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高校专业性社团发展现状分析

2021-06-11梁怡青赵强何雪梅杨佳璐朱姝芹

大学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高校

梁怡青 赵强 何雪梅 杨佳璐 朱姝芹

[摘 要]目的:调查目前高校开展专业性社团的现况,找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发展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便利抽样选取南京市6所本科院校的2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专业性社团成立时间较短,大多仅成立1~2年。有47位调查者认为缺乏专业老师的有效指导是目前专业性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119位调查者希望专业性社团能一个月开展2~3次活动,100位调查者希望专业性社团能开展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的活动。专业性社团在各方面对社员均有帮助。结论:南京市部分高校专业性社团成员规模小,起步较晚,专业老师的配置少,社员的层次不齐,社团活动单一是影响该类社团发展的重要原因。学校须加强对专业性社团的管理和扶持。

[關键词]专业性社团;发展现状;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5-0082-04

学生社团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团的数量、种类、功能越来越多元化。专业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社团中的一类,也称专业学习型社团,是以兴趣为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专业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专业学术与实践活动的社团组织[1]。作为大学生社团的一种独特类型,专业性社团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2]的特点。然而,高校对于专业性社团建设导向尚认识不足,使得专业性社团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部分高校专业性社团的活动及其对社员的影响、现存问题、专业老师指导等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调查目前高校开展专业性社团的现况,找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发展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6所本科院校,调查校内在读大学生。

(二)调查工具

基于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结合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对近年国内有关本科院校专业性社团的研究进行文献回顾,自行设计《本科院校专业性社团的发展现状调查表》,调查表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已加入专业性社团的信息链接到“已参加”部分,包括:个人认为专业性社团存在的必要性、曾加入社团的情况、加入专业性社团对个人的影响、个人认为社团目前存在问题、对社团未来发展的期望等。未加入专业性社团的信息键接到“未参加”部分,包括对专业性社团的设想、周围同学参加专业性社团的情况、个人认为专业性社团存在的必要性、希望社团开展活动的方向、制约社团发展的因素等。采用问卷星编辑条目,发放并收集问卷。

(三)统计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一致性和逻辑核查。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

共调查220名南京市在校本科生,男生94名,女生126名,来自大学4个年级,平均年龄为20.89±1.27岁。调查院校包含理工、文科等综合性院校以及专科类院校。收回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91.36%(详见图1)。

(二)专业性社团发展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专业性社团大多成立时间较短,仅成立1~2年,社团成员为20~50名,举办过校级及以上活动的经历较少。数据显示,对于绝大多数已参加社团的调查者来说目前专业性社团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为缺少专业老师的有效指导,只有10人(14.71%)表示在社团活动中总是能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详见表1)。有38位调查者认为学生参与度低,36位调查者认为缺少活动经费、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28位调查者认为缺少有价值的活动(详见表2)。

(三)学生对专业性社团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119位调查者希望一个月开展2~3次活动,59位调查者希望一个月开展1次活动,仅8位调查者希望一个月开展5次以上活动;96位调查者希望在医院举办社团活动,71位调查者希望在培训室举办社团活动,56位调查者希望在社区举办活动;100位调查者希望专业性社团开展增强专业实践能力的活动,86位调查者希望专业性社团举办竞赛,85位调查者希望专业性社团开展关于就业指导的活动;46人希望有就医指导,49人希望有科研能力培养,60人希望有专业技能培养,以及3人选择其他(详见表3)。

(四)专业性社团对成员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40人认为参加专业性社团对提高个人的专业实践能力比较有帮助;42人认为参加专业性社团对于个人提高专业知识比较有帮助;45人认为参加专业性社团对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比较有帮助;36人认为参加专业性社团对个人获得更多的就业指导比较有帮助;41人认为对于培养个人创新思维能力有帮助;31人认为参加专业性社团对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比较有帮助,但也有29人认为参加专业性社团对提高科研能力的影响一般(详见表4)。

三、讨论

(一)专业性社团存在的意义

1.响应国家政策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与政策呼吁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与途径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关注的焦点。专业性社团通过灵活调控活动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策划相关活动以及邀请专业老师指导,不仅提供了相比传统课堂更包容开放的氛围,也提升了学生发展创新意识与科研的效率[1]。收集的数据显示,对于专业性社团是否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的问题,分别有76.64%与50%的人认为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而对于大多数参加与未参加专业社团的学生而言,科研培训也是他们所希望开展的社团活动之一。可以说,专业性社团是对国家政策的实践与落实,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对于创新与科研能力培养的需求。

2.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专业型社团是以专业知识为背景,有针对性有目的有依托的社团类型,它开展的活动是对专业所学内容的强化、补充与拓展。对于专业性社团是否能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的问题,数据显示分别有72.06%、73.52以及75%的参与者认为非常或比较有帮助。专业性社团的存在对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3.促进专业发展

专业性社团通过相关活动开展,在响应政策的同时,也为专业创新与科研发展添加了活力,增加了专业的竞争力。此外,据调查,对于希望开展哪些活动这个问题,分别有48.53%未参加与55.94% 参加过专业性社团的学生希望提供就业指导,这表明部分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与发展前景缺乏了解。通过接受相关就业指导,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个人发展道路会有更明确的方向,避免专业人才的流失。

