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模拟教学结合飞行检查在新生儿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效果评价

2021-06-04何华云杨丽莎陈新红代金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肺情景新生儿

龚 明,何华云,杨丽莎,陈新红,代金丽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重庆 400014)

新生儿心肺复苏(NCPR)是新生儿科一项基本的急救技术,其启动的时机和实施的质量与患儿的生存及预后密切相关。护士作为住院新生儿的密切照护者,提高新生儿科护理人员NCPR操作熟练程度至关重要。在传统NCPR培训中,培训者常按既定的操作流程逐一讲解,未结合临床案例,不利于护士在复杂临床情景中应用和变通[1]。情景模拟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创设高仿真场景进行教学、训练或考核,以达到提高学习者在实际临床情景中技能操作及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2]。飞行检查是一种考核前不通知被考核者的现场考核方式,具有突击性、灵活性、高效性的特点,可为考核者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常应用于质量管理督查过程中[3-4]。为提高NCPR培训效果,提升护士对实际临床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本研究将情景模拟教学结合飞行检查应用到NCPR培训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三等甲级专科医院新生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岗护士;(2)年龄≤50岁;(3)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轮转、进修、规培、实习护士;(2)研究期间离职、转岗、怀孕护士。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护士共52名,其中女性49名(94.2%),男性3名(5.8%);平均年龄 28(25,32.75)岁;平均工龄 5(3,10)年;大专 11 名(21.2%),本科40名(76.9%),研究生1名(1.9%);护士34名(65.4%),护师14名(26.9%),主管护师4名(7.7%)。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6名。

1.2 研究方法

培训前采用集中考核的方法对全体研究对象进行第1次心肺复苏技能考核,以了解其基线情况,然后进行NCPR培训。

1.2.1 试验组干预方法 试验组NCPR培训采用理论讲解以及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理论授课包括气道管理、药物使用、除颤、心律识别、静脉通路建立等基础及高级生命支持中涉及的内容。情景模拟教学前组织护士观看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的标准化NCPR操作视频,同时由指导教师对关键步骤进行讲解,并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演示,然后试验组护士每3人组成一个团队进行情景模拟练习。情景设定:(1)模拟场地:新生儿无陪护病房;(2)模拟场景:患儿在吃奶时发生呛奶窒息或者晨间沐浴时发生病情变化;(3)障碍设置:抢救中突发病房断电。指导教师从旁进行指导,反馈抢救中不足之处。整个培训持续4天,共8学时。培训后1个月内根据在岗情况临时通知被考核者进行NCPR技能考核,以评价其培训效果,培训后6个月[5]时再次进行NCPR考核,以了解培训后NCPR技能保留情况。

1.2.2 对照组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理论授课结合操作练习的方法进行培训,理论授课内容、操作演示方式、总培训时长同试验组,操作练习采用边看视频边练习的方法[6],指导教师从旁进行指导并及时纠正其错误的手法。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1个月、培训后6个月进行技能考核,以了解不同时间点NCPR技能操作情况。

1.2.3 测评工具 依据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ic of Pediatric,AAP)及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共同制定的《201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7]自行设计NCPR操作考核表,包括应急能力、初步复苏、正压通气、建立循环4个维度,共26个条目。采用2级评分法,合格为1分,不合格为0分,总分26分。经2位新生儿科护士长、2位新生儿科主任及1位新生儿科高年资护士评审后确定。经过20例小样本预测,该考核表4个维度的Crobanch’s α为0.778,26个条目的Crobanch’s α为0.862。考核时2人为一个小组,考核者根据操作进程临时设定障碍以评估被考核者的应急能力。

1.2.4 质量控制方法 培训及考核由两名已获得AHA培训资质、工作年限≥20年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培训前采用10例小样本实验对考核者考核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其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87,说明具有较高的测量一致性。

1.2.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处理。计量资料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进行正态性检验,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护士性别、年龄、工龄、职称、学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一般情况比较

2.2 两组3次心肺复苏考核结果比较

培训前两组护士考核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其NCPR操作水平具有可比性,详见表2。在培训后1个月的NCPR考核中,试验组在应急能力、初步复苏、建立循环以及总成绩方面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详见表3。培训后6个月两组护士的技能保留情况详见表4,试验组在应急能力、正压通气、建立循环以及总成绩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培训前两组考核结果比较(±s,分)

