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创伤研究

2021-06-15罗菁

文学教育 2021年5期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迎来创伤研究的快速发展期,其中以美国耶鲁大学哈特曼、费尔曼、卡鲁斯为代表的学者,不断引领创伤研究的发展;国内学界通过翻译、介绍、阐释西方的创伤理论来关照本土问题,但也存在观点重叠、碎片化等问题。我们应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已有的创伤研究成果,努力构建一种符合当下本土语境的创伤研究话语,从而进一步推动创伤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创伤理论 耶鲁创伤研究 创伤文学批评

二战以来,随着创伤性神经症(traumatic neuroses)在越戰老兵身上不断发生,一大批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创伤研究,他们大多立足于弗洛伊德的创伤概念,不断融入记忆理论的研究理念和方法,在总结和反思两次世界大战、大屠杀、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研究理念和范式。那么,学术界的创伤研究现状如何?在文学批评领域,创伤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认识中西方创伤研究的现状呢?

一.西方创伤研究现状

就创伤文学这个子领域而言,随着大屠杀幸存者证词档案库的建立和美国老兵越战反思思潮的兴起,西方创伤研究的一个重要流派——美国耶鲁创伤研究学派逐渐形成,它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学理基础,又融入文化记忆理论相关理念,不断引领创伤研究向前推进和发展。他们注重消化、吸收解构主义与精神分析学等经典文学理论资源,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究著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伤-文学研究模式。比如,哈特曼基于创伤批评与文化记忆视角的“证词(录像)文学叙事论”、费尔曼通过一系列文学研讨班的教学实践建构的“文学证据论”、卡鲁斯融文学文本、心理分析文本和批评理论文本于自己的理论阐释视野,进而建构的一种历史阐述意义上的“跨学科人文阐释论”。

哈特曼在记录保存证言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大屠杀创伤研究进行历史证据的关照,代表著作有《最长的阴影:大屠杀的后果》(The Longest Shadow:In the Aftermath of the Holocaust,1996)、《灵魂的伤疤:与谎言的斗争》(Scars of the Spirit:the Struggle Against Inauthenticity,2002)等。卡鲁斯于1995、1996年先后出版了《创伤:记忆之探索》(Trauma:Explorations in Memory)和《无法言说的经验:创伤、叙事与历史》(Unclaimed Experience:Trauma, Narrative, and History),在《无法言说的经验》中,卡鲁斯界定了创伤的定义:“创伤无法定位于某人过去发生的某个单纯暴力的或最初的事件,而是定位于它那种独特的本质——它在最初无法被确切感知——过后返回来缠绕幸存者的方式。”i她认为受害者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自己的创伤经历的,正是这种创伤的不可言说性阐发奠定了卡鲁斯在创伤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费尔曼和多丽·劳布合作出版了《证据:文学、心理分析与历史中的见证危机》ii,该书从精神分析和文化批评两种视角对证言和创伤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意味着随着卡鲁斯、费尔曼等人对创伤理论的重新建构和对大屠杀文学研究的超越,创伤文学研究逐渐突破了大屠杀文学这个单一文类的局限,不断向证词批评、见证文学、跨学科人文阐释等多领域扩展。当今的西方创伤研究已日渐超越传统的文本批评形式,发展为涉及心理学、文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成为人文学科研究领域一颗璀璨的明星。

二.国内创伤研究概况

1.国内创伤文学研究现状

为了解国内学界“创伤”研究状况,笔者对近30年来“创伤”“创伤理论”“创伤文学”三个关键词进行了检索。首先,在中国知网(包括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输入“创伤”一词,截至2020年1月(下同),搜索到共计97148篇研究论文,按照论文涉及的学科类别与论文数量由高到低排序,主要集中于临床医学、护理、法学、特种医学、社会学、文学、基础医学等学科领域,而且对于“创伤”研究的学术成果自2008年开始,平均每年都有4000篇以上,具有覆盖范围大、包含学科门类广等特点。其次,对“创伤理论(或创伤批评)”进行检索,与之相关共收录326篇研究论文,主要以王霞(2016)、宁宝剑(2014)、向玲玲(2013)、王欣(2012)、陶家俊(2011)等学者为代表,他们围绕种族、宗教、性别、社会矛盾和战争创伤等公共话题,对创伤事件、创伤理论、创伤叙事、创伤记忆、中外文学作品进行了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最后,对“创伤文学”一词进行检索,学界对“创伤文学”的研究占比接近40%,位居创伤研究相关主题的前列。如有赵雪梅的《作为一种新文类的创伤文学——概念界定、分类与反思》(2018)iii、贺江的《创伤理论与创伤文学》(2014)iv、朱丽平的《创伤文学视角下解码创译的必然性》(2013)v、杨晓的《新兴“创伤文学”理论对创伤小说的成功诠释——评米歇尔·巴勒夫的<美国创伤小说的实质>》(2013)vi等,这些学者不断通过特定的艺术手段进行再现和升华,对创伤文学研究的缘起、发展阶段、研究范式等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并试图探寻幸存者的内心深处。

