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暂牵引中断对枕颌牵引治疗颈椎脱位患者颈椎功能、疼痛程度及依从性的影响

2021-06-01王笑英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断颈椎重量

王笑英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脊柱外科,广东 广州,511400)

颈椎脱位是常见的颈部损伤性疾病,主要分为寰枢椎脱位、颈椎骨折脱位、颈椎半脱位和颈椎后脱位4种类型,暴力外伤是导致颈椎脱位的主要原因,该病主要表现为颈椎关节从原本位置脱离,其可对患者的颈椎功能造成不利影响[1]。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够缓解其脊髓压迫症状,避免病情加重,改善预后效果。枕颌牵引与手术是治疗颈椎脱位的常用方法,通过牵引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使脱离的关节复位,从而有效稳定关节、防止再次脱位,其临床效果显著[2]。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因牵引产生的不适感较为强烈,部分患者不能配合牵引,严重者甚至发生牵引终止,导致预后效果较差[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短暂牵引中断对枕颌牵引治疗颈椎脱位患者颈椎功能、疼痛程度及依从性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进行枕颌牵引治疗的84例颈椎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纳入标准:① 年龄≥18周岁;② 经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确诊为颈椎脱位;③ 血压正常;④ 无肢体功能障碍;⑤ 神志清醒,能够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⑥ 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无异议。排除标准:① 严重寰枢关节脱位;② 颈椎椎体骨折伴脱位;③ 伴有严重神经症状;④ 合并肢体功能障碍;⑤ 伴有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本研究经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组脱位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传统持续牵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持续牵引,干预10 d。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床旁牵引,将牵引弓螺钉拧入患者的双耳上方,以5 kg为起始重量逐渐增加负重,牵引重量以患者的自身体重为标准,占患者自身重量的1/10~1/7。给予患者24 h持续牵引,在牵引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牵引重量、牵引力方向的改变情况,严禁患者自行增减牵引重量或改变牵引方向,保持有效牵引。干预期间使用碘伏对牵引处进行消毒,并检查螺母是否松脱。

1.2.2 短暂牵引中断 观察组患者采用短暂牵引中断,干预10 d。

1.2.2.1 牵引原则 按照间断、持续、变量氏的原则给予患者枕颌牵引复位,在实施短暂牵引中断过程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切勿操之过急。

1.2.2.2 操作步骤 将头侧床脚垫高10~15 cm,患者取仰卧位,在颈下不垫枕或者垫薄枕使头颈部保持轻度后伸位,采用枕颌牵引,牵引重量以5 kg作为起始重量,根据患者的自身体重作为标准,逐渐增加至自身重量的1/10~1/7,以患者可耐受为宜。对患者进行牵引过程中每天短暂中断3次,早晨短暂中断60 min,指导患者进行洗漱、进食与处理个人卫生;中午短暂中断30 min,指导患者食用午餐;晚上短暂中断60 min,指导患者使用温水擦拭身体、更换衣物及食用晚餐。

1.2.2.3 功能训练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握拳练习、动手指及脚趾、股四头肌训练等。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具体如下:① 前屈后伸,患者保持站立位,双手叉腰,头颈部进行拔伸,头部缓慢后仰达到最大幅度后保持5 s,再恢复至中立位,低头前屈至最大幅度后保持5 s,再恢复至中立位,重复10次。② 摇转双肩,将双手自然下垂,按照由后向前的方式摇转双肩,缓慢、最大幅度地摇转,再由前向后摇转,重复10次。③ 旋颈望踵,将双脚分开至与肩同宽,保持头颈部位尽力向左旋转,两眼能够看到对侧脚后跟为最佳,下颌尽量靠近肩部,颈部拔伸,保持该动作5 s后将颈部还原至中立位,再将头颈部旋转至右侧,重复做上述动作10次。

1.2.2.4 针对性护理 ① 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充分了解牵引对颈椎脱位治疗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牵引方法;为患者讲解牵引的复位原理及过程,使其了解预后知识,提高其对牵引过程中不良事件的防范能力,消除其恐惧及疑虑。② 安全管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安全管理,严格固定其颈部,避免其头部后仰,密切关注其牵引角度变化情况。③ 腹部按摩:帮助患者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对于存在便秘、排便困难的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时间为20 min,若不能缓解,则适当使用开塞露帮助其排便。④ 饮食指导: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叮嘱其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绿色蔬菜和水果等,饮水量控制在2 000~2 500 mL/d。

1.3 观察指标

① 于入院第1天(T0)、牵引第1天(T1)、牵引第3天(T2)、牵引第5天(T3)、牵引第10天(T4)分别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4]标准评价2组的颈椎功能,总分17分,得分越高说明颈椎功能越好。② 于T0、T1、T2、T3、T4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价2组的疼痛程度。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得分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③ 在T4时间点对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完全依从: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遵医嘱进行牵引,无发生终止牵引行为。部分依从:患者在治疗期间基本能够遵医嘱进行牵引,有提出终止牵引的要求,但经劝说后能够继续进行牵引。不依从: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够遵医嘱进行牵引,患者自行拆除牵引装置、不规律间歇牵引或终止牵引。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不同时间点颈椎功能比较

2组在T0时间点的JOA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2、T3、T4时间点均较同组T0时间点明显提高(P均<0.05);观察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JOA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JOA评分比较分)

2.2 2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2组在T0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较同组T0时间点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更低(P均<0.05),见表3。

表3 2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分)

2.3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与对照组(80.95%)相比,观察组(97.62%)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3 讨论

颈椎脱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指患者在外力作用下造成的关节咬合变位或颈椎序列异常[6]。若不能对患者及时进行干预,可增加其并发症发生风险,严重者可损伤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

牵引是治疗颈椎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枕颌牵引能够帮助患者将脱离的关节尽快复位,缓解其临床症状[7]。苏长英等[8]通过对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患者实施牵引,发现复位效果较好。但传统牵引需对患者进行每天24 d的持续牵引,使其对牵引过程中的不适感难以忍受,易使其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治疗依从性。短暂牵引中断是指在枕颌牵引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短时间中断牵引,能够有效降低其牵引过程中的不适感,也可减轻对其肢体的压迫,满足其正常的生理需求。牵引期间给予患者健康宣教,能够使其充分认知到牵引的重要性,有助于改善其认知局限性,减轻其心理负担;通过安全管理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安全性;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可增加其营养摄入,改善机体代谢,减少便秘等情况发生,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中,观察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JOA评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均<0.05)。这说明短暂牵引中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究其原因为,短暂牵引中断能够缓解牵引对患者颈椎的压迫,起到消肿、抑制炎症反应及保护颈部神经功能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均<0.05),说明短暂牵引中断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究其原因为,短暂牵引中断能够有效缓解牵引装置对患者皮肤的压迫与摩擦,降低其压疮发生风险,从而减轻其疼痛感。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依从性明显更高(P<0.05)。究其原因为,短暂牵引中断可有效降低疼痛感,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短暂牵引中断能够缓解枕颌牵引治疗颈椎脱位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其颈椎功能恢复,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中断颈椎重量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TMS320F28335外部中断分析与研究
多级中断屏蔽技术分析
重量
求油和壶的重量
一种考虑GPS信号中断的导航滤波算法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跟踪导练(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