表2 培训前两组考核结果比较(±s,分)

组别 应急能力 初步复苏 正压通气 建立循环 总成绩试验组对照组t P 5.18±1.90 5.23±2.27 0.995 0.325 2.81±0.98 3.04±1.22-0.753 0.455 5.62±1.13 5.85±1.41-0.652 0.518 6.23±1.03 6.00±1.33 0.700 0.487 20.69±3.80 20.19±5.24 0.190 0.695

表3 培训后1个月两组考核结果比较(±s,分)

表3 培训后1个月两组考核结果比较(±s,分)

组别 应急能力 初步复苏 正压通气 建立循环 总成绩试验组对照组t P 7.38±0.90 6.00±2.19 2.982 0.005 3.81±0.40 3.38±0.90 2.193 0.035 6.58±0.70 6.31±1.01 1.115 0.270 7.00±0.00 6.31±1.12 3.143 0.004 24.77±1.49 22.00±4.42 3.031 0.005

表4 培训后6个月两组考核结果比较(±s,分)

表4 培训后6个月两组考核结果比较(±s,分)

组别 应急能力 初步复苏 正压通气 建立循环 总成绩试验组对照组t P 6.65±1.23 5.42±1.55 3.166 0.003 3.38±0.50 3.08±0.94 1.482 0.146 6.31±0.55 5.85±0.88 2.268 0.028 6.65±0.49 6.11±0.99 2.484 0.018 23.00±1.90 20.46±3.35 3.362 0.002

3 讨论

3.1 实施新生儿心肺复苏培训的意义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因其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联合国2017年儿童死亡率水平与趋势》显示,2017—2030年全世界将有6 000万儿童在5岁前夭折,其中50%为新生儿。2017年我国新生儿死亡约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0%[8],高于44%这一全球平均水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15—2030)》[9]将“终结可预防的新生儿死亡”作为保障妇幼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新生儿心肺复苏作为一项急救关键技术,在医疗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10]显示,心肺复苏的质量决定新生儿的存活率,也与其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可促进新生儿死亡率下降,因此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复苏培训,学习新生儿复苏知识,提高医护人员新生儿复苏能力尤为重要。

3.2 开展情景模拟心肺复苏培训是提升护士急救技能的有效途径

较成人及年长儿而言,NCPR的抢救成功率高,且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作为支撑,成本—效益较好[11],是新生儿科及产科护士必备的抢救技能。培训是提高NCPR操作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本研究采用情景模拟方法对试验组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后总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NCPR的操作水平,与王爽等[1]的研究结果相同。另外,本研究中仅第2次考核前进行了NCPR培训,该次考核成绩较第1次及第3次考核成绩高,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医护人员抢救知识和技能会逐渐弱化,一般在接受培训6个月后所学知识会逐步遗忘[5],故我科规定每6个月为一个NCPR的复训考核周期。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护理人员第3次NCPR考核成绩高于第1次考核成绩,说明通过定期的复训或考核,能促进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的不断提高。另外有研究[12]表明,参与培训的次数越多,医务人员进行NCPR的自信心水平越高,故建立定期的复训和考核机制对保持医务人员NCPR操作熟练程度以及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生儿科及产科有必要建立NCPR培训、复训及考核的长效机制,以提高医务人员NCPR的实战能力。

3.3 飞行检查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

飞行检查能够提高督查的针对性及有效性,能够真实反映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已被各领域的监督机构广泛使用,是质量监管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飞行检查在考核前不通知考核时间以及被考核者,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临床护士NCPR的操作情况,同时由于时间不确定,能够激发和培养被考核者的学习动力,营造良好的训练学习环境,提高其复习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所学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增强。在本研究中,参加飞行检查的护理人员(试验组),第2次及第3次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较之集中考核而言,飞行检查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NCPR的操作水平以及保留培训后的技能水平。另外,飞行检查具有灵活性的特点,考核者可根据临床工作情况,每次选择3~4名护士进行考核,在岗时间即可完成,更容易被临床护士所接受。

4 结语

与常规集中考核相比,情景模拟结合飞行检查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培训效果,保留培训后技能水平。提示在NCPR培训中应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结合临床真实案例进行考核,并采用临时抽查的方式,以提高NCPR培训效果。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小,在今后的研究中可扩大样本量,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论证该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心肺情景新生儿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情景交际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楼梯间 要小心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