2.基于创伤理论视角的文学批评实践

在文学领域,随着创伤研究学术历程的不断推进,研究者多通过阐释、借鉴西方的创伤理论来关照本土问题,基于创伤理论视角进行文学批评实践,研究对象呈现出更加具体化、学科专业性更强、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创伤叙事研究。截至2020年,以“创伤叙事”为主题发表的论文总量达261篇,其中,2007年李敏发表的《时间的政治——以“伤痕”和“反思”小说中的创伤叙事为例》vii一文,成为国内创伤叙事研究的首篇文章,其另一篇文章《“伤痕”与“反思”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viii也是国内首篇以创伤叙事为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具有重要的创伤叙事研究价值;林庆新教授的《创伤叙事与“不及物写作”》(2008)一文,主要讨论了一种被认为适合于创伤叙事的写作方法,即“不及物写作”,此文章在创伤叙事研究意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国内学者持续不断运用创伤理论与文学建立联系,来进行总体的创伤叙事研究。然而,当前国内创伤叙事研究尚处于较为薄弱的发展阶段,对于创伤理论的文学建构仍需进行深入地挖掘与开拓。

第二,基于创伤理论的文学批评实践。研究者还通过文学作品中所刻画出的“创伤众生相”,基于创伤理论进行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他们通过叙述创伤来反思过去,希望能够达到疗治创伤、重建自我的目的,其中涉及的主题有家庭创伤、文化创伤、种族创伤、性别创伤、抗日战争、美国犹太小说、青少年小说中的创伤叙事、创伤与复原、历史创伤和文学再现等各个方面。在众多研究成果中,笔者认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教授于2019年发表的《创伤与文学》ix一文,以美国学者罗杰·库尔兹主编的文集《创伤与文学》x为统领,分别对“创伤”进行了概念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践批评,文章史料详实、观点深刻、思路明晰、层层推进,作为“当代西方前沿文论专题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定程度可看作当前对于创伤文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三,文化创伤与记忆理论研究。记忆与创伤是不可分割的,若想进行创伤研究,记忆理论便是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宁宝剑在《创伤批评理论渊源探究》(2014)一文中把记忆理论分为西方“古典记忆”理论、“集体记忆”理论和“文化记忆”理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阐述了创伤批评与这三种文学记忆之间的继承和发展渊源。陶东风教授2011年的《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和《“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xi是两篇重要的研究文献,前者主要从见证文学与文化创伤理论的互释角度,论述了文学作品作为创伤记忆的一种书写形式;后者则围绕“集体记忆”“创伤记忆”“文化记忆”三个关键词,结合当代文艺创作与批评实践,建构了“文艺与记忆”的研究范式。

3.对西方代表学者创伤文学思想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尤其是美国迎来了创伤研究的黄金时代,代表学者有杰弗里·哈特曼、肖珊娜·费尔曼、凯西·卡鲁斯、朱迪思·赫尔曼、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卡莉·塔尔等。国内学界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哈特曼、卡鲁斯两位学者创伤文学思想的研究,对于其他学者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第一,对杰弗里·哈特曼的研究。学界通常把哈特曼的学术生涯分为三个研究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七八十年代的解构主义批评理论研究、八九十年代的创伤研究和犹太文化研究。国内学者对其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颇丰,对其第三阶段创伤批评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呈现为哈特曼以大屠杀和犹太文化为主题的总体性创伤研究。如王凤的《证词录像的再现与真实——杰弗里·哈特曼与大屠杀文化研究》(2014)xii一文,主要从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出发,再现了证词录像平民化的艺术真实性。谢琼的《从解构主义到创伤研究——杰弗里·哈特曼教授访谈》(2011)xiii一文则全面呈现了对哈特曼的访谈内容,首先,澄清了关于西方创伤研究源起和发展的诸多问题,如建立档案库的初衷并非出自或预設了未来要进行创伤研究,而是想要在记录保存证言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人们开始自愿提供证言;其次,就与中国特殊语境相关的具体问题,如创伤研究和民族主义、创伤的表述和政治权力规约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详细探讨;再次,哈特曼建议我们应以一个温和的调节者姿态,尽可能冷静地去书写和描述那些蕴含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事件。

