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着红色线路巡游(四)
——黄浦红色线路

2021-06-13韦晋胡庆峰项旻

上海房地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戏院黄浦旧址

文/韦晋 胡庆峰 项旻

上海黄浦区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目前区内拥有外滩、衡复、老城厢和人民广场四处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289处、563幢优秀历史建筑,为全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

黄浦区历保工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路办法,加大探索力度,完善政策支持,形成了一批务实管用的举措和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一是在历史建筑修缮方面,政府积极牵头,历史建筑修缮与民生改善同步推进。自2016年起,区房管局先后完成了国泰公寓、米丘林公寓、上海别墅、吉祥里、慈安里、滇池路北京路沿线等13处共计62幢优秀历史建筑的综合修缮工作,修缮面积近9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000余户,采用原样式、原工艺恢复老建筑历史风貌。

二是在重点项目推进方面,集中力量提升四大风貌区文化品牌。完成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开发近2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外滩“第二立面”历史建筑群的功能置换工作,重点推进了外滩·中央项目(179街坊)、老市府大楼(160街坊)、国际医疗中心项目、北京东路沿线等一系列公共建筑更新改造工作。按照“带建设项目、带民生改善、带环境整治”的原则,结合房屋修缮、社区微更新微改造、市政整治、市容绿化以及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了南昌路沿线包括74弄、110弄等历史保护建筑和里弄房屋综合修缮工作。从恢复历史剧场功能、激发历史剧场活力出发,完成了大世界、历史博物馆、中国大戏院、黄浦剧场、长江剧场等一批历史建筑的修缮改造,打造了环人民广场活力演艺区这一品牌示范区。对老城厢部分历史文化遗产采取了抢救性保护措施,实施了对梓园、文庙等一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利用工作,着力打造老城厢地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地标新名片。完成了《新青年》杂志社旧址、团中央旧址、中共六大旧址等一批红色历史旧址的保护修缮,有效开发了黄浦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黄浦红色线路包含了展示“海派工匠精神”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构旧址、解放上海南京路上升起第一面红旗的老永安公司、“五卅”运动爱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传播红色文化的中国大戏院以及“国歌唱响地”黄浦剧场等多处历史悠久的保护建筑,集中展示黄浦区对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见表1、图1)。

表1 黄浦红色线路

图1 黄浦红色线路图

一、上海市工人文化宫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原东方饭店),是上海市第二批历史优秀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建筑建于1929年,由外籍建筑师乌鲁恩设计,华商久记营造厂承建,属古典主义风格。建筑正中大门面向西藏中路,平面呈三角形。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2591平方米,建筑面积12240平方米,建筑师采用了一些对立的建筑元素,建筑分为两个部分,前面部分为主楼,高七层,后面为副楼,高五层。主楼入口与两侧有两根贯通三、四、五层的爱奥尼式石材立柱,并各有两个靠边的方形爱奥尼式壁柱与之配合,精细而又平衡。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9月30日,政府以筹募职工文娱基金的方式购置了东方饭店,改成上海总工会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上海市工人文化宫。陈毅市长为上海工人文化宫亲笔所题的匾额“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目前被高高地挂于文化宫的大厅。

二、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

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位于云南中路171-173号(原云南路447号),在云南中路福州路口天蟾逸夫舞台背后,是一幢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米色小楼,1980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28年4月,中共地下党员熊瑾玎以商人身份租下这里的生黎医院楼上三间房间,以“福兴商号”作为掩护,用作中央核心机关秘密办公和开会处。从1928年秋到1931年4月,白色恐怖笼罩着上海。其间,这里一直是中央政治局开会的地方。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经常在这里办公,是中共六大后中央政治局秘密机关旧址,也是中共中央在沪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旧址。

三、老永安公司(上海解放时南京路上第一面红旗升起处——绮云阁)

老永安公司建成于1918年,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辛记营造厂承建,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楼顶为屋顶花园,称“天韵楼”,是上海著名的游艺场所。顶部有两层高的塔楼,名为“绮云阁”。大楼建筑整体外形接近古典主义的折衷主义风格,部分装饰受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为高六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略呈正方形,朝向路口的东北角沿街处理为弧形,楼顶转角处立有三层高的巴洛克式塔楼。建筑外墙采用汰石子饰面,立面以底层和五层上方的挑檐划分为三段。

1958年上海电视台设在大厦内,为上海最早的电视台。1949年5月25日,在南京路上老永安公司(今永安百货有限公司)大楼的最高处“绮云阁”,一面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这是上海解放时南京路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

四、“五卅”运动爱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

1925年5月30日上午,上海两千余名学生为声援日商内外棉纱厂工人的罢工斗争,抗议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在南京路散发传单,发表演讲。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演讲学生和听讲群众,激起民众愤慨。下午三时,群众几千人聚集在老闸捕房门前要求释放被捕者,高呼“打到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开枪射击,当场死伤数十人,鲜血洒在南京路上,酿成“五卅惨案”。

五、中国大戏院

中国大戏院建于1930年,由康益洋行设计,属现代主义风格,原名三星舞台,1944年定名中国大戏院,为上海京剧四大舞台之一。该建筑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

1937年11月,著名剧作家和演员欧阳予倩团结一批京剧界爱国艺人,组成“中华剧团”,宣传爱国主义思想,揭露民族败类的丑恶行径。

1946年6月,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孟小冬响应宋庆龄筹集中国赈灾基金的宣告,在中国大戏院公开义演,公演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全国各省赈灾。

1958年7月,上海京剧院反映1923年“二七”大罢工的京剧《红色风暴》在中国大戏院首演,周恩来总理曾称赞此戏是“解放后京剧现代戏第一炮”。

2018年完成的建筑修缮改造内容主要为恢复原有外立面和提升内部剧场功能。

六、黄浦剧场

黄浦剧场,原名金城大戏院,建于1934年,由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属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二类。1958年周恩来总理提议将其命名为“黄浦剧场”并为之亲笔题名。

黄浦剧场的西立面和南立面为主立面。根据功能与基地的特点,采用不对称形式,转角处最高,南西两侧呈阶梯状依次降低,且两侧层高不同,窗线的位置和数量也略有变化。立面没有采用装饰线脚,仅在轮廓和窗的水平方向上用灰色线条点缀,弱化了檐口和基座的造型。

1935年《风云儿女》在黄浦剧场公映,片中插曲《义勇军进行曲》由此唱响。

猜你喜欢

大戏院黄浦旧址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油画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黄浦恩、刘洋、罗玄、彭霞作品
捏只可爱的哈士奇
上海大戏院三月“重生”
70多岁上海大戏院改建
话剧《惊梦》
“上海滩”名称是怎么来的
峥嵘岁月——黄崖洞保卫战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