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知与不知”的探析

2021-06-28刘璐璐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德性

摘  要:在《论语》当中有很多关于孔子对于知的内涵的阐发,比如《论语·为政》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句话便深刻的蕴含着知与不知辩证统一的关系,知不仅仅在无限的待知领域内表现着一种不断地求知,同时还包含着对于未知领域的处理要知“不知”,不知也不仅仅是对于事物的不知,也在有限性的层面为知提供了基础。在知和不知的内涵与辩证关系当中还蕴含着孔子对于德性的彰显。既要以真诚的态度去求知,也要对于善恶之知的知有所体会,同时在求知的实践当中进行德性的践履,使得二者达到合一的状态。

关键词:知;不知;知与不知;德性

一、绪论

《论语》当中有一章是关于知与不知的经典阐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般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认为这句话是由于子路的好勇粗野,孔子因材施教担心子路的性情会影响他对于“知”的理解,强不知以为自己知。当然还有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李零认为此句是孔子区分知与不知的界限何在,要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哪些东西是我们不了解的。李泽厚在这里认为这句话是实用理性的落实,孔子所讲的意思是不应强自己不知以为知,知与人是一样的都是有限性的存在,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人才能不断向无限趋近,人要认识到自己不知,这样才有可能知。就笔者看来,孔子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当然并不简单的是孔子对于子路获取知识时一种不懂装懂的劝诫。也不是简单的告诉人们知就是知,不知道就不知道,而是对于知与不知之间关系的一种彰显,是知与不知背后所蕴含的德性的表达。

二、知与不知的界定

(一)知与不知的界限

关于知在古代的解释有以下几种说法:

1.《说文解字》中解知为“词也”,从口从矢。

2.俞樾在《群经评议》中据《荀子》子道篇及《韩诗外传》中解释知为“志”。

3.《论语注义问答通释》中解释知为心智,就是是非之心。

4.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知为认知。主要是在知识层面上的解释。

5.庄子讲“心徹为知”,是从心的层面来讲,心明才可称为知。

由此可见,知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具有认知能力的知并且还是具有道德判断能力的知。除了在知识层面对知进行探讨,还应该在道德判断能力上来探讨知。《中庸》当中有君子的理想人格是“尊德性与道问学”,后来也有许多儒者对这二者有很多的关注和讨论,但其实孔子对于弟子的指点是具有这两个面向的,由此可见知的对象就不简单的指知识,还是对于知与不知态度之德性的认知。并且这样的对象本身也是具有阴阳两面的,善与恶也应该包含于知的对象之中。

既然知是认知和道德判断,那么不知就是相反的层面,但是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问题:“不知为不知”究竟是不知道就不知道了吗?对于孔子来说这句话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教诲,而是有着深刻地内涵。如果对于不知解释为不能够认知,不具有道德判断能力,那么这句话之中就包含了内在的矛盾。前面一句说了知有能知和道德判断,后面一句如果向相反的方向解释不知那这句话本身是不成立的。不知更多的是指在知的横向结构当中还未知但可知的层面,但是对于不知道这个领域的处理必然不是继续不知,既要能够有探索新知的意识,还要有“不知之知”的能力,即是知道自身认知和判断能力的有限性。但是知与不知的界限究竟如何界定,以及这个界限何在呢?

对于孔子来说,关于知与不知的处理我们可以从他对于宇宙、天、鬼神、以及人这几个层面的处理上来看待他对于知与不知的区分以及对于二者的态度是怎样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孔子这句话反对强不知以为知的。所以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对于宇宙是否有一个真正的的主宰在那里流动不息孔子也是每次都不轻易的发表意见,但是孔子对于知与不知的内容界定显然是分为两个层次的。那么对于知与不知的态度界定是什么呢?人有所知,那么就必定有不知的东西,知与不知是存在一个先后的问题,人类先有所知,然后才可知“不知”。但是人类不能知其不知为所以知,人类知马,然后知非马,但是并不知非马为何物,所以不可说知非马就知其所以。只有知其所以然和所为才可称为知,除此之外都应说不知。然而说不知也是一种知,这句话的理解和表达不是在知识的层面而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二)知的層次和内容

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是具有主观性的,因人而异,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在这里人就是知的主观层次的尺度。并且知的层次也不尽相同。有生而知之的东西,比如喝水吃饭等基本的生活常识。也有学而知之的,从经验生活和文本当中学到科学知识以及提升自身的能力。还有困而知之,来自于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之中,遇到困顿之处,寻得出路和解决办法之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知”。

关于“知”在《论语》当中出现的很多,并且也含摄了许多的内涵。《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在这里,知便有举一反三的意涵。这是从知识层面上讲。555《论语·公冶长》:“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此处的知是和仁联系在一起的,便有了道德判断能力的解读。孟子对于孔子“知”的继承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即能知。在这里知就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知,而是道德层面的能知良知,这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种道德之知。是人能够自发而流露出的一种道德情感,比如见孺子入井,每个人都会有恻隐之心,这就是本身天生而具有的道德良知。同时知除了包含自身的道德层面的能知,还包含着行的的层面,即是能做到的才做。