第二,对凯西·卡鲁斯的研究。创伤理论作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其发展可以追溯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凯西·卡鲁斯于1996年出版的著作——《无法言说的经验:创伤、叙事与历史》,在其中,卡鲁斯赋予“创伤”这一医学用语以文化含义,可以说是当代西方创伤理论研究的滥觞。目前国内学界对卡鲁斯的创伤研究成果主要以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陶家俊教授的相关研究为主。陆扬、张祯在《卡鲁斯与创伤批评》(2018)xiv一文中,认为卡鲁斯分别从弗洛伊德的《超越快乐原则》和《摩西与一神教》中来追溯创伤与文学的关系,在精神分析、文学与文学理论文本中去言说创伤经验的深刻故事。解友广的《当下的创伤理论:凯西·凯鲁斯访谈(英文)》(2016)xv一文则以“当下的创伤理论”为访谈主题,呈现了作者2015 年在康奈尔大学访学期间与卡鲁斯教授面对面的对话内容。陶家俊的《耶鲁派大屠杀创伤研究论析》(2013)xvi一文首次把以哈特曼、费尔曼、卡鲁斯等为代表的创伤研究学者称为“耶鲁创伤研究学派”(The Yale School of Holocaust Trauma Studies),并对该学派的批评实践和创伤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

此外,还有对西方其他创伤研究代表学者,诸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历史学家多米尼克·拉卡普拉(Dominick La Capra)的少量研究成果等。拉卡普拉注重从大屠杀的证词中来分析创伤,代表作如2001年出版的《书写历史,书写创伤》(Writing History, Writing Trauma)xvii,国内学者朱荣华的《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对创伤理论的建构》(2012)xviii一文就对其创伤理论做了阐释,认为拉卡普拉把受害者的个人命运与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联系起来,不断以开阔的学术视野拓展了创伤研究的疆域。

三.国内外创伤研究现状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方创伤研究发展如火如荼,反观国内创伤文学研究现状,一方面,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积极的介绍、翻译与引进传播,另一方面,国内学者还对西方创伤研究代表学者的思想观点进行阐释,试图在更广泛的人文学科领域重新定位创伤-文学关系。但是,现有成果关注的主要是国外文学现象或理论的译介,存在着观点重叠、引用史料不充分、创伤理论研究碎片化等问题,尚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是重文学批评而轻理论研究。已有的创伤理论研究多是立足于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学科,文学理论视角的研究相对短缺,而对于文学文本的创伤研究更多地是运用创伤理论进行文学批评,落脚点依然是在对创伤文学表述方式的探讨上,对创伤理论本身的研究较为薄弱。二是对于费尔曼、赫尔曼、拉卡普拉、卡莉·塔尔等创伤理论代表学者的著述研究相对较少,有的也仅是一笔带过,还没有人对他们的创伤文学思想进行贯穿式的阐发。如何突破目前的研究局限,更加系统性地、整体性地去审视和把握西方创伤文学研究精髓,以构建一种立足于当下本土语境的创伤研究话语,依然任重道远。

注 释

i.Cathy Caruth,Unclaimed Experience:Trauma,Narrative, and History,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p.4.

ii.Shoshana Felman,Dori Laub,Testimony:Crises of Witnessing in Literature,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New York:Routledge,1992.

iii.赵雪梅:《作为一种新文类的创伤文学——概念界定、分类与反思》,《当代文坛》,2018年第10期。

iv.贺江:《创伤理论与创伤文学》,《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

v.朱丽平:《创伤文学视角下解码创译的必然性》,《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第7期。

vi.杨晓:《新兴“创伤文学”理论对创伤小说的成功诠释——评米歇尔·巴勒夫的<美国创伤小说的实质>》,《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

vii.李敏:《时间的政治——以“伤痕”和“反思”小说中的创伤叙事为例》,《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viii.李敏:《“伤痕”与“反思”文學中的创伤叙事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ix.陆扬:《创伤与文学》,《文艺研究》,2019年第5期。

x.J.Roger Kurtz,Trauma and Litera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8.

xi.陶东风:《“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文艺研究》,2011年第6期。

xii.王凤:《证词录像的再现与真实——杰弗里·哈特曼与大屠杀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年第6期。

xiii.谢琼:《从解构主义到创伤研究——杰弗里·哈特曼教授访谈》,《文艺争鸣》,2011年第1期。

xiv.陆扬、张祯:《卡鲁斯与创伤批评》,《学术研究》,2018年第9期。

xv.解友广:《当下的创伤理论:凯茜·凯鲁斯访谈》(英文),《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

xvi.陶家俊:《耶鲁派大屠杀创伤研究论析》,《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第4期。

xvii.Dominick La capra,Writing History,Writing Trauma,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

xviii.朱荣华:《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对创伤理论的建构》,《浙江学刊》,2012年第4期。

(作者介绍:罗菁,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