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讨论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试金石

2021-06-29陈池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50期
关键词:商鞅变法历史

陈池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去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因为历史与政治、語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 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和现实生活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之为创造性思维服务。

教育家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鸦片战争》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以往未接触过这部分知识,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并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片段,由此让学生对于鸦片战争形成直观的认识。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再如,《中国古代史》教材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只叙述了它“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使学生认识不到商鞅变法存在的局限性和偏差。商鞅变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不但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且,商鞅变法弃绝文化,倡导君主独裁,对当时和后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 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 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 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为了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对于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比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造认知冲突:“谭嗣同出身于官宦家庭,原本可以有非常舒适的生活,为什么他要放弃舒适的生活,毅然参与危机四伏的变法呢?为什么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在完全可以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却选择从容赴死呢?”这些问题提出后,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促使学生迅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最终,学生通过研究、探索、交流,发现谭嗣同在老师欧阳中鹄的影响下,对王夫之的思想非常感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心怀治世救世的信念,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解决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理解了谭嗣同的行为,也深受感动和鼓舞。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教材内容,还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很多时候,如果教师过多地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会逐渐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思考能力则得不到培养和加强,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为此,教师应当在历史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而不是简单地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加以全盘接受,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深化认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注重客观性,因此历史的语言以陈述为主渲染性不足,很多学生在阅读历史教科书时感觉历史文字不生动,没有渲染力,无法感受到历史所特有的内容与情感。用文学的语言描述历史对教师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陈述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学会用修饰性的词汇去描述历史同时也要积极用反问、疑问等语气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课本常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连青铜时代也只是用了“灿烂”两个字来表明青铜文明的发达。用文学的语言来描述历史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对于历史教师而言是必须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在讲解历史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文学语言去描述历史,让学生在文学性语言中完成历史学习的任务,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学会从文学角度去感悟,从而实现基于历史的文学渲染,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通过讨论,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样,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的升华;既生动有趣又不乏思维深刻性。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的难点问题时,我们或将难点分开讲解,或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思考回答,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三复习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专题中的内容时,我们按时间顺序把这三国革命的背景(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归纳成要点,列成表格,并把要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寻求解题的思路、方法,并比较其异同点,得出正确结论。如讲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应该指出,“废井田,开阡陌”,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除奴隶主贵族 的特权”“建立县制”,摧毁了奴隶制上层建筑,建立起了适应封建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封建制上层建筑。商鞅变法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再如讲到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阻碍时,应指出,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矛盾实质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阻碍反映了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阻碍作用)。

总之,“拓宽、挖深、提高”就是要深入发掘教材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应试能力,以使中学历史教学更好地沿着培养能力,适应高考的路子走下去。

猜你喜欢

商鞅变法历史
徙木立信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徙木立信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探源
树敌太多商鞅
新历史
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