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2021-06-28解丹毛伟娟

中国文化遗产 2021年3期
关键词:系统论整合策略

解丹毛伟娟

摘要:内三关长城防御系统是明代保卫京师的最后一道有力屏障,其遗产构成与空间结构呈现出由最初的点状防御、线状防御到区域防御的阶段性发展特征。从资源整体性角度来看,内三关长城的整合与保护不仅仅是三个关城、个别烽火台敌台和一段边墙,应是其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的相互结合、相互运作。明长城遗产空间具有点状、线状、面状等三种结构层次。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的整合,不是各个遗产资源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个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互相组合、有机叠加,使其在每一个空间层次都能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从而使整体的有机性增强。依据各遗产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空间划分为遗产核心区域与遗产关联区域;结合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现状与特点,从地域文化、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三方面,包括文化影响力、文化多样性、景观吸引力、景观规模度、遗迹知名度、遗迹重要性六个评价指标,对内三关长城及周边其他资源进行资源潜力评估,从空间、功能、历史三方面建立联系,进而对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进行具体的整合规划设计。

关键词:明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整合策略;系统论;保护性开发

明长城是我国保存相对完整、形制类型丰富、体量巨大的线性遗产资源,具有文化、社会、经济等多种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然而,明长城的保护现状却不容乐观:遗产资源受到严重的自然侵蚀与人为破坏。据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明长城只有8.2%保存状况尚好,而74.1%保存较差或仅余基底部分①。现有的长城保护和管理办法过于关注长城的墙体本身,多为孤立的碎片式保护模式,虽然已经在讨论将长城保护范围扩至线性文化区域及周边景观,但是长城遗产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却仍然被忽略,难以完整地呈现长城遗产资源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原真性。

不同于点状等其他遗产资源,长城、大运河等跨区域多类型的线性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相关部门。目前我国遗产保护体制还未制定线性或区域性遗产的整体保护管理体系,且各地区具体情况、环境、发展条件各不相同,协调各管理机构对长城遗产资源形成有效管理、监测的难度十分艰巨。长城遗产资源整合不仅是长城保护的基础与前提,亦是长城旅游开发利用方法[1]。关注长城显隐性资源相互关联的层次化整合策略,有利于长城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是长城及其周边区域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本文以明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从整合理论、整合原则、整合规划设计等三方面提出长城遗产资源的整合策略,以期对明长城遗产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开发与利用提供新思路。

一、内三关长城概况

明朝为巩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西北部骑兵进攻的方向修筑了两道长城防线,一道自西北方向经河北省赤城县、张家口市、怀安县入山西省界,长城线上筑有著名关隘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因靠西侧离京师较远而称为外三关;一道向西南经河北省易县、涞源县、阜平县入山西省界,长城线上筑有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因离京师较近得名内三关。内三关是保卫京师的最后一道有力屏障,得失关系着京师之安危。

(一)内三关长城的形成发展

长城关隘是伴随着历史发展、战争形势、军事部署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随着历史发展,内三关长城遗产构成与空间结构呈现出由最初的点状防御、线状防御到区域防御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1.早期建设——点状防御

明以前,内三关为扼守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交往的军事通道而于山谷间设立,以关城自身形成点状防御。居庸关,从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晋,多为居庸塞范围,直至汉代于军都陉设置关口。军都陉是太行八陉(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八条咽喉通道)的第八陉,是北京去怀来、宣化、内蒙古草原的重要通道。紫荆关处于太行八陉的第七陉——蒲阴陉,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大同,进而直逼河北腹地的重要行军路线。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期,为燕长城,后历经战事,几经扩建、修葺。倒马关处于一条古老的通道——灵丘道上,是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自古以來就为战略要冲。早期建设阶段,三关凭借险要山势或占据交通要道形成边防要塞的军事据点(图1),以点状形式各自独立防御。

