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分析

2021-06-07杜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本院脑病缺血性

杜娜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缺氧窒息而造成的一种严重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残疾和急性死亡的一大主要原因,需要尽早开展治疗[1]。临床在治疗此疾病时,多采用神经保护性药物。有研究指出,在给予患儿对症治疗的同时,配合以早期的护理干预对预后效果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2]。本次研究即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在本院出生及本院接收的该类疾病患儿进行分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外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包括24例男患儿,26例女患儿,胎龄(38.64±1.33)周,出生体重(3143±111.22)g;对照组中,包括27例男患儿,25例女患儿,胎龄(38.47±1.21)周,出生体重(3169±111.38)g。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对比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可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采取必要的给氧措施,新生儿呼吸道比较狭窄,纤毛不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很容易出现阻塞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观察,及时吸痰[3];及时清理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堵塞呼吸道而导致意外情况发生;将患儿的体位调整为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同时要对患儿进行科学喂养,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进行饮食的调整,如果病情严重程度在中度以上,需要严格禁食,等到症状减轻后再喂奶粉[4]。此外,还要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新生儿对外界刺激通常具有比较敏感的反应,会由于体温的变化导致耗氧量增加,从而使缺氧症状加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儿的保温工作,将新生儿放入暖箱保温,根据患儿体温合理设置暖箱温度,通常以33℃-36℃为宜[5]。注意定期清洁暖箱并进行常规消毒,以防发生交叉感染。及时清理患儿的排泄物,避免出现感染情况;做好脐部的消毒工作,以防引发感染[6]。

1.2.2 研究组

除上述优质护理措施外,还增加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早期护理干预。为锻炼患儿的视觉注意力,可对其进行一定的视觉刺激,如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引逗患儿,每天2-3次,每次10min左右[7]。对患儿的听觉训练可通过手摇铃等带响声的物品,也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此外,还可以在哺乳时,轻声叫患儿的名字,对其听力形成刺激。在触觉干预上,护理人员需要每天对患儿进行身体抚触,使用婴幼儿专用抚触油,严格按照抚触流程对患儿进行面部、身体的按摩,过程中要确保室内温度适宜,抚触的同时还可与患儿进行适当的语言、肢体交流[8]。

1.3 观察指标

(1)患儿的智力、运动发育情况。采用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评定,对患儿进行1年的随访,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儿发展情况越好。(2)患儿神经行为正常率。采用本院自制神经行为评价量表进行评定,得分在35分及以上为正常,低于35分为异常。(3)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对患儿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以非常满意率和满意率之和计算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处理软件为SPSS20.0,所得计量资料以t检验,±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表示,若P<0.05,则代表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智力、运动发育情况比较

经过1年的随访,研究组在智力发育方面的评分为(82.47±1.39)分,运动发育评分为(84.66±2.22)分,对照组以上两项评分分别为(71.56±1.48)分、(72.66±2.03)分,研究组两项评分均更高,经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患儿神经行为正常率比较

研究组神经行为正常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69%,对比组间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神经行为正常率比较

2.3 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组间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期因各种因素引起脑缺氧、缺血而导致的脑损伤综合征,很容易造成新生儿智力发育障碍,对新生儿的视觉、听觉、运动等神经系统带来损害,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新生儿死亡[9]。临床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还需加强护理方面的配合,以更好地改善患儿预后效果。优质护理涉及到喂养护理、体温护理、感染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但对于患儿神经系统发育方面的干预明显不足,对患儿后期发展的重视度不够[10]。因此,本研究对在本院出生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早期护理干预,通过各种方法对患儿的听觉、视觉、触觉等进行刺激,在促进幼儿的神经发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儿神经行为正常率高于仅实施优质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的智力、运动发育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且研究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与早期护理干预联合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预后,大大提升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本院脑病缺血性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