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醒狮舞蹈形态研究与审美初探

2021-06-28吴尚缘

艺术评鉴 2021年8期
关键词:审美特征

摘要:广东醒狮舞属岭南地区民俗舞蹈中的吉庆舞,本文以广东醒狮为研究对象,从醒狮舞历史溯源、发展概况、舞蹈形态和审美特征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和剖析,对舞蹈表演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形式要素、动态特征等进行梳理,旨在探寻其中所蕴含的深层审美情趣。

关键词:醒狮舞  广东醒狮  舞蹈形态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8-0001-03

一、广东醒狮舞历史溯源

广东醒狮舞的“醒”在粤语中代表着威猛,因造型独特神似真狮,故名醒狮。其头顶有尖角以抵邪恶、额中有明镜以照妖物、身披火纹以镇家宅而享誉盛名,被视作有祥瑞之气的吉祥瑞兽,得到广泛流传。

据考证,醒狮舞由北方狮舞演变而来。《广东省志·体育志·民间、民族传统体育·舞狮舞龙龙舟》记载:“广东舞狮是从北方的黄醒狮(北狮)脱胎而来的,大体上是在五代十国之后,从中原流传到岭南地区民间的”。①传统狮舞可追溯到汉代,撰《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对“象人”的注解:“孟康曰:象人,若今戏虾鱼、师子者也”。②意为戴着面具的人假扮成醒狮起舞,可见当时已有舞狮表演。但醒狮的出现很少有正式的史料记载,大多为民间传说。

(一)年兽食青

有传说醒狮舞源于民间,当时一头独角怪兽每到年岁末就出来祸害百姓,乡民为驱邪避害,模仿怪兽的形态用竹蔑扎架,并敲锣打鼓舞动假狮,意在以兽治兽,怪兽见后惊慌失措逃遁,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从此,乡民们相信狮舞有驱灾辟邪之功用,便于每年春节扎做狮头起舞,走街串巷以求消灾除祟,流传至今。

(二)采青“踩青”

据说晚清时期,政府暴力统治,有志之士义愤填膺,奋起反抗,醒狮舞又有“睡狮觉醒之意”,暗示国人不可熟视无睹,要奋起反抗,走上救亡图存的道路。醒狮舞的传统套路采青谐音“踩清”,有颠覆清王朝统治之意。

二、广东醒狮舞流布及发展概况

(一)广东醒狮流布

广东地区分布最广的乃是“佛装狮”,又称“笑狮”,主要分布于广州番禺、佛山南海等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以佛装狮最为盛行。其以眼大额宽、杏鼻双腮、明牙眼亮、口带笑,顶有尖角御邪恶、额有明镜照妖物的形象深入人心,“佛装狮”也成为醒狮的典型形象。

区别于“佛装狮”的是“鹤装狮”,又称“鸭嘴狮”,因其口型扁平酷似鸭嘴得名,主要分布在鹤山的沙坪、古劳、龙口等地。“鹤装狮”由鹤山沙坪越圹大朗村的冯庚长所创,现广泛流布于海外,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

从狮头的形貌上来看:佛装狮头、口更大,形神兼备;但鹤装狮头装备更加轻巧灵便,椭圆扁嘴,尾稍短,具有“猫形狮性”的特点。两者都是广东醒狮舞精神内核的外化形式,同根同源的佛装狮和鹤装狮两者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共生,丰富了广东醒狮的存在形式。

(二)广东醒狮的现时发展概况

自古以来,每逢春节、中秋、端午等佳节,醒狮舞必会登上村巷的舞台。在节庆日期间,村民们敲锣打鼓、欢欣鼓舞地舞起醒狮,在世世代代的习俗传承中,舞醒狮早已成为广东人民内心情感的外化形态。

到20世纪80年代,广东几乎每乡、每镇都有醒狮舞队,狮艺群众性和普及性发展盛况空前。如:佛山南海地区十余个镇和县属机关单位和企业单位便有不下1800余个醒狮队伍,大沥镇1990年于元宵节举行的“生菜会”,醒狮舞队高达500多个;里水镇的小学普遍设立狮舞队,进行日常训练。

至2006年,广东醒狮舞选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传统醒狮舞蹈技艺得到了政府的帮扶,醒狮舞的传承、保护、发展提上日程,越来越多的民众了解醒狮文化,学习狮舞技艺,切身的感受、体会“非遗”醒狮舞蹈的独特魅力。

现今,广东醒狮已成为赫赫有名的广东地区的民间舞蹈招牌,除了成为沟通海内外华侨同胞们的文化桥梁外,还作为学校第二课堂的教材,在各小学、初高中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其意义非比寻常。

三、广东醒狮舞蹈的基本形态

醒狮表演主要是舞狮人通过动作的夸张手法、动作幅度大小的变化和姿态的灵活操纵以及狮头、狮尾默契的配合与醒狮整体线条的流动及变化,把醒狮内在的气质韵致艺术化的展现岀来,塑造了多种神态,时而威风凛凛,时而谦恭有礼。