2.快速发展——线状防御

明灭元迁都北京后,边疆威胁加剧,内三关地区军事地位突增,因此开始加强内三关长城边墙及沿线防御聚落的修筑。通过边墙的关联,完成防御聚落的线性关联,聚落与边墙相互配合、相互协守,形成一条连贯的防线。洪武三年(1370年)居庸关建所,永乐四年(1406年)置卫,“土木堡之变”后,防御工事的修筑达到鼎盛,并大规模修筑边墙。正统初年建立紫荆关旧城,正统十四年(1449年)设守备独辖一城,于此紫荆关长城的防守防线初步形成规模[2]。倒马关上城于洪武初年修建,后改名为上城口;景泰二年(1451年),因关城小、不便驻兵镇守而于城南建倒马关下城。后于成化元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内三关长城边墙于居庸关汇聚,转而西南通向紫荆关,而后西行经涞源与倒马关长城相接。从明北部疆域的空间防御布局角度分析,经内三关长城而构筑的防线(图2),有山可恃,有险可守,呈一个半封闭的海湾状,有效地阻止了西北方向攻破宣府镇、山西镇防线的敌军入侵的步伐。此一时期,内三关长城大规模建设。

3.完善成熟——面状防御

明中后期,长城防御模式逐步转向于以线状防御为主,同时更为关注防区范围内的面状区域防御(图3)。嘉靖年间,紫荆关、倒马关从昌镇分出,建立真保镇,居庸关仍属昌镇管辖。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被设立为路级堡寨,各自分管一路边墙和堡寨。明朝围绕三关地区加强防御工事,造筑纵横交错的烽火传递系统和驿路传递系统,加之互通互连的聚落体系来进行防御。居庸关防区横跨昌平、隆庆、保安三州,方圆数百里;戍守防区内分五路,共管辖108个隘口;八达岭城、南口城、岔道城、白羊口城、镇边城、横岭城以及长峪城等分布设置在居庸关防区各个重要的战略点以拱卫关城。紫荆关防御范围“东至易州九十里,西至山西广昌县九十里,南至满城县一百二十里,北至沿河口昌镇界三百里”;防区内管辖隘口45个,以盘石口、乌龙沟、浮图峪、宁静安、白石口五个重要堡城来加强区域防守能力。倒马关外通宣府,东侧与紫荆关防御范围相接,西达大同,防御范围内共有隘口62处[3]。倒马关以插箭岭为外户,辅以上城隘口、柳角庵口,巩固关城的防御功能。此一时期,内忧外患促使明王朝不断增筑隘口,修补边墙,内三关的防区范围也相应扩大。内三关突破隘口独立设防的防御局限,联合其他防御聚落、长城边墙和其他附属设施,形成防御性更强的面状防御;且防区间也形成相应的联系机制,内三关长城整体形成区域防御结构。

(二)内三关长城的历史规模

1.内三关长城关城

关城的位置选择至关重要,通常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关津险要之处。内三关关城地势、空间格局不一,但都处于扼守行军与往来交通的咽喉要道。居庸关位于京师西北约60公里处,离京师最近,关城建于太行山脉西山与燕山山脉军都山分界的峡谷地段,两侧皆高山耸立,陡不可攀[4](图4)。紫荆关位于易县县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荆岭上,距离京师约110公里,关城建设依坡傍水,外围城墙盘踞山峰之上,中间处于平地之上,空间布局结构复杂,入口处十八盘道崎岖陡峭,入关城后地势渐为平坦[5](图5)。倒马关位于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关城处于京师西南方向170公里处的古老通道上,依地势而建,一半位于沟谷,一半位于山上,唐河环西、北、东三面被唐河而过[6](图6)。

内三关长城关城建设规模不一,城池形态、平面布局、城垣长度等都存在差异。居庸关关城跨关沟两侧山崖呈圆周封闭型,城垣周长6750米,四面敌台15处,建有衙署、仓储、书馆、神机库、庙宇、儒学等相关设施,共有城楼57间,建筑密度大[7](图7)。紫荆关关城城墙依山起伏,向四外延伸,形成四个不规则的城圈,大城套小城,俯瞰酷似一朵梅花形状;关城城墙周长1.29万米,关内建筑密度相对小,共筑有敌台19座,城墙外有4座小城用于屯粮戍卒,分别为小金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8](图8)。倒马关关城分为两部分,从山坡到沟谷,形成闭合型城垣,沟谷内呈梭形盆地,为倒马关村所居;关城城垣周长2500米[9]。

