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竞争战略与研究

2021-06-10张超

成功营销 2021年4期
关键词:竞争战略管理会计

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在企业当中的应用停留在对原始内容的延续和技术方法应用的基础上,并没有实现按更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与此同时,随着企业具体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的应用在环境上也呈现出足够的条件和契机,作为管理会计工具当中的一种,价值链分析的作用开始为更多的企业所认知,也更为频繁地出现在企业管理者的“视”界当中。本文以“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竞争战略”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价值链分析对竞争战略的影响,然后从企业运营的各个阶段性要素出发,就价值链分析视角探讨企业的经营战略,以期相关研究内容能够为广大工作人员带来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管理会计;价值链分析;竞争战略

价值链是由企业当中能够创造价值的一系列环节组合而成的经济活动集合。从企业本身建设发展的视角来说,其内部各项业务本就是一条条作业链的集合,不同的作业链之间本身还存在着关联性,其在不断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持续为企业创造价值。价值链分析涉及企业基本流程中的所有关键环节,包括进货、生产、出货、市场营销、售后等作业活动,通过分析管理者能够更加清楚这些环节当中哪些能够直接创造价值、哪些辅助创造价值、哪些根本不会产生价值。

1 价值链分析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

管理会计不仅是企业创造价值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也是能够帮助企业优化内部价值链、提高各项价值作业活动并促使其彼此之间走向协调的有力选择。[1]某种意义而言,价值链概念的提出拓宽了企业管理的维度和视野,将企业、客户以及供应商置于统一的管理体系和价值链条当中,对价值链的上下游渠道进行重新分析和选择,为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1.1 从时间维度来分析,价值链分析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价值链分析的重点在于围绕是否产生价值进行决策,从时间维度来分析,涵盖了某一产品或项目的整个运作周期,关注周期内不同维度、不同节点的决策方案。其将企业传统的经营活动进行区分和割裂,用以更为清晰地呈现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品的贡献差别。

1.2 从深度研究的角度来进行探讨,价值链分析让价值活动以及成本衔接得更加紧密

在以往的会计应用实践过程中,针对成本的研究和分析往往集中在生产过程中,对其他环节往往处于忽视或者分析缺失的状态。虽然已有的成本会计核算很大程度上會产生一系列的有用信息和数据,但是因为不同活动无法直接合并成本,却又会在同一活动当中将不同属性的成本进行区隔,如此就很容易导致成本和价值分析发生割裂。[2]但是应用价值链分析,能够将不同环节、不同维度的内容进行紧密衔接,消除这种割裂感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3 从空间维度进行分析,价值链分析的范围需要从企业内部进行延伸拓展

以往的管理会计应用明显局限在企业内部,以提高内部管理控制效果为根本目的,由此很容易出现社会资源浪费、竞争无序以及企业效益停滞不前的情况。 如果从空间角度导入价值链分析,等于扩展了管理会计在价值维度的应用渠道和研究范围,此时根据相关理论,只有价值链的相关环节彼此之间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所持有的亮点部分并确保协调,其才有价值可言。

基于此,企业有必要从管理会计应用视角出发,让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彼此之间形成强有力的战略联盟,在集中资源优势,打造价值链核心环节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严格意义来说,这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自身所持有的资源,创造出更大、更多的价值。[3]

2 阶段性的价值链分析特征

回首国内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应用阶段对价值链的认知和定位各有其特色,所以要以阶段性、动态性的视角来对价值链特征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分析。

2.1 执行性管理会计应用阶段

这一时期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竞争策略存在如下特点:

2.1.1 从生产环节出发,对价值链进行“空间”定位

在这一阶段,从市场环境的角度来说,企业产品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同质化也变得非常明显,这样的市场环境以及经济特征,直接决定了很多企业将重点置于生产阶段,对于产品前期的研发及后续的营销推广、市场分析则不闻不问。因为这一时期于很多生产型企业而言,无论产生多少的产品,都可以被市场所“消化”。

2.1.2 从生产环节出发,对价值链进行“时间”定位

生产过程中对于价值链的识别和确认,本身是从产品制造周期的视角开启的,生命周期成本具体涉及的内容包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以及具体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投入和发生的费用等,虽然营销成本和新品开发成本应纳入到这一价值链体系当中,但就目前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际占比并不高。如果从企业生产者的角度进行剖析,其为了提高实际所能获得的利润,必然需要在维系销售收入的基础上,降低和有序控制成本。但是就整个企业的发展阶段来进行判断和分析不难发现,此时企业对管理会计的使用还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关注的焦点仍然是运营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本运动情况、将效率和效益视作重要的目标。[4]

2.2 决策性管理会计应用阶段

在这一应用阶段,价值链分析具有如下的显著特征:

2.2.1 从企业整体性视角出发,对价值链进行“空间”定位

步入到这一时期,企业在市场当中供大于求的属性已经愈发明显。毕竟从企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广大消费者个性化的因素明显增加,消费周期、消费依赖性都有所减少或降低。此时消费者的主动权、决策权增大,市场被进一步细化,而为了进一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价值链分析工作的重点需要扩展到营销和技术开发等整个链条。尽管此时的价值链应用已经从最初的一个完全扩充到多个,但是宏观而言,仍然局限在个别单位,没有考虑到价值链上的其他环节。

