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季晚稻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

2021-06-19莫爱军莫赛军胡建新温建明胡文胜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稻曲株型结实率

莫 军,莫爱军,莫赛军,胡建新,温建明,肖 锋,胡文胜,张 林

(湖南省桃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湖南 桃江 413400)

水稻区域适应性试验是农作物新品种从选育到推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区域适应性试验可客观评价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品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明确新品种的生产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品种合理布局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及促进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比较、鉴定评价引进的一季晚稻新品种在桃江生态区域内的生育期、稳定性、适应性、丰产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性状表现,控索适用生态区域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加速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水稻增产增收,为新品种申报品种试验和引种提供科学依据,推广站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推广总站《2019 年湖南省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实施方案》要求,组织专门技术力量,进行了水稻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1]。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甬优5550、甬优5552、甬优8050、甬优4949、Y 两优1 号(对照)。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在桃花江镇罗家潭村新星园组的稻田内进行,试验田海拔50 m,前季冬闲,成土母质为河流冲积泥,土壤肥力中等。

1.3 试验设计

小区面积133.4 m2,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四周留2 m 以上保护行,小区之间留40 cm 宽工作道。划行插秧,移栽密度20 cm×26.7 cm,种植密度1.25 万蔸/亩。

1.4 田间管理

5 月18 日播种,湿润育秧;6 月17 日移栽。6 月2 日和6 月16日旋耕机耕整土地,基施40%红色经典复合肥(20-8-12)40 kg/亩,插后7 天每亩施穗肥尿素6 kg、氯化钾6 kg、40%红色经典复合肥(20-8-12)10 kg。试验田插秧后灌浅水活蔸,分蘖期间歇灌溉,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灌浅水层,遇35℃高温天气灌深水,扬花后干干湿湿管水,施药期、施肥期灌浅水层。对照Y 两优1 号每蔸15 根苗左右时排水晒田,晒至田中开丝坼时复水,收割前10 天断水。

全生育期间共防治病虫害3 次。7 月12 日,防治纹枯病用5%已唑醇100 mL/亩;防治飞虱用50%吡呀哃20 g/亩;防治纵卷螟、二化螟、稻杆潜蝇用10%氯虫苯甲酰胺20 mL/亩;防治稻瘟病用32.5%苯甲•嘧菌酯30 mL/亩。7 月26 日,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用5%已唑醇100 mL/亩;防治飞虱用50%吡呀哃20 g/亩;防治纵卷螟、二化螟、稻杆潜蝇用10%氯虫苯甲酰胺20 mL/亩;防治稻瘟病用32.5%苯甲•嘧菌酯30 mL/亩。8 月20 日,防治纹枯病用5%已唑醇100 mL/亩;防治飞虱用50%吡呀哃20 g/亩;防治纵卷螟、二化螟用10%氯虫苯甲酰胺20 mL/亩;防治稻瘟病用32.5%苯甲•嘧菌酯30 mL/亩。90%谷粒黄熟后收割,试验各品种按生育期长短分期收割,单收单晒,分区测实产[2]。

1.5 天气情况

2019 年8 月30 日到9 月6 日持续阴雨天气,日平均气温匀在23℃以下,不利于水稻扬花结实。此时Y 两优1 号、甬优5550、甬优5552、甬优8050 正处于抽穗扬花期,受不良天气影响,4 个品种结实率明显偏低[3]。

2 试验结果

2.1 生育期

各参试品种主要生育期表现情况详见表1,全生育期在115~157 天之间,差异很大。甬优5552 最长,甬优4949 最短。甬优4949 比对照Y 两优1 号短20 天,甬优8050、甬优5550、甬优5552 比对照Y 两优1 号分别长2、20、22 天。

表1 参试品种生育期表现

2.2 产量

参试各品种产量为391.5~500.5 kg/亩。甬优4949 产量最低,比对照减产21.31%;甬优5552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0.60%;甬优5550、甬优8050 分别比对照减产4.22%、11.86%。参试品种日产量为3.07~3.69 kg/亩,对照日产量最高。

