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刻牙本质封闭技术对氟斑牙牙本质粘接的影响

2021-06-13黄晓宇张美凤孙正帆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管牙本质牙体

解 静,黄晓宇,张美凤,孙正帆,郭 玲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四川泸州 646000)

氟斑牙是由于牙齿发育过程中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导致牙齿发育不良[1]。中国是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中国川南地区氟斑牙尤为高发。在临床上氟斑牙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釉质表面颜色改变和缺损,而严重影响牙齿的美观和功能,并导致部分患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1-2]。因此对于氟斑牙的修复治疗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常用的修复方式有贴面和全冠修复。但随着微创治疗的提出,最大程度保存天然牙体组织观念的不断深入,嵌体、髓腔固位冠等微创的方式也逐渐被应用[3-4]。但是不管应用哪种修复方式,粘接均具有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微创修复中粘接起了决定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氟斑牙牙釉质粘接,发现其粘接强度明显低于正常牙[5]。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氟斑牙中研究如何提高其牙本质粘接也十分重要,但是关于氟斑牙本质粘接研究的报道却相对较少。

对于如何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已有大量学者和文献证明在正常牙中即刻牙本质封闭可以提高牙本质的粘接强度[6]。而即刻牙本质封闭的原理就是在牙体预备后,会有大量的牙本质暴露,在取印模前用牙本质粘合剂应用于新鲜切割的牙本质上[7]。结果是封闭了牙本质小管,提高了牙本质的粘结强度的同时减少了细菌入侵和牙本质的敏感性。

有学者研究发现氟斑牙牙本质小管形态和正常牙牙本质小管形态差异不大,但小管密度降低。所以本研究将即刻牙本质封闭技术应用于氟斑牙上,比较即刻牙本质封闭对于氟斑牙牙本质形态和粘接强度的影响,以及是否和正常牙齿有所区别。

1 材料与方法

1.1 准备

1.1.1材料

Adper Single Bond 2 牙本质粘接剂,Filtek Z350复合树脂,RelyX U200双固化粘接树脂,35%磷酸酸蚀剂,超声荡洗机,常规口腔治疗器械等。

1.1.2样本收集

收集选取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因牙周病拔除的48颗非龋性氟斑牙。纳入标准:①牙体完整无缺损,龋坏及其他牙体非龋性疾病(氟牙症除外);②无牙隐裂,未做根管治疗;③必须是磨牙。排除标准:①牙冠缺损或龋坏或患有除氟牙症外其他非龋性疾病;②牙隐裂或已行根管治疗;③非磨牙。

1.2 分组

将48 颗氟斑牙按照Thylstrup 和Fejerskov 指数(TFI)分为4 个大组:正常组(TFI=0)、轻度组(TFI=1~3)、中度组(TFI=4~5)、重度组(TFI=6~9)。再将每个不同严重组的氟斑牙随机分为两个亚组(n=6,共12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牙本质;干预组:即刻牙本质封闭技术处理牙本质。

1.3 实验步骤

1.3.1样本处理

所有样本均清除软组织和结石,保存在生理盐水中。再用超硬石膏包埋每个样本牙根。将所有样本水平截断至釉牙本质界下约2 mm,得到裸露的牙本质。将裸露的牙本质依次用320、400、600 粒度的碳化硅砂纸在自来水中研磨,得到新鲜平坦的牙本质表面。然后在蒸馏水中超声荡洗5 min后在新鲜的牙本质表面上根据实验分组行即刻处理。

对照组:在新鲜的牙本质表面用35%磷酸酸蚀30 s,流水下冲洗30 s后用无水无油气流干燥5 s。蘸取生理盐水均匀涂抹于牙本质表面两遍(压力约10 N),置于一旁直至自然干燥。

干预组:在新鲜的牙本质表面用35%磷酸酸蚀30 s,流水下冲洗30 s后用无水无油气流干燥5 s。蘸取Single Bond 2牙本质粘接剂均匀涂抹于牙本质表面两遍(压力约10 N)。无水无油气流轻吹5 s 后,光固化灯照射10 s至粘接剂固化。

处理完后,将所有样本储存于常温生理盐水中24 h以备用。

1.3.2扫描电镜观察

将每个组内样本随机选取一个,制备成约2 mm厚的牙本质盘,纵向劈开,蒸馏水中超声荡洗5 min,充分干燥后表面喷金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横截面及纵截面,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流程图

1.3.3粘接强度测试

用Filtek Z350 复合树脂制作形成4 mm×4 mm× 3 mm 树脂块。所有剩余样本牙本质表面均使用RelyX U200 双固化粘接树脂将树脂块粘固,去除边缘多余粘接剂。流水下用低速切割机将每个样本切形成横截面积为1 mm×1 mm 的棒状试件,每个样本随机选择三个试件用自制夹具行微拉伸强度检测,算出平均值。最后用graphpad prism 7.0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1.4 数据分析

