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顺应幼儿天性注重发展幼儿兴趣

2021-06-28吴静怡

成才之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天性积极心理学兴趣

吴静怡

摘 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教师可从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出发,发现和解读幼儿的天性。而幼儿的天性是兴趣教育的起点,教师可通过集体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激发与引导幼儿的天性,以环境创设、直接推动和间接引导相结合、集体性教学和个性化教育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家园共育等方式,探索幼儿兴趣培养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天性;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7-0138-02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兴趣是重要内容之一。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而幼儿的天性是兴趣教育的起点,因此,教师可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从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出发,发现和解读幼儿的天性,对幼儿自然表现出来的动态天性给予保护、顺应,对幼儿潜在的、静态的天性进行激发、引导,以此满足和发展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由好奇心、求知欲向积极的兴趣发展,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一、探究的理论依据及核心概念界定

理论依据有人本化教育思想、乐学教育思想、积极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等。

核心概念界定。(1)积极。本文是指含有本义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并以此为依据研究幼儿的天性和兴趣。(2)天性。幼儿先天的遗传优势和潜能禀赋。(3)顺应。其源于皮亚杰图式理论,指个体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本文借指教师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顺从、应对、协调幼儿天性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4)兴趣。注意与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态度与倾向。幼儿的这种态度与倾向是在优势、潜能的基础上以及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是由客观事物对幼儿的情绪吸引所致。幼儿的兴趣产生于需要,需要表现为必要和必须,兴趣则表现为爱好和喜欢。

二、探究的内容与结果

1.以多种形式发现幼儿内隐的天性

本园通过开学初的家访,了解幼儿未知的潜能,通过与幼儿的谈话发现他们内隐的潜能,通过查阅幼儿入学前家长填写的档案材料发现与幼儿实际情况不符的潜能信息。另外,教师可在现实或设定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问答的、符号的、图形的、操作的测试,以了解幼儿的内在潜能,挖掘幼儿的内隐天性,从而进行激发和引导。

2.试点班问卷调查,揭示的幼儿智能发展倾向

本园对兴趣教育试点班的调查,在语言、数学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自我认知、自然认知八大智能的基础上,又从本园的实际出发,归纳出情绪——情感智能、意志力——坚持力智能、道德——个性表现智能等内容。调查发现,幼儿在音乐节奏智能、肢体动作智能、情绪情感智能上比较外露,爱唱歌画图,爱模仿表现,对周围世界充满兴趣。内省智能则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发展,小班幼儿的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中、大班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既表现在对动作把握的准确性上,也表现在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性上。在数学逻辑智能上,幼儿的思维由行动引起,一般先做后想,或边想边做,逐步发展到思维中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随年龄增长,由认同接纳同伴发展到与同伴互动、合作,并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在意志坚持力智能上,小班幼儿遇到困难愿意想办法解决,中班幼儿是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大班幼儿遇到困难不惧怕、不畏缩,愿意自己动手动脑尝试克服。显而易见,幼儿的内省反思、数学逻辑、人际交往、意志坚持力智能随年龄增长有所发展,语言、空间、自然认知、道德个性智能较弱。

三、激发与引导幼儿天性的策略

1.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集体化教学中的激发与引导

例如,在“擦鼻涕”游戏中,教师通过树立猫妈妈的形象为幼儿创设温馨的画面,配合朗朗上口的儿歌“打开小手绢,捂捂小鼻子,合拢擦一擦,干净又漂亮”,让幼儿学会擦鼻涕的方法。在科探学习活动“猜左手、猜右手”中,教师串联了“找找身上的左右”“我说你做”“看图猜左右手”等游戏,让幼儿正确区分左右手及相应的左右关系,并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和辨别的能力。在自主选择活动中,教师以角色表演、游戏等活动,让幼儿通过交流、互助、示范、模仿等,学习关心、分享、合作、交往等社会行为。总之,教师可通过集体教学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培养其人文精神。

2.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课程个性化教学中的激发与引导

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在“一日活动”课程的组织和实施中,既要关注全体幼儿的基本需要,又要因人而异,尊重和满足幼儿的特殊兴趣和需要,充分关注个别幼儿的“不寻常时刻”,关注他们发展的“机会之窗”。教师可通过了解幼儿的优势、弱势智能,为幼儿的个性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如对自我服务能力差的幼儿运用“星星榜”进行激励,给有运动能力的幼儿增加运动难度等。同时,注重提供个性化教育活动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特殊需求,并及时调整材料,让幼儿在获得成功后再尝试新的内容,引导他们快乐地学习,把学习视为快乐的过程。總之,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和引导幼儿的多元智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培养幼儿兴趣的策略

1.环境创设

本园充分利用环境的力量顺应和激发幼儿的积极天性,如用电子大屏幕反复呈现本园办园理念和兴趣教育活动安排;有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专用活动室,利用长廊创设的自主性游戏环境,并提供丰富的、开放的、具有探索性的兴趣活动材料;班级区角的布置体现趣味性、艺术性、互动性的氛围。

2.直接推动和间接引导相结合

教师要对幼儿的直接兴趣予以保护、顺应、推动,对幼儿的间接兴趣进行激发、引导和帮助。例如,为培养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将看书变为游戏活动,将书本比作一间藏着故事的小房子,走进房子前先要找到门口——封面,然后按门铃——用手指点读故事标题,接着找到藏着故事的房间——一页一页往后翻,最后从后门——封底离开,有趣的比喻提高了幼儿对书本和故事的兴趣。为激发大班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先利用废旧物品开展游戏活动,引发幼儿的直接兴趣。当幼儿关注到身边的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时,再形象地讲解环保的意义,并开展环保制作比赛,从而让幼儿形成环保意识并付诸行动,对保护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

3.集体性教学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

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如创设情境、组织游戏、文艺表演等,通过集体性教学对幼儿进行兴趣强化和兴趣转化。同时,对幼儿萌生出的好奇心、关注点等兴趣萌芽予以保护、顺应、引导,并制订个性化教育计划,对其微小的闪光点进行扩大化鼓励。对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速度较慢的幼儿,重视教育内容的刺激强度、活动变化、材料吸引等,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4.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在课内,教师注重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充分表现,在课外,对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表现出的好奇心和兴趣点,进行记录与研究,并注重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此促进幼儿兴趣主导性和自主性的融合。例如,在中班开展的“周围的人”主题活动中,教师先在课内讲述与主题相关的知识、注意事项等,然后带领幼儿参观消防队、菜场、超市,让幼儿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状况,与课内讲述的内容相印证。

5.家园沟通,共同挖掘幼儿兴趣产生、变化及培养契机

例如,小X喜欢剪纸,却没得到妈妈的支持。妈妈通过与教师沟通,意识到剪纸活动对小X个性发展有利,于是提供更多剪纸的机会,以此让小X的剪纸兴趣渐趋稳定。家园沟通有利于家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家校合力,共同致力于幼儿兴趣的培养,让幼儿实现从广泛兴趣到稳定兴趣,从有趣到乐趣再到兴趣,以及兴趣品质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青.加强绘本阅读教学打开幼儿心灵世界的研究[J].成才之路,2020(11).

[2]张琴.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J].甘肃教育,2018(19).

[3]曹群芳.刍议幼儿园开展快乐阅读的指导策略[J].生活教育,2019(12).

[4]杨丽彬.指向问题解决的幼儿数学教育策略[J].天津教育,2019(27).

猜你喜欢

天性积极心理学兴趣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