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2021-06-03

新闻爱好者 2021年5期
关键词:岐山臊子菜名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悠久璀璨,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既是一个民族物质和精神文明不断提升的标杆,也是展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饮食是全人类的生命保障,有强大的驱动力和凝聚力,可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先导。因此,中国饮食文化理应得到重视并进行跨文化传播,这不仅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推介中国特色美食,提高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和家国情怀的跨文化传播,提高国家话语权。

由林静、成应翠编著的《用英语介绍中国美食》(2016年2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一书,采用案例细化研究法。先特色再拓展,重点突出。全书共七章:第一章讲述北京美食,如北京烤鸭、驴打滚等;第二章讲述天津美食,如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等;第三章讲述西安美食,如岐山臊子面、锅盔等;第四章讲述上海美食,如生煎馒头、南翔小笼等;第五章讲述苏扬美食,如鸭血粉丝汤、盐水鸭等;第六章讲述浙杭美食,如西湖醋鱼、东坡肉等;第七章讲述洛阳美食,如洛阳燕菜、胡辣汤等。该书囊括了中国许多省份的特色美食,彰显了每一种美食背后的故事、哲学、制作方法等文化元素魅力。书中用双语对照的方式讲述中国特色饮食文化,各种菜式的英译凸显了中国神话传说的意境。书中还对各大地方特色菜的渊源和发展进行了详实梳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饮食及烹饪方面的词汇与句型,不仅拓展了读者的语言知识面和国际视野,而且更有助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坚守、传承和对外传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经典美食彰显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饮食文化凝结了各民族的智慧和技艺,涵盖了各省、地区名闻遐迩的特色美食。《用英语介绍中国美食》一书主要介绍了蕴含着地域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美学价值等深层文化韵味的传统美食,其中享有盛誉的当数北京烤鸭、杭州东坡肉、陕西臊子面等特色菜。

北京烤鸭因其皮脆肉嫩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被誉为我国国菜。在元、明、清等历代宫廷中被视为御膳佳品,御膳房师傅采用叉烧和焖炉两种方式烤制鸭子,成品外脆里嫩,油脂充足,色泽诱人。据传,明太祖朱元璋每日必食烤鸭。在嘉靖年间,这种美食便从皇宫传播至民间,众多烤鸭店挂牌营业,其中广为流传的是以叉烧烤鸭为特色的全聚德烤鸭和以焖炉烤鸭为特色的便宜坊烤鸭。叉烧烤鸭是在鸭身上钻个小口,取出内脏后将开水灌入鸭肚,再系上小口后悬挂在明火上烤,直至鸭皮变得薄酥脆;而焖炉烤鸭则是避开明火,将特制老汤注入鸭膛内,利用炉中余热外烤内煮至外脆里嫩,既绿色又环保。

陕西岐山臊子面传承了周礼文化和民间信仰,是岐山人在举办宴席或庆祝节日时必备的美食之一,与孝悌文化和各种祭祀规约密切相关。在宴席上,坐席的安排必须遵循尊敬祖宗、孝敬父母和姊弟谦让的原则。食臊子面时也要遵从既定的礼俗:宴席上盛出的第一碗臊子面会被端去泼倒汤汁,以示对祖先神明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食客们只吃面条和臊子而不喝汤汁,剩汤俗称福巴子,被用来传承食俊礼的传统,即剩汤倒回锅里继续煮食,喻示着吃剩食沾福气。

东坡肉被公认为杭州名菜之一,是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的名字而命名的。苏东坡是有名的文学家和美食家。苏东坡于宋元祐四年第二次赴任杭州刺史,时年旱灾,苏东坡想方设法筹款,带领百姓疏通西湖河和巩固堤坝,从而立下功德。为感谢苏东坡,百姓纷纷赠送猪肉给他,他将赠肉烤到肉皮焦黄色,再浸泡在温水片刻后刮去焦糊,用刀切成宽厚的肉块,配以冬笋、菠菜和作料,大火烧透后改文火焖烧,直至香甜软糯,装盘后回赠给百姓享用,百姓感激之余给此赠肉取名东坡肉并代代相传。

《用英语介绍中国美食》一书所传承的经典美食实质是对文化礼俗和民族精神的继承,体现的是中华儿女对舌尖上的家的眷念而家国一体,因此也凸显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增强了其文化自信心。

二、以饮食意境讲述和谐文化,实现文化传承

中国饮食是讲究意境的,往往体现在食物的色、味、形、名四个方面,四者和谐统一。中国饮食文化崇尚食物与人、自然、社会之和,以求和为准则,以创新为突破点,凸显以食论家国的治国齐家之道,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该书所介绍的特色美食通过饮食意境之美展现了中国饮食中食材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凸显了中华和谐文化理念。第一,讲究色美意境。烹调者注重各种食材的天然色彩搭配,力求彰显食物烹制的色彩和谐之美;第二,讲究味美意境。烹调者采用炒炸、炖煎、蒸煮等十多种烹饪方法,力求食材的膳食平衡和酸甜苦辣成的五味调和;第三,讲究形美意境。烹调者通过摆拼或镶刻等工艺将食材打磨成艺术品。如将土豆切得细如发丝或将南瓜雕刻成孔雀等。食物烹制后根据食材的艺术造型摆盘,保持食物与餐具的和谐统一,凸显形美和器美的艺术张力;第四,讲究名美意境。烹调者常依据典故传说、菜品意象、地域特色对菜肴进行命名,如东坡肉、蟹粉狮子头、岐山臊子面等,突出食物与菜名间的和谐美。

