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2014-12-20李玉东曾荣耀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株型套作大豆

李玉东 曾荣耀

摘 要 为了提高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的产量,应用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不同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大豆产量的研究,设计玉米株型和幅宽为因素的随机裂区试验,株型为主因素,有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3个处理水平,开厢中,玉米与大豆间幅宽为副因素,有3个处理水平分别为1 m×1 m 、1.15 m×0.85 m、1.55 m×0.45 m,比较各处理组合下大豆产量,分析其产值效益。结果表明,玉米品种优选登海11号,玉米与大豆间的播幅调整到1.15 m×0.85 m时,玉米和套作大豆综合产值效益最高。

关键词 玉米;株型;幅宽;大豆;套作;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3;S5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0-2

大豆是集粮、经、饲和加工原料一身的重要农作物。当前,以大豆为原料的饮食业、养殖业、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造成全球大豆需求旺盛,供求矛盾日益明显[1]。我国是大豆原产国,曾是世界大豆生产第一大国和出口国,但由于北方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栽培面积逐年缩小,大豆供求矛盾在我国日显突出。目前。我国年供需缺口4600万t,加大了我国粮食供需缺口,严重影响粮食安全。经调研分析发现,南方地区通过有效利用温光资源、多熟制等优势发展间套大豆能大幅增加大豆产量,解决日趋紧张的供求矛盾[2]。现在,南方各省市,以四川为代表的推广应用“旱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就是通过发展间套作扩大大豆播种面积、增加产量的样板,利用免耕和秸秆立体覆盖技术,以省工省力、增产增效。这种种植模式非常符合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民渴望轻简的新模式和新技术的现状。

在旱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选用玉米株型和开厢播种幅宽大小直接关联大豆有效光合作用,最终影响产量形成。但针对自贡地区温光资源、耕种制度、种植效益情况而开展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从提高自贡地区及相似区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大豆的产量出发,比较不同玉米株型和幅宽组合处理下套作大豆产量,分析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以制定自贡地区及相似区域旱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

1 材料与方法

田间试验地点在荣县度佳镇撞钟坝村,时间为2008年4-10月。选择试验地块土壤类型棕紫泥土,面积为800 m?,土壤肥力水平均匀。玉米在2008年4月1日播种,施肥量过钙50 kg,硫酸钾10 kg,碳铵100 kg,在7月30日收获;大豆在2008年6月2日,过钙30 kg,氯化钾5 kg,在10月20日收获。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登海11号,由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院选育,1999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554.5 kg/ 667 m?,比对照掖单19号增产9.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第三位。经接种鉴定,抗玉米大、小斑病,中抗茎腐病、黑粉病,感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适宜四川、重庆等适宜地区种植。

供试材料长玉19,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2007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山区组区试,平均产量513.1 kg/667 m?,比对照川单15号增产9. 99%。经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大斑病,抗小斑病、纹枯病,适宜四川山区种植。

供试材料雅玉8号由雅安地区农科所选育,1997-1998年参加四川省平丘区试两年平均产量439.4 kg/667 m?,比对照增产13.5%。经接种鉴定,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适宜在四川丘陵和山区种植。

1.2 田间设计

设计玉米株型和幅宽为因素的随机裂区试验,株型为主因素,共3个处理,分别为A1:登海11号,紧凑型;A2:长玉19号,半紧凑型;A3:雅玉8号,平展型。播种幅宽为副因素,共3个处理,分别为B1:1 m×1 m ;B2: 1.15 m×0.85 m;B3:1.55 m×0.45 m。每处理重复3次,共27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玉米4月2日播种,大豆用全市种植广泛的品种贡选1号,6月5日播种。