论语当中关于知的内涵还有许多,比如《论语·学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里知的内容是人。除此之外,知的内容还有知礼,知情等等。总之在孔子这里“知”的意涵并不可简单而论,应该从知识、仁、礼、情等各个方面来含摄知的内容。

但是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讲,人的知应该说是无穷的或者是不可穷尽的。《中庸》中有:“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对于圣人来说天地之大道依然不能尽其极,所以对于人来说认知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不能用当下有限的知识限制无限的未来,也不能用有限的眼光限制无限的知识,应该在知“未知领域”的同时产生一种超越性。比如孔子对于天命鬼神的看法,虽然《论语·宪问》中:“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这句话属于孔子对于天命的不可知论,但是孔子也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天命确实是一种神秘的不可测,所以孔子所说的“知天命”不是指天命的内涵,而是达到人之所主宰领域与人之不能主宰领域的共同彰显。

三、知与不知的辩证关系

(一)知为不知的基础

由此而看,知与不知之间并不是相反的而是辩证和统一的。知与不知之间互为结果。

作为一种知识的认知能力和道德的判断标准,知是人的生存状态、其他活动和不知的基础。知与不知可以说是作为知的两面提出来的,一个对象能够被完全认知到这完全在于主体的能知和客体的所知。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道也是由知所决定的,对于未知领域的不知也是由知作为基础的。人们正是先有了知,然后才能够知道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在这个层面上知是先于不知而存在,并且知是不知的基础。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为什么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换言之我们是怎么知道我们不知道的?这个行为的发生动力何在?人的知是有限性的,我们正是通过有限的积累才能达到无限的知,但是不知也成为了无限的不知,我们对于知与不知的所知都是无限的,正是这样的不知的无限性成为了能知的来源。

(二)“知”为不知的结果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虽然一直在探讨真理是什么,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明确的说过什么是真理,这一点和孔子是非常相似的。他采用的是一种怀疑法或者是破除法,通过与他人的不断交流,找出话语观点中的矛盾之处,从而驳倒他人的观点。苏格拉底的做法并不是洋洋自得的辩论取得胜利的结果,而是通过不断的追问从而使得自身的精神境界处于上升的状态,通过一步步诘难从而达到接近真理的过程。孔子同样是这样,对于弟子的问题孔子有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述,而是告诉你什么是不对的。

这就是从知然后到知自己“无知”最后又有新“知”的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追求真理的过程。知与不知一直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这一变化过程既是知识的进展,也是人认知和思考的进展。所以对于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可以说“知”可以为不知的结果,正是因为自己的知“不知”才能够有自己的新“知”。才使得这种无限的知成为了可能。这样才是孔子真正想要子路达到的个体自我完善的历程。

四、孔子知与不知的德性彰显

孔子对于知与不知的阐释,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德性。以知为知,以不知为不知首先体现的就是一种真诚的态度,是一种德性的彰显。人不仅仅是要知道自己所能把握的东西,同时还要清晰地知道所把握的有限范围以及外界的无限性,具有自知之明,正確认识自己,这被儒家看作是比“使人知己”、“知他人”更为高明的德性,体现着一种谦卑问学的态度。求知就不仅仅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获得感,通过转识成智的过程便有一种内在的德性包含其中,在孔子看来,人的德性就是人性内在的善,强调的是在具体的道德践履做到知行合一、诚善一体。能知与能行在这里也达到了统一的状态。

苏格拉底曾说过的美德即知识就是这个道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如果一个人在无知的情况下做出的事情我们就不能把他的行为称为美德。同时当一个人没有知识的情况下他就不知道作恶对于自己不利,所以无人有意作恶。那么从美德即知识推出另一个命题就是知识即美德,而无知即邪恶。这就把知识和德性结合在了一起,由此看来在雅思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时代苏格拉底与孔子远隔千里但思想却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致。孔子就是在知与不知的辩证统一中把生命带入德性之境,体现出孔子的生命智慧。

同时“知”之所以是德性的彰显,还有一个原因即是知是一种道德判断的能力,强调的是不仅要有所知的科学知识,同时还有保持能知,即是人的良知,与生俱来的善恶之知。

五、结语

孔子对于知与不知的概念进行阐释时采用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的表达方式,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内容我们需要给予深刻的理解。知不仅仅是对于求知的判定,在这里孔子将知识与德性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且对于知的内容的理解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仅仅是知识层面,还应该包含着道德价值层面的善恶问题。在孔子看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求知心态的养成,可以有利于“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的有限性突破,同时也有利于每个求知个体的道德修养的养成,纯正每一个求知个体的德性生命。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8.

[2]冯治库.论孔子的不知之知[J].甘肃社会科学,2010-6.

[3]吴易恒.是道德标准还是求知标准-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再议[J].大众文艺.

[4]张晓英,吴敏.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生智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

[5]王静文.孔子“不知之知”与苏格拉底“自知无知”[J].宜宾学院学报,2013-1.

[6]赵林,邓晓芒.西方哲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7]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18.

[8]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山西人民出版版社,2007-5.

[9]李泽厚.论语今读[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10.

作者简介

刘璐璐(1998—),女,汉,上海市,硕士在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中国哲学

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200030

猜你喜欢

德性
论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勇敢德性的培育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师德性研究的发展与反思
论儿童德性的生长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
当代西方德性伦理的思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