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核心素养标准 评判高中语文教学

2021-06-07郭兴林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郭兴林

摘 要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一节好课的评判依据也因此发生了变化,高中语文学科因其固有的特点,评价依据说法不一。本文就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展开论述,提出了好课理应“大开大合,收放自如”“引之无痕,曲径通幽”、好课理应“以情激情,以读悟情”“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好课理应“灵动设计,生成迭起”“善用资源,游刃有余”、好课理应“切入自如,深入浅出”“徜徉诗意,归于平实”,笔者以教学实践的典型案例为依据,深入探究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一节好课的评判标准。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评价

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无疑是将创新列为新时代的一种新理念,作为教育部门,更离不开创新,我们只有厚积素养之根,方能培育创新之花。身为一线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有责任有信心紧跟时代的步伐,笔者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一节高中语文好课的评判进行了初步探究。下面就如何评判一节语文课是一节好课谈几点个人之见。

一、好课理应“大开大合,收放自如”“引之无痕,曲径通幽”

2019年12月初,有幸观摩学习了银川六中特级教师马文科老师的《兰亭集序》一堂课。对于一篇大家熟知的文言文,面对陌生的学生,陌生的课堂,如何有效落实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为马老师捏了一把汗。马老师不愧为名师,他的洒脱,他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把握,打破了常规教学的模式,另辟蹊径,大开大合,收放自如,使我们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的确,一节语文课,尤其是在高中课堂,就该有大开大合之势,收放自如之态,循循善诱时“引只无痕”,讲到精彩处“曲径通幽”,这通常是高效课堂的一大特点,让学生因课文而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又能将学生从分享大语文的快乐中拽回到课堂,真可谓“我的地盘我做主”。要做到张弛有度,谁的课堂更适合谁去把握,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使教学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始终抓住本节课堂教学的“灵魂”,既围绕“灵魂”组织开展教学,又表现出自由舒张的特点,使学生在自由舒张中提升自身素养,在积极思考中突破目标,收获快乐。的确,我们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不受进度、深度、难度等制约的一门学科,如果我们总是按部就班,走在程式化的教学讨论中,这难免就会变得枯燥,失去了语文学科应有的风采。

二、好课理应“以情激情,以读悟情”“积极思考,乐于探究”

2020年4月17日,盐城教育专家莅临我校,送教下乡,我校马娟老师与专家交流,为大家展示了一节诗歌教学课,重点探究古诗词中的“梅花”意象,马老师以播放费翔的歌曲《一剪梅》引入,通过对几篇同写梅花意象的古诗赏析,进行系统深入的教学知识点突破。教学中,马老师以饱满的热情点燃学生的激情,重在训练学生去朗读品味古诗,通过反复的尝试,不断的点评,细心的推敲,让学生从音韵、语调、感情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突破,最终让学生由朗读感知达到品读悟情的境地,从而把握了诗歌的真情实意。诚然,语文课不同于其他的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满怀激情地对待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入境,才会专心致志地积极思考,才会乐于认真探究问题,在思考、探究和交流中才有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三、好课理应“灵动设计,生成迭起”“善用资源,游刃有余”

笔者本以为,教师必是饱学之士足矣,其实不然,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教师还理应是一个信息技术高手,教师必须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涉猎更加广泛的新知识,走在新知识的前沿,这样,才能乘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感受三尺讲台上生命的伟大。一节好课岂不如此?记得几年前,青年教师杨风银与银川一中的老师们在我校进行展示教学时,杨老师上了一节“时髦”的语文课,教学中设计了杜甫的慕课环节,深受区教研室领导的表扬。的确,一节好课,应该体现教师善用资源、筛选剪辑资源为课堂所用之功,教学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各种资源,又不冲淡教学,突显成效,我想这样的课一定也不失为一节好课。我们设计自己的教学时,有时候只是局限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往往正面去看,看久了就会心生倦怠,通过其他学科来切入,灵动设计,或许会生成迭起,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在学习王羲之的名篇《兰亭集序》时,就可以从“岁在癸丑”的纪年知识涉入,也可以从书法中作品中“二十一”个“之”字的写法入手……打开网络,教学资源比比皆是,只要我们灵动设计,为我所用,一堂语文好课就一定会尽展眼前。

四、好课理应“切入自如,深入浅出”“徜徉诗意,归于平实”

很多时候,不少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可以对语文课堂教学指指点点。殊不知,语文看似谁都可以教,可谁都真不会教,原因就归结于语文情结,或许这种情结就只能是语文老师具备,开始信马由缰,随性随心切入,实则深入浅出。感触最深的还是2020年4月份盐城市时杨中学周友喜老师的一堂课,他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课例,在学生毫无预习准备的情形下,让学生阅读古诗,对照课下注释理解这首词,找出哪个地方不懂或你认为最感兴趣的内容,以收徒弟的方式让三位学生在讲台上扮演老师的角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鉴赏古诗的方法。周老师从典故入手,让学生找典故、悟用典、析典故……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上台讲,这种场景起初看着让人不知所为,简直就是没有章法、不见实效的课,而且就学生随便提出的一个问题切入,加上周老师的普通话水平不高,我以为和马娟老师的课相比真是一落千丈,可就是在二十多分钟之后,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的切入由学生的问题来定,事先老师能做的就只有预设学生会怎样,自己该怎样。让学生自己感悟,从中品味,仔细斟酌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理解诗歌的主旨,整个教学切入自由,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在反复思考中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表现得收放自如,因生成而精彩。其实,学生的问题看似皮毛,不着边际,整个教学切入纯粹没有章法可言,可经老师的不斷引导,整个教学深入浅出,貌似失败的课风水一转,柳暗花明,学生的学习如沐春风,整个教学归于平实,过人之处不言自明。

总之,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好课必将成为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今后追求的方向,笔者对一节好课的评判标准的粗浅认识,也是在当下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倡导下,笔者对上好一节语文课的美好愿景。笔者相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春天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是对我们教学观念与教学能力的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不断的课堂创新中历练成长,才能使语文课堂永葆青春!

[作者通联:宁夏灵武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