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推拿对运动损伤后生化指标的影响分析

2021-06-10冀鹏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转氨酶乳酸生化

冀鹏程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内蒙古 锡林郭勒)

0 引言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快速发展,人们健康重视度不断提高,因运动诱导运动损伤事件频发,成为急诊收治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1]。运动损伤主要好发部位以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等活动关节为主,损伤后伴有不同程度疼痛情况,严重影响患者关节活动能力,对其预后康复具有较高影响,若没有给予有效治疗及康复对策,极易导致不可逆性功能损伤,影响患者躯体功能[2,3]。随着我国祖国医学快速发展,中医针灸推拿于运动损伤治疗中取得较好应用反馈,可有效改善损伤症状,缓解疼痛感受,改善预后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笔者单位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门诊收治运动损伤患者为探查对象,共计140例,研究分组遵循自愿原则,采用双色球抓阄方式分组,参照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 龄19-52岁,均 龄(36.27±1.58)岁;观察组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18-55岁,均龄(37.01±1.61)岁;校验比对两组运动损伤患者入组资料做统计比对,符合研究(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针灸推拿治疗,指导患者正确体位,呈仰卧位或站立位,借助推拿等方式,促使损伤部位肌肉放松,通过按揉以改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恢复局部受损部位营养状况,以病灶阿是穴为主要穴位,依据经络走向进行推拿按摩,重点按摩受损组织及局部阿是穴,采用中指及拇指进行足三里点按,以起到调节经络的作用,借助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点揉关元穴,以起到调节脏腑的作用疗效,依据患者机体耐受度,科学设置推拿时间及推拿力度,建议以20-30min 为宜[4,5];针灸治疗:采用华佗牌1.5 毫针进行针刺,指导患者正确体位,取患者足三里穴进行针刺,起到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的效果,采用平补平泻方式,待得气后出针[6]。

1.3 评价标准

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测,主要检测标准包括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浆乳酸等;借助肢体运动功能Fugel-Meyer(Fugel-Meyer sense assessment,FMA)评定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量表对患者功能恢复进行量化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 进行假设校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 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浆乳酸等生化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FMA、ADL 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FMA、ADL 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s/n=70]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s/n=70]

组别 时间 血清乳酸脱氢酶(U/L) 血清谷草转氨酶(U/L) 血浆乳酸(mmol/L)参照组治疗前 596.25±60.01 38.52±2.68 2.49±0.24治疗后 234.01±31.42 34.01±2.49 2.40±0.22 t 13.551 4.008 2.638 P 0.000 0.047 0.094观察组治疗前 598.05±58.69 38.48±2.71 2.51±0.20治疗后 176.38±28.53 26.34±2.34 2.29±0.16 t 15.638 8.814 7.814 P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FMA、ADL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FMA、ADL 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FMA ADL参照组 70 35.25±4.05 55.47±4.68观察组 70 73.62±5.99 80.72±6.35 t 14.663 17.715 P 0.000 0.000

3 讨论

运动损伤主要是指运动期间机体承担运动部位超过生理角度或承载重量、诱发的挫伤、拉伤、扭伤等不良事故。临床诱发因素较多,主要以患者准备运动不充分、运动不规范具有高度关联性,或于运动过程中负担过重,导致局部负荷较重、诱发的急慢性损伤,严重影响机体局部分解代谢,于运动损伤发生后,易导致机体内环境改变,例如血清乳酸脱氢酶、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浆乳酸、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升高,需早期开展有效的治疗对策,以稳定生化指标,提高治疗有效性。

现代医学针对运动损伤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客观评估其损伤程度,建议患者卧床休养,临床疗效呈现较大个体差异性,治疗周期较长,易导致废用性病变,临床应用价值受限。我国传统医学针对运动损伤多采用针灸推拿等理疗手段,借助推拿按摩等方式,有效促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淋巴组织及血液循环代谢,以恢复局部组织营养状况,通过加速新陈代谢,以促使病理渗出物的吸收,改善临床病理症状,恢复正常生理功能[7,8];同时,通过按摩疗法可诱发深部皮肤涌向皮表,以缓解血液淤滞,改善因“不通则痛”诱导的疼痛症状,通过推拿手段,可有效调节机体肌肉机能,改善肌肉耐受度强及肌张力,有效提高皮肤耐受度,加速毒物代谢,以扩张局部毛细血管,避免因长时间保守治疗、诱发的肌肉僵硬、酸痛或肌肉萎缩,可有效提高机体舒适度,刺激机体机能,以起到缩短治疗周期的作用[9,10]。针灸疗法于运动损伤治疗中可通过调节机体自由基代谢,以刺激中枢神经反馈,加速机体平衡状况的修复,可有效改善超负荷运动诱导的运动性疲劳,通过针灸足三里、关元穴位,刺激机体耐受度,经临床小鼠研究中发现,足三里针刺可有效调节整体健康水平持续性增持,缓解运动性疲劳,加速改善生化指标[11,12]。

综上,针灸推拿可显著改善运动损伤后生化指标,促使肢体功能及活动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转氨酶乳酸生化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转氨酶高与肝炎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