(二)专业性社团现存问题

1.专业性社团建设导向认识不足

专业性社团是以兴趣为基础,学科专业为依托,专业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专业学术与实践活动的社团组织。从调查的情况及访谈的内容来看,专业性社团成员角色意识不清晰,参与活动欲望不够强烈,专业老师的指导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对专业性社团的认识不够准确。一方面,专业老师的作用体现在社团管理方面,尤其是对专业性社团内部和活动的管理,同时也可加强专业性社团与团委之间的联系,增强团委对专业性社团的重视。另一方面,专业老师的作用体现在专业引领方面。专业老师了解专业发展的趋势、最新动向及专业前沿知识,能带领社团在时代竞争的浪潮中,把握时代脉搏,掌握主动权[3]。

2.缺乏有效管理模式

从调查结果看,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是学生较为关切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学生社团由于没有门槛的限制,没有成员筛选机制,也没有合理的竞争机制,导致社团成员的流动性大,缺乏创新力、凝聚力,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社团内部分工、责任制的落实、环环相扣的监督制度,都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来保驾护航。如果没有专业教师的管理和引导监督,社团活动将变得随意。

3.物质资源不足

丰富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场地是保证社团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社团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社团成员参与度低,这成为制约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与社团物质资源不足有关。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资金作为物质保障,缺乏活动经费使得活动场地受限,社团活动无法得到资金支持,进而导致活动形式单一,影响社团活动质量以及社团的生命力[4]。

(三)专业性社团的发展策略

1.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社团的生命, 只有高质量的活动才能使社团有生命力。专业性社团是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平台, 专业性社团的活动应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以及创新性[4]。虽然目前专业性社团开展着各种社团活动,但是活动形式单一、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成员参与度较低,造成社团成员流失严重,不利于社团的持久发展。因此,专业性社团需要提高活动的专业性、实践性及创新性。可结合专业特色,组织成员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专业讲座、技能训练,以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技能,拓宽社团成员的视野,使社团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还须提高社团活动的创新性,一是可将技能训练与竞赛相结合;二是可组织对外交流活动,与同类社团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或组织友谊比赛;三是组织职业体验活动,通过短期职业体验或实训,使社团成员提前感受职业氛围,接触职业前沿科技。

2.寻求适合专业性社团的发展道路和管理模式

(1)明确以“专业性”为导向的社团发展理念

为突出专业特色,避免与普通类型社团同质化发展,专业性社团须确立以“专业性”为导向的社团发展理念[3]。专业性社团应深植于学校,加强与专业對口型企业或组织的联系,谋取与专业对口型企业或组织的合作,以确保社团实践活动具有专业性。同时,专业性社团还需加强社团成员的专业思想稳定性,增加社团成员对专业的兴趣,引导社团成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

(2)完善社团管理模式

学校应加强对专业性社团的监管,并协助专业性社团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管理。专业性社团须建立完善的社团规章制度、社团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健全的社团奖惩制度,以确保专业性社团长久稳定有序地发展。专业性社团须重视民主化管理,积极听取社团成员的意见,以满足社团成员的需求。

3.加强专业老师的责任意识和管理

建立完备的指导教师队伍是专业性学生社团走又好又快发展道路的关键[5]。学校在选择指导老师时应充分考虑社团学生的需求及特点,同时兼顾备选老师的工作强度及课余时间安排,保证指导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为保证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学校除了计算指导工作的课时量,更应当将指导工作与职称评定挂钩,增加指导教师的动力,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同时,可以采用双向监督的做法,社团成员以匿名方式对指导老师的每次指导工作开展评价,并在指导老师的期末测评中有所占比。

4.增大宣传力度及校方、社会、学生的关注度

加强专业性社团的对外交流,通过对外交流扩大社团的影响力。同时,学校应把握机遇,明确国家政策,顺应形势,通过加强对专业性社团创新性的培养,为学校发展寻觅人才。以“赛”会友,校方带领专业性社团成员以学校的名义参与大赛,不仅增加学校知名度,同时也丰富社团成员经验并扩大社团的影响力,达到宣传的效果。校方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通过与企业合作,为专业性社团谋求资金赞助、物资支持、场地供应,以使专业性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同时,企业或机构可为专业性社团提供实训机会,不仅可以培养企业后备力量,也可通过注入新鲜血液来增添企业的活力,提高创新性。

综上所述,南京市部分高校专业性社团规模不大,起步较晚,社团影响力不大,发展水平不高,专业老师的配置较少,社员的层次不齐,社团活动较为单一。因此,学校管理层面应加强专业性社团的“三大保障”[6],制定合理的社团制度,增加专业老师的配给,发挥专业性社团的作用,并在政策上对该类社团有所倾斜,以吸引更多的人气。另外,专业性社团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整合校内外丰富的资源,拓展社团发展的空间。

[ 参 考 文 献 ]

[1] 李杰,张玥.基于专业学生社团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社团为例[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4(2):65-68.

[2] 赵润红.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19):33-34.

[3] 张瑜.当前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4] 朱惟其,任健.通过社团建设激发创新创业意识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业,2019(5):63-64.

[5] 田颖慧.中职学校专业型学生社团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6] 陶熠,吴佑波.基于“四大平台”建设专业性学生社团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3):108-111.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高校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