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的力量

2021-06-29郭宏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51期
关键词:诗词古诗词诗人

郭宏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怎样的的方法才能让孩子们爱上传统文化、了解古诗词、走近诗人的感情世界呢?这是我一直不断思考的问题。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一篇篇传颂千年的名作,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词,一首首灌注诗人词人情感的文字,无不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与风骨。然而,沧海桑田,时移世异,作为正经历知识爆炸的现代人,想要读懂诗词、体会古人的心境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那么当孩子们在学习古诗词中产生困惑时,老师该如何正确引导、怎样的语文课才能让人敞开心胸、打开眼界,在学习语文中陶冶情操,爱上语文呢?我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好的引导是孩子能够走上语文道路的第一步,是打开孩子文言语境大门的一把钥匙,更是真正能让孩子们领会祖国文化的最基本步骤。

我在给孩子教授之前,往往会给孩子讲述关于某个诗词的基础内容,比如作者的生平故事、诗词创作的背景故事等等,更深一层的,可讲解作者作诗写词的故事,诗词本身的故事,甚至诗歌当中蕴含的典故故事等。这个兴趣教学的环节,其实是最能体现语文老师的“博学”特质的。在具体的讲法和情境上,一定不要用死板的主流价值观宣讲,一定要以孩子的思维方式去引入故事、用孩子能聽懂的语言去解释当时的写作背景、用孩子喜欢的肢体语言去辅助课前的“知识热身”。兴趣一旦产生,孩子必然更容易接受诗文的含义。例如:在课堂中,我讲到李白的一首《将进酒》,诗歌篇幅很长,让很多孩子望之畏然。教师不妨就从一个爱喝酒的诗人这个基础形象进行切入,进而引导孩子们理解,一个“酒鬼”李白是怎样成就“诗仙”风范的。首先破题而入,何为“将进酒”翻译含义不就是劝酒歌嘛!趁着酒兴,放声高歌,加上一个“qiāng”(将)的释义:请求。诗歌的主题和内容便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劝酒,已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从“酒文化”中衍生出来的“劝酒文化”也是融汇在乐府诗歌中,并作为一个传统题材固定下来。那么年过半百的李白为何要反客为主地在这次酒宴中去劝朋友岑勋、元丹丘喝酒呢?这一定与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进而引导学生们去了解本诗歌的创作背景。所以说,好的引入是能够让孩子走近诗词最直接的途径。

在对于诗词内容的梳理引导这个环节中,大多数家长只强调诗句表面的含义理解,要求孩子能做到背诵和默写,便觉得诗词已经被孩子掌握。他们往往忽视诗词在语言文字上的审美特性,其审美特性的基本载体就是在诗词疏通文义的基础之上,才能打通历史和现在,甚至和未来的关联。即古诗词的永恒意义。也更容易让学生去解读和面对一个立体的诗人。

首先,一定要重视诵读,教师范读正音;学生可以选用多样的诵读方式,比如说个人读,男女读,小组读,全班读。让学生们在读中去感悟古诗词的古典美。随后,老师再一次声情并茂地朗读,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调动,让学生们明白阅读不是僵硬的,而是要靠全身的协调,要注意古诗词中情感的跌宕处,要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古人们在创作此诗时内心的情感。只有在一次次的阅读之中,学生们的兴致才会越来越高涨,才不会感觉到理解诗意的难,甚至自然而然就能熟背了,这是一个学生们通过自己反复诵读去加深对诗词内容印象的方法,最终会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其次,一定重视基础诗句意思的疏通。

比如在学习《山居秋暝》时,先看题目,从题目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很快,学生能结合课下注释,获得时间,地点等信息。在理解“山居”时,引导学生使用“叠加”法进行理解“山中的居所”。我先带着学生进行寻找:诗歌中都出现了哪些景物?学生们都能很快找到。然后再具体学习前两联,想象画面:在这两联诗歌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很明显在这个环节中,难度增加,学生的理解很浅。学生回答:我看到了月亮,看到了流水……这个时候,我引导学生去拆字扩词,再次采用叠加法尝试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物,如:(皎洁)的月光、(浓密)的松林 、(潺潺)的清泉 再如“空旷的山林”“清澈的泉水 ”等。我采取板书挖空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学会在学习古诗词的扩词法。然后让学生把一句诗中出现的多种景物,动词,等连起来说一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试着说一说,这个时候效果就明显了。学生能用完整的一段话,把前两句诗说下来。在这两句诗的教学中,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掌握想象画面的的方法。最后两句,就让学生进行自学理解,运用刚才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一环节中,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进来,而且语言表达越来越丰富,想象力也更加的丰富。前三句写景,在学生说到最后一联时,教师可以借机让学生想一想,此时的作者面对这好山好水发出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感叹,这里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了作者对山林美景的热爱和隐居生活的怡然自得。这种引导是先给学生设定了赏析的方向,让孩子们根据理解首联的方式去自行想象、探索。进而对诗歌整体含义产生立体理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辅相成。从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经历入手,一直到正式教学的赏读引导、诗意赏析引导,到最后的学生们想象理解、自学分析,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模式。多年来,我们学习语文、赏析品读古诗词,正是对祖国文化的一种深度认知与无限传承。因此,学习语文课并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基础课程,学语文也并不仅仅是做更多习题,考出更高的分数,孩子们想要真正学好语文、学到文化,需要找到合适的途径,在一点一滴中积累文学素养,在一词一句间感知文化魅力。F25EF4B3-26D4-4962-84E2-F4964BD4C901

猜你喜欢

诗词古诗词诗人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诗词篇】
“诗人”老爸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