2.3 经济性状

由参试品种经济性状考察结果可知,每亩有效穗对照Y 两优1 号最多,其他品种为12.13~12.50 万/亩,差异很小。每穗总粒数各品种为155.02~222.61 粒,对照Y 两优1 号最少,甬优5552 最多。每穗实粒数各品种为119.07~173.08 粒,对照Y 两优1 号最少,甬优5550 最多。结实率甬优4949 明显高于其他4 个品种;对照Y 两优1 号最低,但与甬优5550、甬优5552、甬优8050 差异不大。千粒质量各品种为22.9~28.3 g,甬优4949 最轻,甬优5552 最重。

2.4 农艺性状

株高:各参试品种为99.0~126.4 cm,甬优5552 株型最高,甬优4949 最矮。

株型:各参试品种株型松紧适中。

整齐度:对照Y 两优1 号植株生长整齐,其他4 个品种植株生长整度一般。

分蘖能力:甬优系列的4 个品种分蘖能力比对照明显差,分蘖始期甬优5550、甬优5552、甬优8050、甬优4949 匀比对照迟。亩最高苗数甬优5550、甬优5552、甬优4949 匀在18 万以下,亩最高苗数甬优5550、甬优5552、甬优8050、甬优4949 分别比对照少12.12、10.6、6.25、12.25 万。分蘖率甬优5550、甬优5552、甬优8050、甬优4949 分别比对照低226.73%、148.05%、129.23%、215.99%。

生长势:Y 两优1 号、甬优5550、甬优5552 生长势强;甬优80850 生长势中等;甬优4949 生长势弱。

后期落色:参试各品种后期落色好。

2.5 抗性

参试各品种均未见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Y 两优1 号发生相对较轻,其他品种中等发生;参试各品种收获前植株直立,均未发生倒伏。

3 品种评价

3.1 甬优5550

全生育155 天,比对照长20 天;株高120.1 cm,有效穗数12.25 万/亩,每穗总粒219.71 粒,结实率78.78%,千粒重26.4 g;产量476.5 kg/亩,居第3 位,比对照减产4.22%。株型适中,叶片直立,植株生长整齐度一般,生长势强,后期落色好,抗倒伏,未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发病较重,分蘖能力弱,脱粒难,全生育期过长。综合表现一般。

3.2 甬优5552

全生育157 天,比对照长22 天;株高126.4 cm,有效穗数12.13 万/亩,每穗总粒222.61 粒,结实率77.73%,千粒重28.3 g;产量500.5 kg/亩,居第1 位,比对照增产0.6%。株型适中,叶片直立,植株生长整齐度一般,生长势强,后期落色好,抗倒伏,未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发病较重,分蘖能力弱,脱粒难,全生育期过长。综合表现一般。

3.3 甬优8050

全生育137 天,比对照长2 天株高116.4 cm;有效穗数12.38 万/亩,每穗总粒203.07 粒,结实率77.39%,千粒重25.5 g;产量438.5 kg/亩,居第4 位,比对照减产11.86%。株型适中,叶片直立,植株生长整齐度一般,生长势中等,后期落色好,抗倒伏,未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发病较重,分蘖能力弱。综合表现一般。

3.4 甬优4949

全生育115 天,比对照短20 天;株高99 cm,有效穗数12.5万/亩,每穗总粒183.13粒,结实率84.12%,千粒重22.9 g;产量391.5 kg/亩,居第5 位,比对照减产21.31%。株型适中,叶片直立,植株生长整齐度一般,生长势弱,后期落色好,抗倒伏,未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发病较重,分蘖能力弱。综合表现一般。

猜你喜欢

稻曲株型结实率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高效、快速提取高质量稻曲病菌基因组DNA方法
稻曲病气象适宜度等级精细化预报技术
稻曲病菌成灾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