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体育教学实践路径刍议

2021-06-29吴晓玲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分组教学初中阶段体育课堂

吴晓玲

摘要:在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以“兴趣”作为课堂导向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中学生们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动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保证初中体育课堂的生动性和灵活性。只有将学生们的“兴趣”作为教学开展的“风向标”,才能够使体育锻炼在学生们的成长道路上发挥其相应的价值。基于此,为了提高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必须围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个角度着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章将围绕以兴趣为导向开展教学的内涵、以兴趣为导向开展体育教学的积极意义等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再结合当前阶段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通过“分组教学”、“游戏教学法”等创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育课堂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扩充。以此来激发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都能拥有强健的体魄。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育课堂;分组教学;游戏教学;兴趣培养

前言: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国家發展和民族繁荣的希望,不仅仅新青年的民族意识和价值观发展方向决定了社会前进的方向,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更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命力。但是在当前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情况不容乐观。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比如家长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学校不能及时更新教学器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等。我们国家和社会已经迈入了社会、经济转型的新阶段,在“创新”与“陈旧”的碰撞下,《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要对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和完善,通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新型体育器材的辅助,实现体育课堂从“培养学生技能”向“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体育精神”的方向转变。文章从更深层次分析了初中阶段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内涵以及该方法的深刻意义,进而阐述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兴趣教学,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以供参考。

一、以兴趣为导向开展体育教学的内涵

以兴趣为导向顾名思义也就是要求初中体育教师能够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运用和针对性创新的基础上,达到激发初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教学目的,使学生们能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的教学方法。以兴趣为导向开展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与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后者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注重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过多的关注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们的感受;前者更加强调通过将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机融合来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兴趣和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浪潮中,主张采用以兴趣为导向的课堂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够真正调动学生与体育教师展开互动的积极性,才能够充分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体育运动的价值、领悟到体育精神的真谛。

二、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的价值

(一)是对教育改革的响应,是体育课堂创新的实践

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师对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的实践,能够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是对教育改革的积极响应。在以兴趣为导向的体育教学理念下,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讲授和体育活动获得体育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释放压力、愉悦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兴趣为导向的体育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能够帮助学生转变过去消极的体育学习态度,而不是再以“应付老师”而被迫参加。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初中体育课堂,以兴趣为导向往往能够收获更积极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初中体育课堂彻底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是一种更加开放的、自由度更高的课堂。在该模式指导下的体育课堂,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学生也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自己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心理、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现。除此之外,以兴趣为导向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体育锻炼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能够有效增强。这也是兴趣教学法和传统教育教学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在兴趣导向下,教师能够不断为学生们丰富教学内容,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加强的同时,压力又得到了释放,从而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保证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使体育教学目标能够实现

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引导,进行体育教学的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学习与运动活动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效益的基本手段。以兴趣与爱好为引导进行的教学,一方面确定了学生们在教学上的主要地位,另一方面也维护了学生们活跃好动的天性,从而促进了学生们创造性的发挥。因为只有老师的教学内容,才能够满足学生们的基本需要,并可以针对不同学校的实际需要去进一步探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技巧,才可以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们达到个性化发展。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具有丰富知识储备和高超技能的人,而且健康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目的。因而,以兴趣为基础引导进行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对全新的教学方法的开拓,对初高中体育教学的改善,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具有着难以取代的重要意义。

三、在当前阶段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忽略了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体育教学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教育环境正在由“应试体制”向“全方面发展”的阶段过渡。虽然《新课标》对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仍然有部分学校严抓升学率,从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改革。这直接导致了体育课堂要为主流学科“让道”现象的发生,学生们的体育课堂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大打折扣”。这也使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教师不得已为了赶进度而趋于“应付式”教学现象频发。

(二)体育教学内容单一,教师缺乏推陈出新的理念

体育学科一直以来被视为给学生“放松”的课程,因此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都被学校和教师所忽略,有的体育教师身兼多职,还有甚者负责起学校的执勤工作,因此无论是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活动和锻炼方法教学多年来都是重复的,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这样单一、枯燥、落后的教学内容,对于处于身心发展特殊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自然不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下降。

(三)忽视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体育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当前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工作时,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并没有去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需求和身体素质情况,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脱离了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使体育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激起学生们的学习欲望,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抵触心理。

四、以兴趣为导向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采用分组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们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的,再加上身体素质条件的不同,教师可以在一些考验身体素质的活动,如篮球、耐力跑等体育活动时根据学生们的体能条件进行分组,以保护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自信,缓解学生们的畏难情绪。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鼓励那些具有相同体育锻炼爱好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并根据学生们的偏好为他们准备充足的锻炼器材。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以兴趣为导向的指导下,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自主性,即小组内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协商的方式选择活动项目,规定每个星期锻炼的时间段;但对于一些犹豫不决或难度过高、具有危险性的体育锻炼,教师应及时指正。分组教学能够弱化以往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兴趣成为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在驱动力。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对兴趣小组的锻炼成果进行考评。针对基于跳舞爱好成立的舞蹈兴趣小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渗透健美操、艺术体操以及排舞的教学内容,然后邀请舞蹈兴趣小组向同学们展示她们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们编排的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形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正向的表扬和鼓励,也应该结合学生们表演中出现的排舞问题给出建设性的指导和建议;在基于篮球兴趣成立的篮球兴趣小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运球、上篮等篮球技能的训练,在课余时间组织不同班级的篮球小组开展篮球技能交流活动或切磋比赛,发挥篮球运动中的竞技、协作、团结和拼搏精神。

(二)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一方面保留了活泼爱动、充满好奇等特点,另一方面又渴望自由,想要得到等同大人的尊重。所以说,针对初中学生教师应当通过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地位,又应当在教学中的结合游戏教学法,为学生们设计课堂游戏,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游戏的设计环节,教师又应当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符合这个阶段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游戏,简言之也就意味着游戏既要简单,又必须要有趣。

例如,教师在开展田径训练时,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贴大饼”、“开饭啦”、“滚轮胎”、“通过封锁区”等游戏进行热身,在训练学生耐力时可以开展“拉网捕鱼”的游戏,而在足球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们的“带球”能力,教师可以设计“运球过人”等游戏。但是如果教师设计的游戏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例如游戏内容太简单,一些学生就会觉得没有挑战性,在游戏时消极對待或者直接拒绝参加;对于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课堂游戏,学生们又会产生畏难情绪而不愿意参加。选择合适的游戏不仅仅是进行热身活动和增加学生的运动量,更重要的是活跃初中体育课堂的活动气氛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的主观能动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以兴趣为导向是初中体育教师为了改变以往枯燥的体育课堂而进行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这种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教学模式具有极高的实践性,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应用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吴思俊. 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20(6):3.

[2] 黄恩洪.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分析[J]. 当代体育, 2021(35):0077-0077.

[3] 江林美. 农村中学生体育课主动参与的路径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5):2.

[4] 李清俊. 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5):2.

[5] 杨吉斌.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路径探索[J]. 天津教育, 2021(26):2.

[6] 郝艳龙. 素质教育视野下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评《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21(9):1.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初中阶段体育课堂
浅析如何构建初中化学实验课高效课堂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