2.内三关长城防区

内三关长城边墙巧妙地利用各种有利地形进行修筑,长城聚落也不断建造与完善,于明嘉靖年间形成最大规模。居庸关防区范围由居庸关关沟向外延伸,横跨昌平、隆庆、保安三州,辖岔道城、八达岭、上关城、南口等8个重要堡城及108个隘口,边墙长约62公里。居庸关驻兵3750名,配520马匹,配设原额地570亩,建设银库、神机库、库藏共5所[10]。紫荆关防区边墙主体东北自涞源县的乌龙沟北,西南与倒马关路的插箭岭相接,共计63.9公里,防区下有5座重要堡城及大大小小各类隘口共45个,屯地196顷,设千户所库楼1间、神器库9间[11]。倒马关下边墙长约19.6公里、堡城4座、隘口62个,原额军973名,配以马匹110匹,屯田197顷,配设仓场1所,草场1所,库房1间[12]。由隘口、敵台与驻兵数量可见,居庸关整体规模最大,且重要程度更高,紫荆关次之,后为倒马关(图10)。

(三)内三关长城的保存现状况

1961年居庸关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3年起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保护修复。1997年底一期工程结束,1998年正式向游人开放,2002年4月二期工程竣工。居庸关遗存资源较为丰富,关城本身被保护得很好,保留了岔道、南口、上关等部分遗迹,修复了关城楼、墙体、敌楼、角楼、烽火台、庙宇等建筑,开发了长城关口、古亭寺庙、商业古街、翠屏湖等旅游景点。依托于北京的经济地位、便利交通以及八达岭长城的开发,居庸关是内三关中发展最好的长城旅游景区。

1996年,紫荆关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于2003、2004、2012年进行了三期关城修复工程,已修复关城北门、二重门、三重门、水门、马道以及部分长城墙体,目前正在进行四期工程,目标为恢复紫荆关关城全貌。紫荆关关城现为免费参观景点,西侧紧邻的商业街内设置了旅店、饭店、超市等便利设施,食宿方面皆以中低档消费为主,内部基础设施较差。紫荆关下辖边墙主要分布于易县与涞源县,涞源县城墙长约150余里,是我国保存最好的长城边墙之一,吸引了大量热爱户外徒步野游的驴友。

2013年,倒马关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其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多段长城墙体以及城门都被拆除,拆下的条石用来修建保涞公路以及个人建房。倒马关破坏程度很大,已无法辨清关城以及敌台的模样,城内多数建筑遗迹也不复存在。仅存的东西城门、城北3公里马圈山上的六郎碑和复建的真武庙是游客探寻倒马关常去的地方。周边没有任何旅游服务项目,食宿等相关配套设施极少。

二、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的特点

(一)资源整体性

显性可见的长城物质遗存,不足以完整体现长城遗产价值。烽火台、驿站于长城防御来说,主要用于军情信息、军用物资的传递,若烽火台、驿站分离于烽火传递、驿站传递的隐性联系机制,长城防御功能难以完整运作;各军事聚落间存在军事制度影响下的等级关系,如若对其各自划定保护范围,则割裂了聚落联系、忽视了管理制度对聚落层级划分的影响。隐性资源中的联系机制和政治制度是长城防御功能运作的有效保证,资源整体性也需在明长城防御功能方面有所体现。因此从资源整体性角度来看,要整合与保护的不仅仅是三个关城、个别烽火台敌台或者一段边墙,还是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的相互结合、相互运作。

(二)空间层次性

因长城遗产资源类别多、跨度大,其空间形态呈现层次性特征。明长城遗产形态具有三种空间层次,分别为点状结构层次、线状或带状结构层次、面状结构层次。长城资源的线状结构层次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整体视角下内三关长城边墙与聚落等其他遗产资源的集合具有线性或带状的特征。中观层面来看,长城遗产资源是由边墙、紧密联通的烽火驿站传递、层级性的军事聚落等显性防御设施与长城联系机制等隐性资源共同形成的结构化功能体系,具有区域的面状结构特征。内三关面状结构空间主要是包括三关及下属堡寨构成的长城防区。长城点状结构层次体现在防区内以关城或城堡为核心单元的资源要素集合,其中包含着此区域内的实体空间及其联系机制。点状结构是最基本的空间单元,每一个单元均反映出工程实体与联系机制、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军事功能与生活生产的完美结合。

