是统编教材的一大变化。

文言文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学生对这一文体比较陌生,读起来、理解起来都比较晦涩,学生学习会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如何教好小学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我校语文团队分年段开展了《把握统编教材特点 准确定位文言文教学课时目标》的主题研修,归纳整理出几点准确定位各年段文言文教学课时目标的方法。

一、依据教材编写整体理念,确定一以贯之的教学目标

我们纵观教材中各年级安排的14篇文言文,除五年级上册两篇文章以外,其余篇目内容故事性都很强,特别像历史故事《司马光》《囊萤夜读》《铁杵成针》都是学生早就熟知的故事,只是用不一样的语言表达形式呈现出来。著名的思维科学家张光鉴在《相似论》中说:“学生只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感兴趣。”每一册教师用书开篇在编写说明中都对文言文教学内容进行了强调,就是以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由此可见统编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二、依据课后练习内容,确定“朗读训练”教学目标

明确了教材文言文整体的教学目标,我们再来看各年段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教科书对各年段文言文教学定位,是通过课后题从朗读训练、理解内容、语用三个方面有梯度地呈现出来的。

梳理各册教材中对文言文朗读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所以教材要求学生跟着老教师读正确即可。学生朗读文言文时最大的障碍是不会正确断句,这主要是因为不理解文字意思所致。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跟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停顿的一些规律。比如像“群儿”“一儿”“众”“光”“儿”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人物,它后面的词句都是在说人物做了什么或怎么样,一般遇到“谁做了什么”或者“谁怎么样”的句子时,我们都在表示人物的词语也就是“谁”后面稍作停顿。三年下朗读的提升点则落在:朗读文言文时,读准难读的语句,初步获得语感。

四年级上册两篇文言文都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师用书中明确指出: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获得初步的文言语感。四年下开始引导学生自己把文言文读正确、读流利的方法就是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根据句子的意思读出正确的断句。

五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文言文内容越来越长,所涉及到的句子也比较复杂,朗读方面的教学目标也逐步提高,要求学生借助对文本的理解,独立把文言文读正确,读流利,在《少年中国说(节选)》中还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意和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纵观各年段朗读训练,学生经历着“跟着老师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在老师的帮扶下尝试着自主朗读——运用所学方法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自主朗读”的过程,朗读能力逐步提高。而且每个年段都要求背诵课文,这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增强着学习文言文的语感。

纵观课后练习中对“理解感知”的目标要求中都提出要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但各年级要求不相同,也是有梯度变化的。三年级是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借助注释讲故事,不要求逐字逐句翻译,而是整体感知故事了解其大意即可。过于生硬机械地翻译会让学生觉得晦涩难懂,失去学习的兴趣。四年级下册则要求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每句话的意思,同时教给学生理解关键字词意思的方法。到了五年级课后练习中则出现不同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五上《古人谈读书》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读书经验谈读书体会,五下《自相矛盾》则启发学生关注寓言故事渗透的逻辑,六上《伯牙鼓琴》则引导学生结合资料袋交流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感受,六下《两小儿辩日》则引导学生关注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后练习中还提供了学生理解文言文大意及重点词语的方法,比如“借助注释”“组词理解”(四年下知识泡泡中提到的:“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能更好地学习文言文。”)“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结合资料袋”“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猜测”等。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深入理解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知文言文的意思。

四、依据课后练习内容,确定“语用”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挖掘课后练习中体现的语用层面的内容来确立教学目标。例如在《司马光》一课中,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课后练习第三题“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一方面我们要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是插图用自己的话故事,发展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年级主要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讲故事,所以三年级出示了一幅完整的插图,四年级《精卫填海》只出示了故事中一个片段的插图。在讲述故事的要求方面也有了提升,三年级能够把故事讲出来即可,而四年级要根据单元的语文要素,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说完整。三年级是让学生简单说出文体的区别,而四年级是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精卫的美好品质。

五年级的议论文《少年中国说(节选)》所在的单元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中不仅要强调从文本中理解课文内容,还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进一步感悟文本的思想感情,并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完成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

以上是我校语文团队针对“把握统编教材特点 准确定位文言文教学目标”这一主题展开研修后,梳理出来的如何确定一节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几方面方法。关于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的研究,我们会继续一路探索,一路钻研,一路采撷,一路收获。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文言文课文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