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数感培养,发展数学素养

2021-06-26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永安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数数数感素养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永安小学 陈 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通俗地说,数感就是关于数的感觉与理解。对学生来说,真正受用终身的是良好的数学素养,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最佳时期。因此,扎实数感培养,发展数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联系生活实际,“数”出数感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数感不是通过传授就能获得的,应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数数活动“数”出数感。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85%的大班儿童能运用书面符号来表征30个以上的物体数量;至大班末,94%的儿童能运用书面符号来表征100个以上的物体数量。生活中,学生会经常性地自主数数或在家长的教导下数数。

例如,1~10各数与十个手指的匹配,学生经常数,不仅掌握手指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且知道数数的结果与数的顺序无关(即无论从左开始数还是从右开始数,先数哪只手,都是10个手指)。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数数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一定十分扎实有效。

二、结合认数教学,“读”出数感

伴随学生数数、认数的范围不断扩大,学生对每个数,尤其是大数,要能准确地数出,就必须会认读这些数。认数教学,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读,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就能“读”出数感。

例如,读50500、50050和50005这三个数,分别读作五万零五百、五万零五十、五万零五。教师再让学生思考这三个数的组成:50500由5个万和5个百组成,50500=5×10000+5×100;50050由5个万和5个十组成,50050=5×10000+5×10;50005由5个万和5个一组成,50005=5×10000+5×1。不仅整数能读出数感,分数也能。相信在上述读的基础上定会逐步丰富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借助几何直观,“看”出数感

在“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们最常用的教具是计数器与立方体模型。引入立方体模型(如图),让学生通过观看,更加喜欢认数、写数。

实践证明,借助几何直观,学生能“看”出数感。正如学生自己所说:“我喜欢这样认数、写数,因为一看就知道了。”这种方式也适用于小数与分数。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图,既能“看”出数感,效果也非常好。

四、进行估算练习,“估”出数感

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价值。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估”出数感,教学时首先要注意估算的基本方法训练。如2985+1018≈3000+1000=4000,501×398≈500×400=200000等。训练时要求学生把估算的过程说清楚,直接说出估算结果。其次要注重估算的应用意识培养。如:一本故事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购买一本故事书大约需要多少元?你是怎样估的?生1:10×50=500元,大约需要500元。生2:12×50=600元。不到600元。生3:10×48=480元,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积极鼓励学生在估算中发展数感。

五、加强计算教学,“算”出数感

计算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实践证明,“数的运算”过程常常是小学生巩固、发展数感的过程。学生在计算中观察数的特征并不断思考,加强数与数间的联系,应用运算律使计算更加简便。鉴于此,教学中要加强计算教学,让学生在计算中“算”出数感。

六、解决实际问题,“用”出数感

小学数学的实际问题大多涉及数。学习是为了应用,在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数感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例如,解决苏教版六下教材P79页第8题:

学生解答后的交流汇报中呈现了多种方法,使得课堂精彩纷呈。

生4:我用比例来想。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已看的是3份,未看的是4份,设已看了x页,则 3∶4=x∶48,解得x=36。

以上几种方法均能有效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主动思考后的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建立在学生良好数感的基础之上,而寻求合理简洁的方法解决问题,则是让学生在经常性地解决问题中不断地“用”出数感。学生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不断建构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所学知识与真实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强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扎实数感培养,应从低年级开始。结合具体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几何直观,加强估算、计算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促进对数的感悟与理解,学会用数学的观念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读、数、看、估、算、用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数数感素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数数冠军
爱数数的兔十一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数一数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