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康复健康管理在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01皮丹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颈椎病维度康复

皮丹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健康管理科兼保健中心,广东 深圳,518052)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退变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以及肢体麻木等症状和体征[1]。一旦发生,伴随病情进展,还可造成行走困难、四肢瘫痪等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需及时进行有效治疗[2]。目前,颈椎病尚无法治愈,但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经有效且规范的治疗可显著减轻疾病症状,维持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保守治疗虽然能够缓解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但因预后和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常规临床护理所发挥的作用也较为有限,更加科学的治疗措施和护理措施依然十分必要[3]。通过对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开展有效的系统康复健康管理,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支持力量,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预后[4]。本研究对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施以系统康复健康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82例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纳入标准:① 确诊为颈椎病;② 具有保守治疗适应证;③ 患者及其家属对研究涉及内容、目的等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④ 具备交流沟通等能力。排除标准:① 合并其他严重疾病;② 存在语言、认知、智力等障碍;③ 因病情加重等因素中途退出未能完成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为期3个月。入院后,护理人员常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治疗期间,遵医嘱指导患者正常用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给予其饮食、运动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基础指导;出院时,告知患者院外注意事项,叮嘱其每月进行1次复诊,于每次复诊时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纠正其不良行为。

1.2.2 系统康复健康管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系统康复健康管理,为期3个月。① 全面评估: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包括临床表现、影响工作和生活的主要问题以及患者对康复的实际需求等,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实时关注其心理情绪变化,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根源。全面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以及对疾病和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准确掌握其疾病发展过程、潜在诱发因素以及是否知晓康复治疗重要性、注意事项等。② 疾病宣教:按照评估结果,护理人员以口头宣讲、视频观看等多种方式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诱发因素等,使其能够全面、正确地认知疾病和保守治疗的相关知识,纠正错误认知。③ 心理教育:密切关注患者内心情绪变化,根据其不良情绪产生根源予以针对性的疏导、鼓励,并运用正向案例进行引导,使其能够保持最好的心态面对和配合治疗。④ 生活行为指导:帮助患者选择高度、舒适度均合适的枕头,避免因枕头选择不佳造成颈椎生理弯曲。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睡姿,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使全身肌肉、韧带和关节等得到放松。纠正患者不良坐姿、行走等,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⑤ 康复训练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情况,指导其进行打太极等运动训练,每日1次,每次15~30 min,并叮嘱其长期坚持。指导患者做颈椎操,加强颈部肌肉力量,每日1次,每次15~30 min。如有必要,还可指导其做颈椎牵引,期间注意安全问题,确保牵引器具安全可靠。⑥ 系统康复健康管理评价:当患者能够出院回家休养时,正确评估院内系统康复健康管理效果,依据评估结果制订针对性、个体化的院外干预计划。详细讲解居家护理方法,定期通过微信、电话等进行随访,为其提供延续护理服务,使其在家中也可以继续获得有效的护理服务,促进康复进程,改善预后结局。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效果 ① 疾病复发情况:统计干预3个月内患者颈椎病的复发情况,并计算复发率;② 护理效果: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进行评价。显效为疼痛、头晕等相关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影像学检查椎间隙扩大,颈椎活动度增加;有效为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无效为不符合显效、有效的判定标准[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自护能力 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根据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6]评估患者的自护能力。量表共有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自护知识4个方面内容,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提示自护能力越好。

1.3.3 生活质量 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7]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问卷共有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内容,各维度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44%(1/41),低于对照组的14.63%(6/41)(χ2=2.499,P=0.048)。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效果比较

2.2 2组自护能力比较

干预前,2组ESCA各维度(自我概念等)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干预3个月后的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干预前后ESCA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2.4 2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2组GQOL-74各维度(躯体功能等)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干预3个月后的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GQOL-74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颈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均比较复杂,仍然处于研究阶段,尚无确切定论,且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病因也不尽相同[8]。相关研究[9]指出,颈椎骨性、软组织结构退行性改变是导致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创伤、慢性劳损以及不良工作姿势和睡眠姿势等因素也有可能诱发、加重颈椎病。受不良日常生活及工作习惯等一系列因素作用和影响,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玩电脑以及长时间低头工作等,颈椎病的发病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由于颈椎病在进展过程中可引起视力障碍、瘫痪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故需及时进行积极规范的治疗。传统观点认为,在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期间,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用药以及生活指导即可满足临床治疗和患者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因随机性较大,缺乏针对性、规范性,整体护理效果并不佳,故需给予颈椎病保守治疗患者有效的护理策略[10]。

张兆平[11]等的研究显示,系统康复健康管理在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中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系统康复健康管理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分析原因为,系统康复健康管理诸多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意识,良好规避影响康复进程的因素,进而提高临床效果。此外,系统康复健康管理在实施期间,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康复健康管理,可以有效避免疾病复发的风险因素,从而降低复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自我概念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提示系统康复健康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分析原因为,采用系统康复健康管理能够有效管理健康危险因素,通过运用各种资源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最好的健康管理效果。同时康复健康管理实施、康复技术管理指导等还可以帮助患者正确掌握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和技巧,使其自护能力得以提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系统康复健康管理还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为,与常规护理比较,系统康复健康管理为新兴的干预模式,能够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与不足,有助于增强患者的抗病信心,激发其正性情绪,且可以满足其合理需求,减轻其心理、躯体等方面的不适,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期间施以系统康复健康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降低疾病复发率,且还可以更好地改善其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猜你喜欢

颈椎病维度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颈椎病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