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早期法国序曲的发展与特征

2021-06-25李云龙

大众文艺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序曲芭蕾歌剧

李云龙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 200444)

“序曲”一词的法文为“ouverture”,是从意大利语的“apertura”一词而来,意为:开启、开始。最早指歌剧、芭蕾舞、清唱剧以及戏剧前有一段由器乐演奏的引入段。最初的器乐引入段就像民间露天剧场演出前“敲锣打鼓”“吹奏喇叭”等嘹亮的号音作为开场的信号,以此来吸引观众,渐渐地向演奏器乐曲过渡。序曲的成熟与发展和歌剧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大约在17世纪中期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例如以吕利代表的法国式序曲,斯卡拉蒂代表的意大利式序曲(意大利语sinfonia)。随着格鲁克对歌剧的改革,此时的序曲发展开始与歌剧内容有了联系,起到了暗示剧情、提示内容的作用。从此之后序曲的发展逐渐成熟越来越多元化。到了19世纪,序曲不仅出现在歌曲、器乐曲开始之前,还有许多专为音乐会创作的音乐会序曲,例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这类的序曲具有标题音乐的性质,还具有纪念和庆祝的意义。

序曲作为重要的西方音乐体裁之一,在历史中对交响曲以及交响诗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对早期序曲以及早期法国序曲的资料梳理与研究,探究早期法国序曲的发展脉络以及结构特征。

一、法国序曲的发展

在探究早期序曲的发展形成的过程中,往往要把目光放在其他音乐形式上,从16-17世纪的歌剧、戏剧以及芭蕾舞剧等体裁上,从这里可以得到序曲的成型的“蛛丝马迹”。西方音乐史上一般把为婚礼而上演的《欧里迪斯》(1600年)作为歌剧诞生的标志(1600),意大利文化是文艺复兴的中心,不断地向法国、英国辐射,在16世纪末文艺复兴不断的衰落,而此时的法国在流行着尚松、宫廷歌曲以及带有戏剧因素的芭蕾舞。意大利戏剧上以及歌剧上的成功不断冲击着法国,影响着法国的戏剧歌剧的发展。

在《欧里迪斯》和加格利亚诺的《达因》(1608年)这两部歌剧中,是没有序曲的,没有任何乐器的开场引子,只是从演员的叙述开始。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埃米利奥·德尔·卡瓦列尔《论灵魂的狂喜》的前言中提到的演奏说明中发现,先演奏的不是交响乐,而是一种双重声音和大量乐器的牧歌。在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中,最开始演奏的一首托卡塔,被认为是最早的歌剧序曲。而在1640年法国上演的芭蕾剧也已经以序曲开始。这时的法国人民非常崇尚芭蕾,宫廷芭蕾成了国家的重要文化象征,这实际上是意大利歌剧高度发展的法国版。

由于早期意大利歌剧取得的成功,1645年的《装疯卖傻》、1646年的《埃吉斯托》,1647年罗西的《奥尔菲斯》,这些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成功的上演,不断影响着法国歌剧的发展,也决定了法国的歌剧的发展命运。从资料的梳理来看,此时的歌剧有的有序曲,有的也没有,例如卡沃利的《蒂蒂的诗》(1639)的手稿中就没有看到序曲的踪迹。

许多资料中都把罗贝尔·康贝尓1659所写的一部田园剧当作是法国的第一部歌剧,这部田园剧的出现在当时的法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法国歌剧序曲是在吕利的作品中固定下来,所谓的法国序曲是由慢—快—慢3个部分组成,与那不勒斯乐派斯卡拉蒂代表的意大利序曲截然相反。在1750年后,法国序曲逐渐地消失,而意大利式的序曲开始产生变化为古典交响曲的产生做了铺垫。在吕利之后,很多作曲家都以吕利为榜样写作了法国序曲,比如拉莫,还有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洛蒂(1667-1740)也再写法国式序曲。著名的巴赫还将法国序曲应用到组曲里,例如羽管键琴6首组曲中的第4首。随着格鲁克对歌剧的改革,歌剧序曲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序曲开始具有暗示歌剧内容情节的作用,序曲与歌剧在内容上联系在一起。

