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川西平原粳稻产量及干物质的影响

2021-06-04欧阳裕元余俊奇朱从桦郑家国李旭毅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播期粳稻成熟期

欧阳裕元,余俊奇,朱从桦,刁 友,郑家国,李旭毅*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德阳市润田水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四川 德阳 618500)

粳稻作为栽培水稻的一个亚种,具有口感好、粘度高、营养成分丰富的优点,粳稻的自然生产区域集中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的高海拔山区。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粮食品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米质较佳、口感较好的粳稻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四川陆续选育和引进德粳4号、德粳6号等一系列适合四川水稻主产区的低镉粳稻品种。但生产上,原有的栽培技术在四川难以满足高产群体数量的要求,产量仅为400~500kg/667m2。粳稻品种采用机直播种植,不仅可满足高产群体数量的要求,还减少了劳动力投入,有利于粳稻推广应用。本研究以四川省近年选育的粳稻新品种德粳4号、德粳6号、沈农9903和从沈阳引种的北粳3号为材料,在绵竹开展不同播期和密度对产量及干物质生产影响的试验,为川西平原粳稻实现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方法

1.1 参试品种

德粳4号、德粳6号、沈农9903、北粳3号。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在绵竹市孝德镇金星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稻作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进行。试验田块为砂壤土,排灌方便,前茬为蔬菜。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24.50g/kg、速效氮63.12mg/kg、速效磷9.46mg/kg、速效钾70.54mg/kg、全氮1.64g/kg、全磷0.83g/kg、全钾17.43g/kg。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播期,S1:4月20日,S2:5月5日,S3:5月20日;3个种植密度D1:25cm×12cm(2.22万穴/667m2),D2:25cm×14cm(1.90万穴/667m2),D3:25cm×16cm(1.67万穴/667m2);选用4个粳稻品种,V1:北粳3号,V2:德粳4号,V3:德粳6号,V4:沈农9903,播种方式旱直播,采用穴播方式,每穴播种量为8粒,成苗后定苗为每穴4苗。底肥施用复合肥(15-15-15)40kg/667m2,4叶期施用尿素10.8kg/667m2,穗肥施用尿素6.4kg/667m2,每处理12m2,3次重复,播期间作埂覆膜。各处理在齐苗后至晒田前均采用间隙灌溉,即当水势下降到-15kpa时灌水1次,建立3~5cm的水层,待自然落干,如此循环;晒田处理均于拔节后结束晒田,拔节至抽穗期田间保持1~2cm水层,抽穗后干湿交替间隙灌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及播栽密度对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从不同播期来看,随着播期的延迟,粳稻品种产量成品递增趋势,表现为有效穗千粒重增加,穗粒数,结实率及有效穗变化不大。从不同品种来看,德粳6号产量最高,沈农9903其次,德粳4号排名第三,北粳4号产量最低,德粳6号主要优势在于有效穗多,千粒重较大,沈农9903优势在于产量构成因子均较好,北粳3号虽然有效穗多,但千粒重较小,限制了其产量的进一步提升。从不同种植规格看,不同播期下,种植规格对产量影响有所差异,早播(4月15日)条件下,产量随着密度的降低而减少,而第二播期(4月25日)下,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第三播期(5月5日)条件下中密产量最好,过密或过稀均不利于粳稻高产。

表1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直播粳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表2 不同秧龄及密度对粳稻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综合分析可知,播种期和播种密度均影响粳稻产量,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粳稻产量呈递增趋势,进一步分析其产量构成,主要是随着播期推迟,千粒重增加,这可能是由于粳稻灌浆期温光条件较好,灌浆较充分引起。

2.2 不同播期及播栽密度对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随着播期的推迟,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呈增加趋势,齐穗后干物质产量占最终生物产量的比例及收获指数则先增加后减少,从不同播栽密度看,随着播栽密度的增加,成熟期干物质逐渐增加,收获指数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从不同品种看,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及收获指数品种间存在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德粳4号齐穗期及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明显增加,但齐穗后干物质产量占最终生物产量的比例逐渐降低,而德粳6号虽然穗期及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变化较小,但收获指数降低。综合分析可知,播种密度和播期对粳稻干物质生产影响较大,但不同品种表现出不同,德粳4号在5月5日播种,播种密度为1.9万穴/667m2,德粳6号在第二播期,播种密度为1.67万穴/667m2,具有较高的收获指数和干物质生产量,在生产栽培过程中,要根据品种特性,通过调节播种期和密度,提高干物质产量和收获指数,实现粳稻高产。

3 结论

播期和密度对不同的粳稻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本试验条件下,北粳3号在川西平原宜5月5日左右播种,播种密度为1.9万穴/667m2;德粳4号为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密度为1.9万穴/667m2;德粳6号早播可适当稀植,可提早至4月25日,播种密度为1.67万穴/667m2;沈农9903不宜密植,可在4月25至5月25日,播种密度为1.67万穴/667m2。

猜你喜欢

播期粳稻成熟期
北方粳稻新品种培育与发展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虚拟现实将于2020年进入相对成熟期
粳稻收购为黑龙江省农民增收58亿元
论美国动画电影叙事风格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