(三)防御关联性

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的防御关联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军事制度关联和信息传递关联。军事制度方面,隐性资源影响作用于显性资源,表现为军事管理制度关联于防御性聚落的空间分布以及聚落的层级特征。如明总兵镇守制度下“总兵-参将-守备-千总、把总”的制度结构,影响了军事防御聚落“镇-路-堡-隘口”的层级结构[13]。信息传递方面,烽火台、敌台等显性资源沿长城边墙纵、横向交错布置,并于驿站、驿路相互交织,利用信息传递与物质运输将不同的防御聚落关联起来,是显性资源关联作用于隐性资源。此外,长城遗产资源与其周边的山体、沟壑及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长城墙体结合自然环境设在险要之地,并根据防御需求及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而有所改变,形成线性防御。长城关隘的选址也多“因险置塞”,多以山体为依托,依山带水根据地形伸展而占据有利地形。长城遗产资源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以相互关联的方式整体存在的。

三、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整合策略

在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的基础研究上,分析其资源特点,提出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整合策略,包括整合理论、整合原则、整合规划设计三部分内容。其中,系统整合理论对整个整合策略的提出具有指导与引领性作用;依据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的特点,提出系统化、层次化、关联化的整合原则,进而对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进行具体的整合规划设计。

(一)整合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和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的功能。其基本思想有二点:一是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都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二是特别注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14]。本文认为,诸如边墙、烽火台、敌台、聚落等各类显性防御要素相互吸引、组合,加之隐性资源的协同配合,形成了跨区域、具有结构性、功能性的长城防御体系。在系统论指导下的长城遗产资源整合,会强化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注重遗产资源空间布局的有机联系,即更加关注遗产资源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关联性,有利于长城遗产资源的完整性保護与管理。

(二)整合原则

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的整合,不是各个遗产资源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各个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互相组合、有机叠加,使其在每一个空间层次都能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从而使整体的有机性增强。因此,针对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的特点,从遗产资源系统化、遗产资源层次化与遗产资源关联化来着手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的整合与保护策略。

1.遗产资源系统化——基础原则

用系统化的原则来整合长城遗产资源,将其归纳为以资源整体性为核心的复杂防御系统,包括边墙系统、聚落系统、烽火系统、驿站系统、信息系统、制度系统。内三关长城防御系统外在表现为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边墙系统、聚落系统、烽火系统、驿站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内含联系机制、政治制度等隐性资源所构成的信息系统与制度系统。内三关下辖的长城边墙约145公里与墙体附属设施敌台(包括附墙台、空心台等)属于边墙系统;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属于路级堡城,3座关城与其下辖各级堡寨和隘口构成聚落系统;驿站、烽火系统主要由驿站、驿路和烽火台构成。以上四个系统组成内三关建筑工程系统。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遗产资源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从遗产资源整体性角度出发的资源系统化,是长城遗产资源整合的基础原则,有利于长城遗产资源的统一管理与保护。

2.遗产空间层次化——关键原则

长城遗产资源的空间层次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达到长城遗产资源的整体性保护与呈现,是整合策略的关键原则。根据尺度的大小,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可划分为点状、线状、面状的资源空间结构。不同的结构层次,关注的资源内容不尽相同,保护重点也有所变化。线状结构层次重点关注内三关长城整体的线性特征,其构成范围为长城边墙及其缓冲区域形成的线性遗产带。面状结构范围是由多个核心关堡组成的关城防区范围,一般都含有一个核心管理关城。点状结构包括一个核心关堡,并以其为主要节点,结合其从属防御点(军堡或烽燧)形成点状结构范围。

3.遗产资源关联化——核心原则

在遗产资源系统化的基础下,结合不同的空间结构层次,进行内三关遗产资源关联化整合。线状结构层次重点关注内三关防区间联合防御的整体性关联;面状结构层次下,将内三关防区范围内不同系统的遗产资源、各个系统之间的系统关联视为保护的重点内容;点状结构更为关注核心关堡以和从属聚落的空间关联,并关注该区域遗产资源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长城遗产资源关联化将长城遗产整合的视角放置于长城防御系统的整体性关联、各防御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和防御体系与外部环境关联中,是长城遗产资源整合的核心原则。

