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地区畜禽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建议

2021-06-19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畜禽养殖发展

高 宏

(山东省济南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济南 250099)

山东是畜禽养殖业大省,畜禽养殖量和畜禽业产值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济南市畜禽养殖不论自然环境还是经济条件都具有优势。要积极贯彻落实省级部门关于畜禽产业发展出台的相关文件,根据济南市实际情况促进畜禽产业发展迈向新的台阶,切实发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济南市畜禽产业发展现状

1、畜禽养殖结构

济南地区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品种类型多样化,经过多年发展已发展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鲁北白山羊、莱芜黑猪等多种地方性畜禽品种养殖,养殖结构趋于完善。同时积极引进外来优质品种,例如利木赞牛肉、波尔山羊、西门塔尔牛等,对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2、畜禽附加值位居前列

2020 年,全市畜禽产能持续恢复。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显示,全年生产总值为10140.91 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1.66 亿元,同比增长2.2%;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为23.8 万吨,在全省畜禽养殖产能中保持前列,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3、畜禽科技水平先进

山东省畜禽良种繁育中心数量不多,济南地区有1 处,在畜禽品种引进和繁育方面一直处于全国前列。通过十几年的引进改良工作,各种畜禽品种的良种覆盖率基本达到70%左右。其中,肉鸡为100%,兔为90%,蛋鸡为85%,生猪为70%,肉牛为60%,生猪出栏率一直在140%以上,瘦肉率达60%以上。良种率的提高离不开科技投入,畜禽养殖产能持续上涨。

4、畜禽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济南地区畜禽养殖产业在政策引导下,正在由传统的粗放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目前,全市共有畜禽规模养殖场1168 个,养殖专业户6402 人,散养户76638 人。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千头奶牛、千头肉牛、千头生猪等畜禽养殖专业大户越来越多。规模化养殖畜禽数量在全市存养量总数中占到70%以上,小型畜禽养殖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变,形成了畜禽养殖附加值一体化系统,总体养殖效益明显增加。

5、打造畜禽主导产业

济南地区经过近10 年的不断调整和完善,畜禽产业结构在布局上更加合理。按照全市区域化布局原则,在贯彻发展食草节粮型畜禽业的方针下,重点打造地区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现已形成沿黄、南部山区、北部平原组成的3 大肉牛产业带,章丘环长白山和中部粮食主产区的蛋鸡产业带,南部山区和北部平原的鲁白山羊肉羊产业带等多个产业区。这些不同的畜禽经济产业区可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有力推动畜禽产业长效发展。

二、发展畜禽产业的重要性

1、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畜禽业作为农业生产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参考。现代农业国家中畜禽业产值占70%以上,是整个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在农业现代化发展政策下,逐渐形成“龙头企业连接基地带动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增加附加值的方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2、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快发展畜禽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经济来源。畜禽养殖产业的生产周期较短、风险不大,不仅可以解放劳动力,还可以对农业资源进行高效、科学利用。

三、济南地区畜禽产业发展思路

济南市畜禽养殖产业改革出台了很多相关发展政策,经过20 余年的改革,畜禽产业逐渐成熟,并且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目前,全市畜禽养殖产业呈现出结构趋于合理、畜禽品质不断提升、规模化发展迅速、助农增收明显等特点。

但是,从现代畜禽产业标准上看,全市畜禽产业发展还存在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产业化进程缓慢、结构不合理、附加产品外销困难等。党的十九大为全国畜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给济南市的畜禽产业发展带来契机。要根据全市畜禽养殖实际情况,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科技为基础,进一步健全现有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提高生产标准化。同时还要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在财政上给予农民畜禽养殖更多支持,优化完善畜禽养殖结构,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养殖模式,推动畜禽产业稳定有序发展。2020 年,畜禽养殖产业在农民增收结构中占60%,畜禽附加产品增长有较大改善。