2.2.2 从企业视角出发,对价值链进行“时间”定位FDF709A5-904C-4717-8E91-126731B2A384

在这一时期的价值链分析时间里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此时整个生产制造过程当中的制造成本占比明显下滑,相应的后续营销推广以及含金量极高的研发成本则明显提升。此时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体系及理论建设相对完善,价值分析的載体和实践方式也变得相对系统,此时的工具应用追求效益、也关注效率。

首先,受到过往科学思想的影响和带动,控制主体需要强化激励机制、关注个体精神需要,不断协调个体和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确保管理和执行效率的提升;其次,企业需要从自身出发,寻求成本以及收入之间的平衡、收益的最大化。因为此时市场已经不再是由卖方所主导,销售收入也不再是一个能够完全被计算和预测的常量;再次,直接利用预算管理和标准成本信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偏差进行纠正,进一步明确经营管理的责任,确保生产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此时管理会计工具的存在能够收集对决策有用的数据和信息,并保证其真实性与可靠性;最后,在控制机制方面,企业在这一阶段会更加关注前馈的操作方式。随着生命周期的视角转变到企业整体,价值链分析的节点也拓展到产品研发和控制阶段,后续还会延伸至整个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3]只不过相对来说,目前这种节点控制还比较散乱、不够系统,也没有形成有关价值链时间方面的有序排列。

2.3 战略性管理会计应用阶段

在这一时期,价值链分析的应用呈现出如下两方面特征:

2.3.1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视角出发,对价值链进行“空间”定位

步入到这一阶段,无论是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其与市场接轨的趋势都会明显增强,客户会被定位为企业成长的重要合作伙伴以及资源媒介。此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其必须提高和客户衔接和对话的联动效能,此时的价值链范围必须延伸至客户层面及市场需求角度。

2.3.2 从客户视角出发,对价值链进行“时间”定位

此时的价值链分析,需要将消费者购入产品之后所产生的销售成本涵盖在内,这也就是所谓的使用成本和购置成本。在这一阶段,价值链分析的核心任务是为企业战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和强化内部管理的方式,提升价值。[5]

首先,从管理控制的内容角度来进行分析,满足顾客需求和控制顾客总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孔子顾客使用成本来得到实现;其次,从控制主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企业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具备独特的个性,其能够作为企业的决策者适应多变的环境;再次,在结构成本当中,很多产品的制造和生产成本由企业承担的部分明显下滑,但是顾客使用和购买所需要支付的成本却在提升;最后,从控制机制的角度来说,企业不应该为反馈、程序等传统名词所束缚,而是要将文化融入经营管理理念当中,最终实现对内部员工长效的影响甚至约束。

3 基于价值链分析构建持续性的企业竞争战略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战略方针以及具体面临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来明确发展目标,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导向下,企业具体可以使用的资源其实非常有限。基于此,企业有必要结合自身的目标和诉求来进行资源的统筹及分配,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市场环境不断变革的环境中,基于已有的资源从长远角度来考虑,确保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性。

3.1 加强组织的协调与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决策能力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在追求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差异化战略的开发与执行,此时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提高其市场决策能力就变得十分关键。其需要成立相应的部门(或者小组),统筹内部的价值链分析工作。

3.2 注重产品研发和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能够影响到研发品质的因素非常多,构建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恰恰是保证品质的关键所在。一旦企业的产品创新力不足,其对企业后续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产品研发以及质量管控的各个要素。

3.3 以客户管理为中心,不断提升营销推广能力

首先,企业需要从客户管理的差异化角度出发,尽可能为其提供具备足够差异化和独特性的产品;其次,企业需要围绕自身产品的特殊性进行宣传,要以更加强有力的营销策略作为支撑,不断提高企业的推广宣传能力。[5]

3.4 加强品牌文化的建设、推广和传承

品牌差异化也是企业的特质所在,延续品牌的差异化特征传承其独有的文化,能够更好地向市场、向广大消费者传递理念、实现对话与沟通。因此加强品牌建设、文化构建,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附加值。[4]

4 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用以识别企业关键活动的重要工具,价值链分析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加充分地了解和识别企业的各项活动,在优化和升级企业价值的同时,确保其拥有长久的竞争优势。基于此,企业通过价值链分析生成竞争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应对当下市场经济环境的能力,更可以完善企业价值体系的建构和价值持续提升,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王平,陈明涛,葛世伦等.基于云的信息系统对价值链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协同的中介效应[J].管理评论,2021,33(7):11.

[2] 仪秀琴,王珈璇.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企业成本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16):3.

[3] 史佳丽.基于价值链的Y公司财务战略优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0:5+8.

[4] 王金铭.SX公司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36+39.

[5] 郭亮.基于价值链视角的M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案例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16+17.

作者简介:张超,(1986.8-),男,汉,云南省罗平县,大学本科,中级会计师,现从事财务管理研究。FDF709A5-904C-4717-8E91-126731B2A384

猜你喜欢

竞争战略管理会计
爱奇艺竞争战略研究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小额信用贷款行业竞争战略分析
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我国知识资本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浅谈中国制造2025与管理会计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市场竞争战略研究
双边市场理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