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腰”一个渐行渐远的语词

2021-06-24宋旭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1年5期
关键词:女真腰子语词

宋旭

说起“主腰”,现在的年轻人是没印象的。

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人,却是大都穿过的。像我这个60后,记忆尤为深刻。那时的孩子们,没鞋可以,没帽可以,没衣没裤也可以,如果连个主腰也没有,那就成 “光拔牛”了。

那时的主腰,有棉与夹之分。棉主腰过冬,夹主腰度夏及秋。至于春天,于晋北停留的时间太短。刚把捂了一冬的夹主腰拿出来,替换的时间,春就变成夏了。换上了夹主腰的孩子们,是村子里最先返青的禾稼。北堡墙、南河沿、地东头……酥酥软软的黄土上,到处绽放着光光的脚丫子。

那时的主腰,不光孩子们穿,大人也穿。不光是我们那时候穿过,再往上推几百年的先人们,也一代一代地穿着它,熬冬度夏。记得小时候,常听八爷讲邻村“三不愣”的故事。说“三不愣”的祖上攒了很大的家业。到了“三不愣”手上,吃喝嫖赌抽,样样占全。没几年功夫,家底卖光。临死的时候,?没一条,就剩下个主腰了。

八爷的话虽夸张些,却也道出了那时候主腰于人的重要。

可主腰,为什么叫主腰呢?

古中国的内衣有很多种,比如汉代的“帕腹”,汉代刘熙在《释名》就说“帕腹,横帕其腹也”。比如“抱腹”,就是因为其“上下有带,抱裹其腹”。还有“裲裆”,因其既可挡胸,也可挡背。还有“裹肚”,主要裹在肚子部位。

这些都是有来头的,“主腰”的来头在哪里?

网上流行一种说法。说“主腰”一语多出于明代,其称谓主要体现在作用上。其言“对于女性来说,穿主腰不是为了束胸,而是为了束腰塑身。”并说“明朝的主腰,其外形与背心相似,但是两襟、肩部、腰侧都有带子,将所有带子系紧后,就能形成明显的收腰效果。腰部收紧,不但显着腰细,更能显得身材凹凸有致。”最后得出结论:“说明,在明代时,女性已经深谙塑形之道。”

对此,我不可置否。

可能是该说的始作俑者以本地的“主腰”而涵盖了各地的“主腰”。如果他比我年岁大些,并且在雁北待过,就知道主腰绝不是女性的专利,形制也没有那么复杂。也就是一个布忽筒,肩脑头绷两道扣子(或两道裪疙瘩)而已。但有一點,必须是带夹里的!

文献中的“主腰”,多见于明清作品。如《水浒传》第二七回:“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第七十四回叙燕青在东岳和任教师相扑,形容那教师的打扮有云:“串带儿拴十二个玉蝴蝶,牙子扣儿;主腰上排数对金鸳鸯,踅褶衬衣。”如《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四钱八分银买了一疋平机白布,做了一件主腰,一件背搭,夹袄夹袴从新拆洗,絮了棉套,制做停当。”再如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把锦被儿搭,绣枕儿压,主腰儿香暖塞酥滑。”

《水浒传》是明人施耐庵写宋代事。但其中的“主腰”一语则是以明世度宋时装,当为“关公战秦琼”之语。因为在唐宋之期,国人于背心坎肩之类,只有“抹胸”与“半臂”或“抱肚”之辞。如南唐李煜的《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词:“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如苏轼的《东川清丝寄鲁冀州戏赠》:“醉中倒着紫绮裘,下有半臂出缥绫”。如宋初汾阳无德禅师的《赞深沙神歌》云:“璎珞骷髅颈下缠,猛虎毒蛇身上布。师子衫,象王袴,更绞毒龙为抱肚。”(深沙神即《西游记》沙僧之原型——笔者注)

实际上,“主腰”一语最早出于元季,且其用字也从无固定。如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的《寿阳曲·洞庭秋月》:“害时节有谁曾来见,瞒不过主腰胸带”。如贾仲名(1383年前后在世)的《对玉梳》第四折:“到晚来贴主腰儿紧搂在胸前”。更有元代散曲作家曾瑞(生卒不详)在般涉调《哨遍·秋扇合欢制》中所契的《麈(音zhu)腰》词:“千古风流旖旎,束纤腰偏称襄王意。翠盘中妃后逞娇娆,舞春风杨柳依依。喜则喜,深兜玉腹,浅露酥胸,拘束得宫腰细。一幅锦或挑或绣,金妆锦砌,翠绕珠围。卧铺绣褥酿春光,睡展香衾暗花溪。粉汗香袭,被底无双,怀中第一。”

到清季的《三侠五义》,于“主腰”、“麈腰”之外,还有“拄腰子”之称:“三公子将书信递与他,他仿佛奉圣旨一般,打开衫子,揣在贴身胸前拄腰子里。”

主腰、麈腰、拄腰子,同一物品竟然动用了“主”、“麈”、“拄”三个不同的汉字为其著名,且三字汉语语义与该物件毫无关联,其必记音之辞。

再考,“主腰”之语初出于元季。一般地,当一专用语词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其在民间的流播必然有时矣!以上例所列马致远之所处年代(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看,“主腰”一语当在1250年之前就已流播于世。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公元1250年之前,大约也就是历史上的金代了。

也就是说,“主腰”一语,极有可能于金代就已经出现。

金代是女真完颜氏统治的时代。其当世语言有汉语,也有女真语。只可惜,1234年金王朝灭亡后,女真语失传于世。

值得庆幸的是,女真语虽失传,但其余脉满语尚存。

打开《新满汉大词典》,花了近半天时间,终于万千语汇中找到一词:zhuyen!

满语中的“zhuyen”,意为“袄,小棉袄”。

“袄”之为物,《说文》云:“裘属”。《玉篇》谓:“袍袄也”。现代汉语释义:“有衬里的上衣”。该释义尚未当要。其要在第二释义“小棉袄”上。

这里的“小棉袄”,所言绝非棉袄的大小。

至今,民间尚存一语,言“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

民间所言之“小棉袄”,为修辞之“喻体”,其所喻之辞,“贴心”也!

“主腰”,应该就是穿在身体最里边(贴心)带夹里的内上衣!

至此,“主腰”一语,得以彻解。

晚饭时,闺女二圪蛋准备好碗筷,喊我就桌。我就顺便问:“你知道啥叫主腰不?”

迟疑了许久,二圪蛋拍着桌沿说道:“对你来说,主要是酒。对我来说,主要是稀粥……”

茫茫然,无语。

帕腹、抱腹、裲裆、半臂……这些语词早已被遗忘在泛黄的文献典籍里。

在斑驳流淌的时光里,“主腰”一语,也随其物,渐行渐远矣!

猜你喜欢

女真腰子语词
吃腰子补肾靠谱吗
发光的语词(三则)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手脚凉,覆盆子煮鸡腰子
过多吃腰子男性易不育
吃多腰子不补身 反而引起不育
辽朝对女真族的控驭演变述论
试论金代女真族家训的发展趋势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试谈辽金与高丽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