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营养状态和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1-06-01杨欢红金卫女李慧兰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1年11期
关键词:性骨折功能障碍骨质

杨欢红,金卫女,李慧兰

(台州市中医院 关节创伤科,浙江 台州,318001)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因骨量降低、骨强度下降和骨脆性增加,致使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损伤即可造成脆性骨折,其多发于老年群体,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知识缺乏导致术后营养状态不佳,肢体功能恢复缓慢。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为肾阳不足,致气血失调,骨骼脆弱无力,治疗该疾病应兼顾中医及西医的饮食调控,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所提供的护理措施,目前已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取得明显成效,但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的报道相对较少[1-2]。本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营养状态和功能障碍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台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且在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纳入标准:① 符合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断[3];② 中医确诊为脾肾两虚型,主证为腰背酸痛、肢体无力,次证为伤处肿胀、面色无华、舌白而苔淡和脉细弱[4];③ 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或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排除标准:① 合并恶性肿瘤;② 认知功能障碍;③ 有精神系统疾病史。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1:1比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间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和手术类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持续护理2周。具体内容包括在患者入院1~2 d内以口头形式进行疾病、药物、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健康宣教;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其饮食、心理、疼痛和运动方面的护理,关注其病情变化,指导其科学补钙;嘱咐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诊。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持续护理2周。① 成立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小组:由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4名责任护师和1名护士长组成护理小组,并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经培训后,熟练掌握疾病知识,以及饮食、心理、运动等方面的护理技巧,对患者实施入院宣教和对应的护理。② 饮食护理:按西医健康饮食原则指导患者进食低脂、低盐、高钙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虾皮、海带和水果等。按中医对脾肾两虚型体质的患者进行药膳饮食护理,制定个性化的膳食食谱,术后早期进食清淡且易消化的饮食,如猪血汤,瘦肉汤等,禁食生冷或辛辣食物;中期进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骨汤等;后期进食生血补髓汤,如以补血、补气为主的甲鱼汤和健脾补肾汤等。③ 情志护理: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发现其负性情绪并进行积极疏导,可列举既往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其强化战胜疾病的信心。④ 生活护理:进行预防跌倒和坠床等的相关宣教,指导患者谨慎起居、防避风寒和阻止邪气入体;天晴时嘱咐患者参加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⑤ 运动护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下床活动,以自我耐受情况为参考依据循序渐进地实施锻炼计划;评估患者疾病进展和运动喜好,制订个性化的运动计划改善患者阴阳不平衡的状态,运动形式有散步、太极拳和五禽戏等,患者每天可进行30 min左右的运动,且需注意循序渐进地开展运动和合理的安排休息及睡眠时间。⑥ 复诊:嘱患者出院后3个月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 营养状态:采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5]对2组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分值范围为1~14分,评分越高说明营养状态越好。② 功能障碍:采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6]评价2组的功能障碍,经转化获得的标准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低说明功能障碍的改善越明显。③ 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调查表(WHOQOL-100)[7]评价2组的生活质量,WHOQOL-100共100个问题,总分值为100~5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④ 心理韧性水平: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8]评价2组的心理韧性水平,CD-RISC共25个项目,单项目的分值均为0~4分,评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⑤ 治疗依从性:采用本科室的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价2组的治疗依从性,内容包括服药依从性、输液依从性和锻炼依从性,各项分值均为0~10分,评分越高说明治疗依从性越高。⑥ 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9]评估2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共43个条目,各条目均为0~4分,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⑦ 术后并发症: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出血、腹胀、便秘和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营养状态、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间MNA-SF、ODI和WHOQOL-100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出院后3个月,2组的MNA-SF和WHOQOL-100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2组的OD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2组MNA-SF、ODI和WHOQOL-100评分比较分)

2.2 2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自护能力比较

护理前,2组间CD-RISC、治疗依从性和ESC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均<0.05),且对照组均比护理前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CD-RISC、治疗依从性和ESCA评分比较分)

2.3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发生出血和腹胀各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出血和感染各1例,腹胀和便秘各3例,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

3 讨论

中医将骨质疏松性骨折归于“骨瘘”和“骨痹”等范畴,该病是由于肾虚、筋骨失养引起的,治疗方案以手术为主,但术后易发生腹胀、便秘和感染等,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需要辅以优质的护理措施[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的MNA-SF和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生活质量及功能障碍。究其原因,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小组成员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疾病和护理相关的知识宣教,按西医健康饮食原则指导其进食虾皮、海带等食物有助于营养的均衡摄入,可提高手术切口处的营养供应水平,加速创面愈合。在中医药膳护理中术后早期指导患者摄入的猪血汤等食物具有温和补血的作用;中期摄入的牛奶、骨汤具有养胃安神、滋阴补肾的功效,可改变脏腑功能失调的状态,同时具有较好的补钙效果,有助于骨骼功能的恢复;晚期摄入的甲鱼汤和健脾补肾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调节阴阳,具有良好的滋补效果,这些饮食护理措施均有助于患者营养状态、生活质量及功能障碍的改善[12]。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CD-RISC、治疗依从性和ES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究其原因,通过对患者采取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的知识宣教及护理措施,使其对疾病、疾病治疗及护理相关的内容获得一定了解,可改善其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采用情志护理关心鼓励患者,列举成功病例均有助于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患者经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获得了骨骼恢复所需的营养物质,再接受个性化的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腹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饮食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营养状态、功能障碍和心理状态的改善均具有积极意义,且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并降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猜你喜欢

性骨折功能障碍骨质
膝关节炎伴关节外胫骨应力性骨折个体化手术的分型与治疗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锻炼不当,小心疲劳性骨折悄悄来袭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吃洋葱防骨质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