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并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及其临床疗效

2021-06-07张子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0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张子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巴彦淖尔)

0 引言

据临床病理Logistic非线性回归因素分析显示[1,2],高血压作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独立风险因素,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因素,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常见脑卒中病理类型,因疾病进展较快,病灶为颅脑部位,患者发病后伴有明显侧身偏瘫、失语等症状,对临床治疗时机具有较高要求,为确保最佳预后疗效,需开展早期治疗对策,以避免脑实质不可逆性损伤,挽救患者生命安全[3]。笔者基于临床多年工作经验,依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开展有效性进行比对分析,旨在确保最佳术后疗效,为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提供经验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于笔者医院行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探查对象,共计84例,病例筛查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依据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分组,将手术时机≤7h的28例患者设为观察1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51-72岁,均龄(65.52±2.41)岁,出血量32-71ml,均值(50.17±3.62)ml;将7h<手术时机≤24h的28例患者设为观察2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48-71岁,均龄(65.48±2.39)岁,出血量30-69ml,均值(50.22±3.59)ml;将24h<手术时机≤72h的28例设为观察3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50-76岁,均龄(65.49±2.43)岁,出血量33-70mL,均值(50.18±3.58)ml;校验比对三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组资料(P>0.05),差异满足比对指征。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由相同外科小组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1组患者于发病后7h内开展手术,观察2组于发病后7-24内开展手术,观察3组于发病后24-72h内开展手术,依据术前CT扫描结果,明确血肿层面中线、血肿大小,明确手术入路,术中加强神经、血管保护,辅助床旁透视仪明确穿刺深度及角度,借助穿刺针进行血肿抽吸,注射2万-5万单位尿激酶,观察出血情况,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3 评价标准

术后1d、3d、7d予以患者CT检查,比对术后3组患者血肿量;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CND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χ2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术后血肿量对比

观察1组患者术后1d血肿量略低于观察2组、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3d、7d血肿量小于术后1d,观察1组患者术后3d、7d血肿量小于观察2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术后血肿量对比[(±s)/ml]

表1 三组患者术后血肿量对比[(±s)/ml]

组别 n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7d观察1组 28 32.41±1.52 15.36±0.58 8.95±1.01观察2组 28 34.58±1.60 22.14±0.73 13.54±1.06观察3组 28 37.23±1.62 24.25±0.77 17.25±1.12 P 0.067 0.000 0.000

2.2 三组患者术前、术后CNDS评分对比

术前三组患者CN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三组CND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1组CNDS评分低于观察2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术前、术后CND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三组患者术前、术后CNDS评分对比[±s,分]

注:与观察2组、3组术后对比,#P<0.05

组别 n 术前 术后观察1组 28 7.25±0.35 1.63±0.15#观察2组 28 7.28±0.32 2.21±0.17观察3组 28 7.26±0.33 2.63±0.19 P 0.000 0.000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与高血压病史具有高度关联性,因血压控制不佳,导致脑动脉血管斑块,受血管条件及血液循环因素导致破裂出血,引起血肿组织,对周围组织压迫,严重影响神经功能,易诱导不可逆性脑实质损伤,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学者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理表现多,以清除血肿压迫,改善局部血液灌注为主,为脑功能转归神经功能转归提供内在条件[4-5];需开展有效血肿清除术,以解除血肿压迫,改善预后疗效。

既往传统开颅血肿消除术创伤较大,手术暴露程度较大,极易激发术中、术后感染,应用价值受限;近年随着微创手术普及,经由显微镜下开展微创钻孔引流术,于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中取得了较好应用反馈,显著降低手术创伤,广泛适用于中老年患者,提高手术完成度[6-7]。临床学者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发现[8],手术治疗时机对手术预后疗效具有较大影响,本研究笔者为探究最佳手术时机,特采用三种手术时机方案进行比对,经研究结果数据显示,观察1组患者术后1d血肿量略低于观察2组、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3d、7d血肿量小于术后1d,观察1组患者术后3d、7d血肿量小于观察2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三组患者CN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三组CND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1组CNDS评分低于观察2组、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于高血压脑出血应用中优势显著,主要得益于早期血肿压迫较小,手术开展难度降低,可有效提高手术完成度,通过缓解受压,可有效降低颅内高压等情况,利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修复,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转归疗效。

综上,发病至手术7h内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最佳时机,早期开展微创钻孔引流术,加速血肿吸收,促使受损神经早期恢复,疗效确切。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