(三)整合规划设计

1.核心与关联区域划分

遗产资源的区域划分主要是针对显性长城遗产资源,依据各遗产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空间划分为遗产核心区域与遗产关联区域。内三关关城是构建遗产核心区域的主要节点,除倒马关、紫荆关、居庸关之外,根据调研成果,还选取插箭岭、乌龙沟、石窝口、沿河城、马水口等次要关口所构成的防区范围作为内三关长城遗产核心区域。关联区域则由防区内其他历史遗迹遗存、自然生态景观、民俗文化资源构成。

2.资源潜力评估

结合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现状与特点,从地域文化、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三方面,包括文化影响力、文化多样性、景观吸引力、景观规模度、遗迹知名度、遗迹重要性六个评价指标,对内三关长城及周边其他资源进行资源潜力评估[15](图11)。居庸关长城位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文化交流的通道上,军事地位极其重要,整体规模最大,遗产资源保存现状最好。因此,居庸关长城成为展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史、军事思想发展史和边塞文化发展史的重要途径。紫荆关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诸如野三坡、乌龙沟、狼牙山等景观资源规模庞大,并具有极强吸引力,其自然景观资源更具优势。倒马关长城沿线传统村落是地域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非物质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如忠义杨家将事迹、杨业父子忠节庙等传统文化资源,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遗产资源也具有大的影响力。

3.资源整合规划

资源整合规划主要是针对隐性遗产资源,建立显性资源间的关联,可从空间、功能、历史三方面建立联系:如防御聚落在空间上的层级关联、烽火台的信息传递、驿路的交通运输、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等。依据内三关长城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关联特征,规划关联线路展示三关联合线性防御的主要脉络;随后围绕内三关关城核心展示区规划次级关联线路,主次线路在整个区域内部形成循环互通的展示环线,有机串联核心区与关联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同时,结合资源潜力评估,注重线路多样性的塑造(图12)。资源关联线路设计对于空间分布零散的遗产资源而言意义重大,它作为各遗产资源点的空间联系脉络,使区域资源能够有所关联,实现对长城遗产资源的整体性认识。

四、结语

长城遗产资源的整合中常常难以顾全每一类遗产资源,且易忽略显性与隐性遗产资源间的有机联系,因此更需要从不同空间层次上去分析遗产资源。本文在分析了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遗产资源系统化、遗产空间层次化、遗产资源关联化的整合原则,该原则从“遗产资源的整体性”“遗产空间的层次性”“资源防御关联性”三个方面关注于遗产资源的完整性管理与保护。在整合原则的指导下,通过核心与关联区域划分、資源潜力评估、资源整合规划等,整合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内三关长城遗产资源整合策略的提出,更注重保护遗产资源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为长城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基金项目:“系统论视角下金长城遗产整体性保护研究”(20YJCZH059);2020年度河北雄安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雄安历史文化资源解析与传承保护研究”;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太行山区井陉古道文化解析及其旅游廊道构建”(HB20-YB012)]

参考文献:

①2012年6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关长城发布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成果。详见: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成果发布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EB/OL].(2012-6-6)[2021-5-10]http://www.miaomiaozhong.com/html/wmzh_pd/ws/wwkg/201206/t20120606_693302.shtml.

[1]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明)王士翘.西关志·紫荆卷之一·沿革[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277.

[3][14]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第81卷(长城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206-208.

[4][7][10]刘珊珊,陈晓宇.居庸关历史演变特征研究[J].建筑学报,2012(S2):58-62.

[5][8][11]何圳泳.涞源县明长城的军事防御[J].保定学院报,2015,28(5):118-124.

[6][9][12]张世涛,韩刚,张博.畿南第一雄关——紫荆关[J].军事历史,2018(3):77.

[13]范熙晅.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内部机制解读[J].建筑与文化,2014(9):108-110.

[15]张景群.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9.

(责任编辑:张双敏)

猜你喜欢

系统论整合策略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整合策略浅析
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整合
例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整合策略
系统论视域下中国文化的断裂与重建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策略研究
英语阅读策略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实效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