岐山臊子面的食材原料、烹制技艺等都传达出了岐山面食文化中的饮食意蕴。首先,岐山臊子面的食材包含了胡萝卜、豆腐、黄花菜、木耳和韭菜,凸显了五色和谐,很好诠释了五行的和谐共生;其次,岐山臊子面讲究面臊分离,面条揉搓成细长薄糯状,配料切成错落有致的形态,然后分开烹调直至面条薄筋光,配料臊子酸辣香,汤汁鲜稀汪,调和了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最后,岐山臊子面的命名結合了地名和食材名,既传承了地方文化,又直观形象,食物与菜名达成了和谐统一。

蟹粉狮子头是最具特色的淮扬菜,对应了扬州四景之一葵花岗,在凸显饮食意境时也传承了地方特色文化。首先,蟹粉狮子头的主食材包括猪肉、青菜心和蟹黄等,配料包括干淀粉、盐和葱等,各色和谐搭配;其次,蟹粉狮子头呈肉圆状,始于隋朝,别名葵花斩肉。传至唐代,因烹熟后的肉圆子外层肥肉末已融化,使得内里瘦肉末相对凸出,看似雄狮头,从而改名为蟹粉狮子头并流传至今;最后,蟹粉狮子头的命名化俗为雅,彰显了中华狮文化的雄浑,融食材特色和地方景观为一体。

中国饮食以和为美。在食材方面,强调平衡膳食;在烹调方面,强调五味调和;在摆盘方面,强调菜肴与容器的统一;在命名方面,强调意象与食材的契合。和谐文化需要坚守和传承。但也处在发展创新的动态之中:饮食理念创新,既能和谐共生,也能兼容并蓄;饮食品种创新,既能膳食平衡,又能绿色养生;饮食艺术创新,既能对称统一,又能多元现代,真正实现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以菜名英译展现民族文化,推动文化传播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作为人类共同的话题,饮食更能促进跨文化交际,更能有效建构跨文化传播的桥梁。中国饮食承载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国形象,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有必要利用饮食这个媒介来有效传播民族文化,而中国菜名英译质量的高低则成了饮食文化对外传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功能對等翻译理论认为: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旨在强调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语意和文化特色。既是语言信息的传达,也是不同文化的传递。精准到位的菜名英译应该是语言艺术与美食特色文化的相辅相成,不仅可体现菜肴的食材、造型、来源地等,也能彰显美食背后的文化和典故,包括写实、写意、半写实半写意等方法,该书中介绍的以下三种地方美食极具代表性。

杭州名菜龙井虾仁(Fried Shelled Shrimps with Longjing Tea)是典型的写实类菜名,直接以菜肴所用的主食材和烹调方法来命名。从菜名的中英对译可以了解到:龙井茶(Longjing Tea)是杭州西湖名茶,虾仁(Shelled Shrimps)是剥壳后的河虾,对食材的烹调方式采用的是清炒法(Fried)。这种直译法让目标语读者能直观体会到龙井虾仁的形与味,并被中国的茶文化所吸引。有利于跨文化传播。

天津美食狗不理包子(Goubulis Stuffed-Buns-Goubuli originates from Tianjin which means even the dog does not get close,a typical word game played on irony to attract attention)则是典型的写意类菜名,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式传情达意。这种意译法让目标语读者能知悉这道菜的食材、产地和真实内涵,并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建立起自主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意识。

杭州名菜东坡肉(Dongpos Braised Pork-Braised pork spread by the poet Su Dongpo in Song Dynasty)属于半写实半写意菜名,既译出了菜品的创始人、来源地和烹调方式,也关照了菜肴背后的中华历史典故,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式,渲染了一种高雅的人文气息,能促使目标语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用英语介绍中国美食》一书兼具较高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是中国饮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经典范本。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多地特色美食的来源与发展、食材及烹饪特点、美食背后的传说典故等,该书有利于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着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等元素,而饮食文化的交流也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活动。因此,我们要坚守、发展和传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并进行跨文化传播。为了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达到文化的互通交融,中华儿女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对外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强国的国家新形象。

(朱晓丽硕士,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岐山臊子菜名
臊子面
最爱西安臊子面
“一碗面”里装了多少“经济学”?——岐山VS化隆:产业效益取决于产业“烹饪”
套路玩得深,点完餐的我泪流满面
岐山臊子面,酸辣味美馋死人
岐山哨子面
揭阳·黄岐山
看清楚菜名:认真审题
为自己而活
陇东“臊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