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外科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2021-06-07白洋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导尿管尿路感染泌尿外科

白洋洋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尿路感染是临床泌尿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侵袭到患者的尿道,从而引发的患者尿道炎症[1]。由于多数泌尿外科中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进行各类侵入性操作,由此导致了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2]。发生尿路感染以后,会引发患者的疼痛等不适感觉,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影响其恢复进度,而且如果不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还可能会诱发其他疾病[3]。因此,对泌尿外科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现象进行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后续预防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意义重大。为此,笔者选取本院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分析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泌尿外科出现尿路感染的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记为观察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尿路感染,主要患有肾结石、肾积水、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另外选取本院同一时间段内泌尿外科没有出现尿路感染的患者100例记为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介于22-78岁之间,平均年龄(52.64±6.78)岁。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介于24-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25±7.0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运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等进行分析[4-6]。

1.3 观察指标

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留置导尿管、平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临床指标及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留置导尿管例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平均导尿管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预防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数据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死亡情况对比

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2.00%;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无死亡患者,死亡率为0.00%,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泌尿外科患者的治疗中,多数患者需要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由此增加了大量的病菌随之入侵患者的尿道,从而引发其尿路炎症[7-9]。尿路感染的临床症状在临床中还是比较明显的,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发现,患者的尿道中存在大量的大肠埃希菌以及各种真菌[10]。有研究发现,泌尿外科的老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较高,而且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其黏膜的防御能力较差,如果发生营养不良,很可能就会引发尿路感染的发生。而且,男性患者由于前列腺疾病的发生,在治疗中更容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女性在绝经后,其尿道内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11,12]。

本研究选取100例泌尿外科出现尿路感染的患者与100例泌尿外科未出现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对比探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留置导尿管例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平均导尿管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预防抗菌类药物的使用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例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院泌尿外科出现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留置导尿管时间的长短与预防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与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有关,临床医务工作者可针对此种因素制定预防性的措施,防止患者导致尿路感染问题[13,14]。

猜你喜欢

导尿管尿路感染泌尿外科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导尿管拔管指征评估表在意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