(一)舞蹈表演形态

1.神形兼备,技艺统一

醒狮舞多以模仿真狮形态为主,注重形象,舞狮者通过夸张、比喻等表现形式、动作幅度的空间变化、节奏的快慢处理及醒狮整体动作的流畅度把握,将狮舞强烈的动作性和艺术形象的塑造刻畫的淋漓尽致。伴随着醒狮的“拟人化”,突出醒狮生动形象、庄重威严、刚健勇猛的特征,赋予了表演情绪丰富而多彩的变化: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等。

不同的醒狮头所表达的色彩、情绪、角色都不尽相同,一般有红、黄、黑、橙、青五种颜色,俗称“五虎将”。狮头颜色造型各异,也代表着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红狮象征关羽、黄狮标志刘备、黑狮代表张飞等,虽象征有异,但其归根溯源都展露出“忠、正、仁、义”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狮舞除了情绪舞之外,也有表现情节,内容以“采青”为主题的舞蹈。“采青”粤语谐音“生财”, 一般包括“操青”“惊青”“食青”“吐青”等套路,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情节设计,如:在双狮舞动的时候,有一“大头佛”手握葵扇,也称醒狮在引狮人逗弄下,展现出各种不同的情绪,表现出醒狮在采青过程中遭遇困难后的灵活应对,显示了醒狮灵巧活泼、警醒机智、勇往直前的精神气质。由此看出,舞者起舞旨在心理的寄慰,同时也体现了广东人民千百年来依靠传统醒狮节庆舞以祷驱灾辟邪、国泰民安美好愿景的心理。

2.鼓舞相和、礼乐相持

醒狮作为祥瑞兽舞,每逢春节、中秋、元宵、端午佳节,醒狮作为民俗节庆舞蹈便登上村巷的舞台,走街串巷,欢乐呈祥,同时伴有锣、鼓、钹配乐。鼓乐与醒狮的关系密不可分,不同的动作要配以不同的鼓点,如传统鼓点:“三星鼓”常用于慢板动作,塑造醒狮威严雄风;“七星鼓”快速跳跃,常用于醒狮灵活轻巧的动态形象。醒狮没有固定的曲牌,坊间流传“打什么鼓就舞什么狮”的说法,随着鼓乐的轻重缓急,醒狮的形态也时而发怒凝重、时而俏皮诙谐。由此可见,鼓乐即是醒狮舞的伴奏,又烘托着醒狮舞的氛围和情绪,两者是无法分割的共生体。

广东醒狮舞有一种庄重严肃的规定仪式——“开光点睛”。扎做好的狮头之后不能直接用,须择良辰吉日,由德高望重之人手执新净毛笔,点沾朱砂粉、金粉,于狮头左右眼睛处各点一下,寓意日月光明;在耳朵上点一下,象征耳听八方。“点睛”除有图腾崇拜和消灾去病的寓意之外,还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礼”的深刻内涵。仪式严谨是程式礼仪之礼,点睛之人是尊长礼节之礼,规定顺序从狮头到狮尾是礼法之礼。从“点睛”仪式可以窥见“礼”在广东醒狮舞中的深刻体现,“礼”由原来的习俗和仪式逐步地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心中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和道德理念。

(二)舞蹈動作形态

醒狮舞以模拟性为舞姿形象特征、以顿、挫为律动特点,融南拳武步伐技巧,显现出快、猛、刚、顿的动作质感。

1.手位

手位是构成“醒狮”不同形态造型的基本动作元素,醒狮舞因为手持道具罩头,舞动狮头的同时要操作机关,使眼、耳、口三个部位配合情绪的变化而张合。舞蹈上肢动作与身体的协调配合紧密相关,动作幅度依靠上身持狮头的拧转与大臂的推拉狮头展现。手部动作有正握、反握两种基本握法,手位又可分为平行托手与交叉托手两种,加上体态的配合以及不同方位、空间的变化,形成一系列模拟化、拟人化的醒狮舞蹈语汇。

2.步伐

步伐是醒狮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脚部训练,由于狮头较大,几乎遮挡住整个上半身,所以醒狮舞脚下的步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讲究,要求具备双腿转换、移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等综合能力,主要有:马步、虚步、弓步、独立步、跪步、探步、扑步等步型,移动时配合开合步、小跑步、跳步、麒麟步等步法,讲究沉、稳、韧,它对醒狮整体形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3.舞姿及调度