二、法国序曲的结构特征

法国早期的序曲结构似乎与当时流行的法国尚松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尚松结构谨慎对称,第一段通常在一个不同的中间段后重复,产生一个A-B-A的曲式布局结构,法国尚松虽然为歌曲,音乐具有描绘性,开头音乐的再现与丰富的复调写作手法,深受世俗与宫廷的喜爱,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尚松还流行在法国,丝毫没有衰退的迹象。而早期宫廷芭蕾的发展是要早于法国歌剧的,当时的宫廷芭蕾包含了多种表演方式,包括序曲、舞蹈、器乐以及合唱等,也许那时的法国序曲就在法国尚松结构的影响下开始演变。

法国歌剧的序曲形式通常是被认为由吕利开创的,吕利所写的乐队声部与意大利序曲使用的乐队相比不断增加了色彩性,器乐曲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但是笔者在梳理中发现,认为法国序曲形式的是因吕利而确定是有些不恰当的,在康贝尓1671年上演的《波蒙》序曲中,这种慢快慢的形式已经表现出来,第一部分是庄严的,第二部分是一个模仿的速度较快的中间段落,第三部分是一个庄严的所有器乐演奏的段落,而第三部分有时会不演奏或者只演奏一小段,没有全部的再现反复。

此时的法国序曲中间段(第二部分)常常是快速的赋格段这一规则其实并没有被全部的作曲家所坚持,以拉莫所创作的《费德比》为例,快速的第二段并不是赋格,但是在《波卢城堡》序曲中,其第一部分的慢速乐段和快速乐段都是赋格。这样来看,一方面是作曲家拉莫不断地创新,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法国序曲的基本特征似乎只有慢—快—慢了;慢板的特点是庄重而精力充沛的、渐进似的;快板呈现出欢快轻快的特点。在同期巴赫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法国序曲的影子,他将法国式序曲的写法运用到了他的组曲当中,组曲序曲的结构相比法国歌剧序曲相比较大,篇幅相对较长,但仍然采用了慢—快—慢的结构。德国亨德尔创作。

三、结语

法国序曲的生命周期与意大利序曲相比是很短的,在巴洛克晚期18世纪末期就突然消失,而意大利序曲不断的发展变化,为古典交响曲的产生做准备。也许,法国序曲消失的原因和洛可可那华丽风格的冲击有关“羽管键琴音乐中,旋律分割得更细碎,不断重复微型动机,这种小群的重复乐句成了华丽风格的风格特点。对位结构消失了,代之以主调和弦伴奏。同这样装饰性的音乐相比,装饰艺术虽装饰过多,但还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当时特有的羽管键琴小曲,简直就淹没在各种装饰音中——以至于常常听不出主旋律的进行”,“吕利的不朽成就极受追崇,但是他的后继者都没有创造出吕利那样的戏剧概念,他们的作品仅仅留下片段,即那些优雅的舞曲、序曲以及某些曲调,才使这些作品免于被遗忘。但是,虽然外在形式得以保留,内容却消失了,当情节和动作仅仅作为芭蕾的外表,即娱乐性芭蕾,悲剧最后的残余就消失了”对位的消失,主调和弦伴奏的兴起以及法国抒情歌剧(悲剧)只保留下来没有内涵的外表,所以渐渐的落寞了。洛可可风格的冲击对当时法国戏剧的影响很大,改变了其宏伟庄严的音乐戏剧风格,这种影响是多方位的,歌剧、戏剧都有受到影响,恰巧的是法国序曲的第一以及第三部分都是宏伟庄严的,就此法国序曲的神奇消失也在西方音乐史中留下了神秘的色彩。

注释:

①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29.

②王毓麟,王亚平.《世界著名序曲欣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03.

③姚亚平.《西方音乐体裁与名作赏析》[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117.

④Frederick Niecks.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Overture[J].Sammelbä nde der Internationalen Musikgesellschaf,1906:386-390.

⑤Frederick Niecks.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Overture[J].Sammelbä nde der Internationalen Musikgesellschaf,1906:386-390.

⑥这部法国田园剧在《歌剧概论》(2003年上海音乐出版社)一书中被译作《伊西》,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是把伊西看作一个地名,在此附近上演的一部作品。根据资料的整理,笔者在此认为伊西为地名,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部,因总谱已经遗无法找到,故无法具体查证。

⑦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229.

⑧保罗·亨利·朗,杨燕迪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39.

⑨保罗·亨利·朗,杨燕迪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40.

猜你喜欢

序曲芭蕾歌剧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性感序曲
时光序曲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春节序曲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P大开学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