用graphpad prism 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对干预措施和氟斑牙严重程度的作用大小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电镜扫描

对照组及干预组牙本质表面处理后牙本质横断面及纵断面电镜观察如图2和图3所示。

横断面(图2)观察发现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均呈开放状态,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加重牙本质小管的数量逐渐较少,小管直径变小。干预组牙本质效果封闭良好,封闭率达到90%以上,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加重封闭率下降,重度氟斑牙可见部分小管呈开放状态。

图2 牙本质横断面扫描电镜图(×2 500)

纵断面(图3)观察发现,对照组牙本质小管通畅,随氟斑牙严重程度加重小管变细,并有弯曲。干预组牙本质小管内树脂突形成,树脂突的渗透深度也随氟斑牙严重程度加重而变浅,正常、轻、中、重组渗透平均深度分别为44.74 mm、32.05 mm、22.27 mm、16.30 mm

图3 牙本质纵断面扫描电镜图(×2 500)

2.2 粘接强度

两因素方差分析后统计发现:牙本质处理方式与氟斑牙严重程度之间没有交互作用(F=1.418,P=0.2556);IDS组的平均拉伸粘接强度均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F=46.01,P<0.001);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加重,拉伸强度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77,P<0.001),详见表1。

表1 不同程度氟斑牙的拉伸粘接强度值(,MPA)

表1 不同程度氟斑牙的拉伸粘接强度值(,MPA)

3 讨论

氟斑牙是我国典型的地方性疾病,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从而影响心理健康[2,8-9]。

多年来我们都致力于氟斑牙的修复治疗,恢复牙齿的美观,以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大量学者研究了贴面,全冠以及嵌体修复氟斑牙,但是修复效果和修复体远期留存率都受到了氟斑牙粘接力低的影响而远远不能到达预期效果[10-13]。

有学者研究发现氟斑牙最大的改变在其釉质,氟斑牙釉质形成氟磷灰石晶体使其结构疏松,所以釉质粘接力远不如正常牙[14-15]。而牙本质粘接上,有少数学者研究得出其粘接力低于正常牙,这与我们的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14],但是并未深入研究。而且在氟斑牙牙本质粘接研究过程中有部分学者发现氟斑牙存在牙本质敏感现象,且个别患者的敏感程度还高于正常牙[16]。所以如何提高氟斑牙牙本质粘接力以及同时治疗其牙本质敏感成为我们的研究内容。

本研究(图2、图3)发现,氟斑牙牙本质小管的数量明显少于正常牙,并且在牙本质小管的某一段中出现了弯曲以及变细,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的加重这些改变也在加重,这可能是氟斑牙牙本质粘接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因为牙本质粘接的原理就是树脂进入牙本质小管内,形成树脂微突,从而产生了微机械固位作用[17]。但是本研究使用了IDS技术之后观察牙本质小管发现大量牙本质小管被封闭,封闭率达到90%以上,并且在纵断面形成了许多的树脂微突,所以这也证实了IDS 的确是能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减少牙本本质小管的开放,也就降低氟斑牙牙本质的敏感症状,同时又提高了氟斑牙牙本质的粘接力。但是在氟斑牙中形成的树脂微突数量和渗透深度都低于正常牙,且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的加重微突的数量和渗透的深度进一步减少,这也证实了氟斑牙牙本质粘接力为何低下,并且与本研究的微拉伸粘接测试结果不谋而合,这与Vieira 的研究结果一致[18]。

IDS是近年来较为风靡的技术,大量运用于正常牙,目的就是减少牙体预备后的敏感以及提高修复体粘接力。它是在牙体预备后,即刻酸蚀去除玷污层,再立即应用牙本质粘接剂涂布于牙体表面,快速形成树脂微突,封闭牙本质小管,率先与牙本质形成混合层,以利于最终修复时树脂粘接剂与牙体的结合从而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7]。在本研究的实验中发现应用了IDS 的氟斑牙粘接强度确实有提高,并明显高于传统粘接时的粘接力,但是其仍然免不了会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的加重粘接也会下降,但是在同等的严重程度下,IDS都是有效的。

所以本实验为氟斑牙牙本质小管封闭和粘接力提高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临床氟斑牙治疗具有较高的意义。但是在氟斑牙牙本质方面的研究仍然是薄弱的,很多的问题也都没有解决,所以还需要更多学者研究相关机制、技术和原理,以期有更好的方法出现。

4 结论

即刻牙本质封闭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氟斑牙牙本质封闭率改善氟斑牙敏感症状,以及调高氟斑牙牙本质粘接强度,但粘接强度随氟斑牙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降低。

猜你喜欢

小管牙本质牙体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ACVR1对成牙本质细胞极性及牙本质形成的作用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椅旁CADCAM系统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
和你在安详的社区走一走
退休学不休
3D打印肾脏近在咫尺
舒适达专业修复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