舞狮舞姿的设计是运用约定俗成、高度概括而宽泛的构图形式来创造美感、传递情感和塑造形象的。醒狮的舞姿种类繁多,主要以脚下步伐为主要形态,主要有:马步摇头、弓步远望、三拜狮、扑步舔腿、醒狮翻身等。狮舞是否栩栩如生和惟妙惟肖,在于狮头道具所表现出的神韵,尤其是腕关节的灵敏度。如:哀狮动作步伐笨重、身体倾斜,眼睛慢闭到半开的状态,伴随着摇头晃脑、嘴巴缓慢的开合,展现出忧伤惆怅的神态;喜狮动作步伐轻快,多跳跃、翻腾,眼睛张合快速、狮嘴全张,展现出醒狮得意洋洋的神情。

舞狮的“流动式”造型也是狮舞的整体布局调度,通过醒狮流畅连贯的舞姿在空间中塑造不同的质感和艺术想象。醒狮的常用调度可大致分为斜排、竖排、横排、圆形、曲线等五种。醒狮在各种场景中演绎出来的造型,或动或定,亦虚亦实,舞动的形态在空间移动,占据空间、感觉空间、构筑空间和描绘空间,为观赏者提供不同的理解、把握与感受。

四、广东醒狮舞的审美特征

(一)以“肢体美”见长

醒狮的肢体美以其突出的肢体表现力、精湛的肢体控制力和丰富的肢体塑造力见长,具有“稳、准、敏、健”的审美特征。

醒狮表演时,对于肢体相配合的协调度要拿捏精准,步伐与手部的配合灵巧而有分寸感,肢体的流畅度和线条感相得益彰,使醒狮生龙活虎、活灵活现的舞动起来。如:醒狮跨越障碍时身轻如燕,戏弄猎物时又敏捷快速一样。除此之外,肢体通过空间的高低、幅度的大小、节奏的快慢、动作质感的刚柔等元素重组,塑造了或动或静,或疾或徐,时而刚健活泼,时而柔和温顺的形象,展现出有情绪、有形态、有张力的广东醒狮形象,将醒狮的内在韵致予以外化的肢体表现,使人达到“力之美,动之俊”的审美感受。

(二)以“意境美”取胜

舞蹈意境是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舞狮通过塑造“境外之境、象外之象”来传达内心驱邪避秽、国泰民安等美好愿景。

在传统采青套路中,编者可借助青阵的摆设来创设意境,扩展内蕴的包孕度和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在有限的时空中表现无限的意境。如凳台梯索、砂煲木盆,幻化为无数雄山峻岭、断桥山涧。情境的虚拟性、多义性、抽象性的多层重叠,使舞狮艺术意境深厚。醒狮跨桥高望,低视慢转,体现醒狮的睿智和谨慎;回旋出腿、连续跃进,表现醒狮的勇敢与顽强。而醒狮作为祥瑞之兽,介于醒狮的艺术想象和瑞兽的神化之中,虚实结合,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和回味。

(三)以“精神美”为本色

醒狮舞集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为一体,具有强烈吉祥、喜庆色彩和气氛渲染力,它不仅是凝结岭南精神的非遗瑰宝,又代表着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结晶和岭南地区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狮舞六出是指广东醒狮舞的具体表演内容,包含出山、抢青、舔须、睡狮、翻身、收山等六个步骤,表现的是醒狮通过艰难险阻,翻山越岭以达到“食青”的目的主题。广东醒狮舞以其威严的气势、灵巧的身姿、激昂的情感展现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团结一致的民族性格,外究形态神似,内求礼节气韵,彰显了勇猛果敢的磅礴气势。

醒狮精神极具渗透性,它是国家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先导,舞狮精神具有“教化”“化人”的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舞,融入人们的艺术文化基因,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得到传承和弘扬,并影响着中华人民的爱国之心,深深感染着每一位海外华侨同胞,凝聚着社会群体的力量。

五、结语

广东醒狮舞历史悠久,充满野趣,其中所蕴含的敢为人先的价值观念早已成为人们内心情感的外化形态,代表着广东人民内心深处积极乐观的精神内核。从其丰富的表演形态和严谨的舞蹈程式可以窥见广东醒狮舞的内在独特气质:肢体美、意境美、精神美。

参考文献:

[1]徐旭,张天成.试论岭南醒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5):50-53.

[2]吴尚缘.“非遗”连山瑶族小长鼓舞蹈校园传承路径探究[J].北方音乐,2020(07):28-29.

[3]蒋明智.佛山“醒狮”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J].文化遗产,2011(04):152-156+162.

[4]谢明川,苏若可.黄飞鸿与醒狮及其21世纪的动态展望——兼论武术与舞狮的完美结合[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02):116-118.

[5]陈晓丹.南狮运动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04):56-58.

[6]姚忠呈,张盈.试论遂溪醒狮舞的传承价值及产业化发展路径[J].文化学刊,2019(06):110-112.

[7]曾佳露.德江傩堂戏中舞蹈表演形态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猜你喜欢

审美特征
伊斯特伍德女性电影的审美特征
自然与建筑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论广西龙州旦歌的审美特征及功能
浅谈影视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功能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