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饮酒》教学设计

2021-05-31马敏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经典诵读文化传承

【关键词】诗歌教学;经典诵读;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8-0067-02

【作者简介】马敏,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广州,510095)教师,高级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部分对古诗文学习第四学段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学习经典美文,以诵读培养语感,以文化浸润人生。本文以陶渊明的《饮酒》为例来作说明。

一、 教学活动设计

1.以对联导入新课。

教师提供对联“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请学生板书于黑板两侧。之后让学生猜测此联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一位诗人,由此引出田园派掌门人陶渊明。在学生看完书中陶渊明的相关简介之后,补充他的谥号以及思考为什么以此为谥号。除了谥号“靖节”先生,陶渊明还自号“五柳先生”,并在《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性嗜酒”,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首酒后之作《饮酒·其五》。

这一环节的作用是知人论世。与机械呆板的作者介绍不同,这里以问题为导向:对联该如何板书?描述的诗人是谁?为什么以“靖节”作为谥号?让学生来板书是检查对联右上左下(古法)、仄起平收这个文化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对联里提到的“田园”与“隐逸”两个标签词在指明诗人的同时,还涵盖了本诗的内容及思想,有提纲挈领之效;至于谥号,“靖”有安静安定安抚的意思,“节”有节操气节的意思,正是陶先生思想境界的生动写照,对谥号的追问更加深了学生对诗人及其诗作的认识。这个教学环节不仅以文化趣味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也为下一环节的诗句理解感悟做了自然而必要的铺垫。

2.以诵读贯穿课堂。

这一环节分“读懂—读情—读境—读诵”四个步骤完成。

(1)读懂。感知诗歌内容,循序渐进。在初读这个基础环节,教师对学生的音准、节奏进行纠正指导,并借助注释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颇有情趣的田园隐居生活。

(2)读情。把握诗歌情感,由浅入深。在读准的前提之下,读出语气、语调的和缓与悠然,读出自由自然自得之情。

(3)读境。升华诗歌主旨,渐至臻境。让学生每句诗选择一个关键字来解读,由一字而立境。预设分别是“无”“远”“见”“佳”“忘”五个字,由字带句,由句连诗,读出作者高远的人生追求。

(4)读诵。整理诗歌思想,联系生活。熟读成诵之后,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诗给生活带来的启示。

本环节的重心是诵读,课标里对诵读的评价是“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所以整个过程就是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体悟情感。四个步骤的设置则显示了诵读目标的梯度与层次,这其中又以第三步“读境”为主体。这一步重在领悟诗人的思想境界,借此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提升其欣赏品位。比如,由第一句中的“无”字可见中国的“隐士文化”。分明“在”人境,却“无”车马喧,这就是“隐”,这也是作为“隐逸之宗”的陶渊明与一般隐士的不同之处。一般的隐士大都选择深山老林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但陶先生不一样,他就活在热闹的人间,却不被人间打扰,这才是真正的隐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课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本诗短小,在理解诗意、感受诗情的基础上,可以熟读成诵。最后由课堂拓展外延,让学生谈论学习本诗给生活带来的启示,以文化浸润出诗意的人生。

3.以對联升华课堂。

教师先出下联,“商隐西窗剪烛寄离情”,让学生根据本诗内容对出上联“渊明东篱采菊得真意”,并且板书到黑板上。

这一环节其实是对课堂的总结,也是一个升华。以对联来表达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形式新颖,既生动有趣,又凸显了文化内涵;并且在结构上与开头的对联遥相呼应,使课堂完整严谨,浑然一体。

二、 教学思考

1.以联激趣。

课堂以对联导入,以对联收尾。让学生动脑又动手,既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又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并且还营造了和谐的古典文化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文化情境。

2.以文释文。

虽然本诗语言素朴,诗意明显,但有一些关键字词学生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对这些词语进行解读时,采用以文释文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领悟的同时,还将知识前后勾连起来,既巩固了知识学习,又培养了触类旁通的能力。比如,对“心远地自偏”中“远”字的解读,可以借助之前学过的《诫子书》来引导,诸葛亮是因宁静而致远,陶先生则是因为致远而宁静。再比如,“悠然见南山”中由“见”而引发的“忘我”之境是个难点,结合后面要学的鲁迅先生在《社戏》中所听到的“宛转,悠扬”的横笛声,“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就很好理解了。以文释文,更显文化内涵。

3.以读见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情自感。如果诵读到位,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解释分析,学生自会感知字里行间涌动的哲思和情感,产生共鸣应和。只要“会意”,得其“真意”,即使“欲辨已忘言”又如何呢?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经典诵读文化传承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唤醒、发掘、传达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