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习题的教学研究

2021-06-20李土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1期
关键词:练习题教学研究初中数学

李土日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学中重要的科目,初中数学能够提升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对此,在中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是学生家长和教师非常重视的。教学中,数学习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学习题不仅能够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笔者本次以2013部审人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为例,结合其中四个不同课例辅助论述初中数学习题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练习题;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不断深入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要不断地提升。初中数学从具体到抽象,节奏比较快,容量比较大,要求比较高,这都是自身的特色,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做到举一反三。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习题进行讲解时需要有方法有策略。

一、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教师进行教学之前应该对教学目标有深入的理解,并根据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展开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课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安排。课前,教师要学生对课堂的内容和目标有所了解,然后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和学习,教师此时要对习题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习题是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展开,是进行知识的优化和调整,非常适合引导学生解决基本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圆》的知识时,图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加上章节内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如果教学目标不够清晰,会很容易出现教学紊乱。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目标为导向组织安排教学,在习题的安排上也要根据目标,进一步强化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知识,例题和习题都应该如此。学生在圆的学习中,首先要对圆的性质有全面的理解,然后对点、线、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深入的认知,紧接着对圆和圆之间进行分析,最后从圆周率、弧形等更加直观地理解圆,整个过程目标清晰,任务明确,习题也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在综合性题目的设计和选择时,也应该结合实际做出假设,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模型结合起来,进而将知识理解透彻。

二、习题难度的设计

习题难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题目,给予学生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然后适当地加深难度,让学生在锻炼中提升自我,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带领学生挑战较为困难的题目,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学习更加有激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有爬坡感,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挑战自我,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习题的难度体现出来。刚开始教学时,针对这类数形结合的题目,教师要选择特殊的三角形,鼓励学生从简单的地方开始学习,然后对基本的直角、等腰、等边有了全面的认识后,再进行锐角三角函数的练习。如在《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的学习时,需要学生将模型转化为数学圖形,教师可以先降低难度,为学生设计图形进行解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模,将模型转化为实物后要求学生解答。整个过程中将难度逐渐降低,使学生感受到习题设计的优越性,同时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克服,把问题适当降低,一步一个台阶,掌握知识,继续前进。

三、多元化进行讲解

初中数学习题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反馈作用和强化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可设计趣味性的画面,帮助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导入基础上进行习题的思考和探究,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进而解决数学难题。学生在做练习时,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学生错误的答案,对比后进行总结讲解,这样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通过练习,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也更加清晰成熟,进而促进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的习题讲解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呈现问题动画效果,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如两地实际距离为2000米,地图上量出来是2里米,那么比例尺是多少呢?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打算五一去三亚玩两天,那么从我们当地到三亚,地图上显示有2 cm,老师用手机导航是2000米,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这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呢?现在三亚旅游的人太多了,老师打算去泰山玩,手机导航有2300米,那么地图上量出来应该是多少呢?这些非常接近生活的问题,同学们会很快被乐趣所吸引,然后积极地帮助老师计算,做到了习题的多元化分析和讲解。

四、强化学生举一反三

数学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的知识需要通过课后的习题进行巩固。教师设置题目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到举一反三。面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针对性地选择基础题型,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多种解题模式;面对基础牢固的学生,可点拨式地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尝试有一定难度的题。这些方式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好查漏补缺。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中,教师讲解时可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可接触到的信息,如购物打折问题、打车缴费问题等,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好处,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二元一次方程进行强化,使学生对两种解题思路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此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把握好其中的难易程度。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设计教学习题。首先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之后进行习题难度的设计,紧接着尝试多元化方式进行习题的讲解,然后利用合适的习题帮助强化学生举一反三。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综合性地分析教学,使学生能够综合地运用知识,拓展自身的思维,提高数学逻辑思维,实现举一反三,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闵礼刚. 浅谈在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资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38-339.

[2] 江正文. 浅议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J]. 数码设计(上),2019(1):79.

[3] 陈文静.初中数学教材例习题的变式教学研究——以扇形的面积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练习题教学研究初中数学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