1.3 统计分析

玉米、大豆成熟时,及时按小区实收计产。数据采用Excel2003和DPS9.5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三种玉米株型下,不同播幅栽植大豆产量中,紧凑型玉米套作大豆产量最高,达1 853.32 kg/hm2,比半紧凑型、平展型高出19.8%和66.3%;三种播幅栽植下,不同玉米株型处理大豆产量中,开厢播种幅宽调整对套作大豆产量有影响,播幅1 m×1 m、1.15 m×0.85 m下套作大豆的产量分别为1 657.69、1 604.09 kg/hm2,二者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播幅1.55 m×0.45 m处理,分别高出57.27%、52.18%。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的产量从高到底依次为半紧凑型8 602.71 kg/hm2、松散型10 096.8 kg/hm2、紧凑型8 823.23 kg/hm2,产量差异幅度不大。同一株型玉米在三种幅宽下,播幅1.15 m×0.85 m、1.55 m×0.45 m下玉米的产量分别为9343.28 kg/hm2、9490.14 kg/hm2,高于播幅1 m×1 m的产量(8769.39 kg/hm2)。

综合分析不同玉米株型和开厢幅宽下大豆和玉米产量,套作大豆的高产量组合为选用紧凑型玉米品种、播幅1 m×1 m 和紧凑型玉米品种、播幅1.15 m×0.85 m,产量分别为2 092.32 kg/hm2、2 041.09 kg/hm2,二者无显著差异,最高产量组合为选用半紧凑型品种、播幅1.15 m×0.85 m。根据2007-2009年四川大豆市场价格和玉米市场价格,统计分析各处理玉米和大豆两作物效益,旱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选用半紧凑型玉米长玉19号较紧凑型玉米登海11号的产值高559.8元/(hm2·a),而大豆与紧凑型玉米登海11号套作下,较与半紧凑型玉米套作下,产值高940.91元/(hm2·a)。 统计分析可见,登海11号套作下大豆产生更高经济效益能够有效抹平玉米产量较低所造成的效益缺口,且还能多产效益381.1 元/hm2。不同播种幅宽下,播幅1.15 m×0.85 m下套作大豆和玉米产值为18 295.91 元/(hm2·a),而播幅1 m×1 m的产值为16 810.34 元/(hm2·a),比B1多1 485.57元/hm2年。综上分析可见,表明旱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应选用玉米品种为紧凑型的登海11号,播幅调整到1.15 m×0.85 m。

3 结论与讨论

大量的研究表明,旱地作物间套作多熟制种植中,各季作物生长良好,可以获得综合高产。科学合理的空间配置是其重要的基础保障,特别是对于喜光的低层作物如套作大豆,因其处在光合作用的劣势位置,在这种弱光逆境情况下,可通过选用株型紧凑的作物和合理幅宽克服劣势取得高产。在旱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下,不同株型玉米和开厢播幅将造成带状模式微生态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变化,进而影响套作大豆分支、开花、结荚,最终造成产量改变。在此理论指导下,本试验中所选用的紧凑株型玉米品种登海11号,具有叶片直立、可适当密植等优势,合理控制播幅后,有效降低了套作大豆受荫蔽面积,群体光合面积增加,使得玉米和大豆实现了平衡增产。选用株型紧凑的作物和适当扩大播幅能提高田间通光率以利于大豆抗弱光,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豆的耐弱光性及植株倒伏现象,产量与净作大豆相比还存在差距;同时,由于套作影响通透性,遇到高温高湿易爆发病虫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大力开展大豆品种科技公关,选育出适宜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耐荫性抗病虫强的大豆良种,合理开发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大豆株高防倒伏,力争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旱地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大豆

产量。

参考文献

[1]周新安,年海,杨文钰,等. 南方间套作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大豆科技,2010(3):1-2.

[2]周新安,年海,杨文钰,等.南方间套作大豆生产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大豆科技,2010(4):1-3.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株型套作大豆
沙地幼梨树行间套作大豆高效种植技术
与“三剑客”的书信
施氮处理对不同株型水稻叶片氮代谢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玉米和大豆套作丰产技术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