四、济南地区畜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畜禽品质不高

现阶段畜禽养殖产业正处于改革完善关键时期,畜禽产品质量普遍不高,与市场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畜禽产品过于偏重内销,外销比重很低;原始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等[1]。此外,生态养殖工作不到位,畜禽养殖方式落后,饲料利用率较低,过于看重效益,忽视了生态安全,这些都会影响畜禽产业的良性发展。

2、科研应用不够

畜禽养殖产业的集约型转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保障。由于经济条件、参与意识等因素影响,科研技术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不够,畜禽产品的培育技术和畜禽资源深度利用还比较欠缺,新研究出的科技成果没有应用到畜禽产业中,转化率很低。此外,畜禽养殖户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很难全面理解和掌握养殖的新技术、新方法,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制约了畜禽产业发展。

3、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

畜禽产业发展不能单一要求产量达标,更要考虑品质安全。近年来,畜禽养殖工业化步伐加快,畜禽产品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但是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畜禽附加产品的安全风险增加。同时,畜禽养殖场所对环境治理不重视,治理方法落后,导致环境污染持续加重,各种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直接对畜禽生长造成威胁,影响公共卫生安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提高畜禽养殖的生态化和绿色化不容忽视。

五、济南地区畜禽产业发展建议

1、优化畜禽产业结构,推进规模化建设

实行畜禽养殖规模化和小区化,可以加快养殖模式转变,提高畜禽养殖的集约化程度。目前畜禽养殖小区化已取得显著成效,畜禽养殖结构趋于科学化,可以大大减少养殖环境污染,提高畜禽产品品质。采取此模式还可以对畜禽进行集中管理,按照科学化、标准化喂养模式进行高效率管理,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

2、强化保障体系

畜禽养殖中的关键工作之一是疾病防疫,这也是畜禽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畜禽养殖产业附加产品增多,畜禽疾病防疫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畜禽产品添加品的监管,尤其是喂养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等,确保畜禽养殖过程安全。全市还要根据畜禽产业实际建立畜禽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实现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检疫检验,保证产品绿色无污染,符合公共卫生安全标准。

3、加快畜禽养殖体制改革

根据畜禽产业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畜禽产业合作组织,通过组织实现养殖户、深加工企业、农场的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运行系统,创新畜禽养殖体制。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发展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养殖户为基础、合作组织为桥梁的经营模式,形成“风险和利益一体化”的保障体制,在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同时实现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使养殖户获得更多经济收益[2]。济南市目前采取的“企业+合作社+养殖户”养殖模式,为畜禽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支持,使畜禽生产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经济效益显著。

4、提高畜禽养殖产业的标准化程度

山东省是全国畜禽养殖大省,畜禽产品输出量很大,提高畜禽养殖的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保证畜禽产品质量,也可以带动养殖经济进一步发展。

畜禽产品的标准化要从4 个方面落实。一是从养殖、饲料、深加工、销售等环节入手建立完整的标准化体系,确保各个环节的畜禽产品安全可靠。二是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文件指示,将标准化生产和加工纳入相关法规,使其有制度约束。三是成立专门的监督监管部门,提高畜禽产品质量仅仅依靠法规约束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强大的监督监管机制作保障,监督畜禽养殖各个阶段的检测报告,确保数据准确,同时将其公开[3]。四是推进“档案农业”实施进程,畜禽养殖中的饲料、添加剂、预混料、品种等都要有详细全面的记录,一旦检测工作中发现异常就可以第一时间确定问题根源,避免问题扩大化。

此外,还要坚持和落实“三个到位”。首先,组织领导到位。各级部门要深刻认识到发展畜禽产业的重要性,确立畜禽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突出畜禽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政策指示到位。山东省对畜禽产业发展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要因地制宜,将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出台相应的补贴惠农政策吸引投资,加快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提高畜禽产品转化率。最后,资金投入到位。要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对畜禽养殖产业投入更多资金,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养殖户和社会为投入主体的体系,强化畜禽产业的带动作用。

六、结语

畜禽养殖产业是济南地区的优势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发展畜禽产业意义重大,需要全市各部门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为畜禽产业发展提供条件,从而推动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畜禽养殖发展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