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法在传染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31王盛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漏报传染病报告

王盛云

(东营市河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东营 257200)

传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其特殊的传染性,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报告制度。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传染病的发病概率明显升高[1-2]。临床常见的传染病有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以及肺结核等[3-4]。传染病对公共卫生安全以及患者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严重影响[5-6]。特别是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来,传染病的报告尤为重要[7-8]。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主要是指院内发现传染病疫情之后,立即向有关疾病防控部门进行报告,是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控制的重要举措[9-10]。信息监测报告的管理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有关部门控制举措和临床控制质量,加强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可以对传染病的传播暴发实现有效控制[11-12]。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本研究将PDCA循环法应用在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旨在探析PDCA循环法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2019年1~12月未实施PDCA循环法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的2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法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的18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115例,女性106例,平均年龄(52.44±2.42)岁;对照组男性98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52.77±2.4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属于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等传染性疾病患者。其中乙类传染病包括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的高致病性的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等疾病。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等11种。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按照甲类传染病报告,东营地区未发现1例确诊患者,对照组同样未出现疫情,为了满足两组对比资料的一致性,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告不纳入本研究中。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PDCA循环法。观察组在报告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内容如下:①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传染病信息监测报告过程中的常见问题[13]。②问题分析: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卡重视程度不足、填写不负责,存在字迹不清、填写不完整以及填写有误差等情况;报告卡填写内容过多,存在疏漏现象;部分患者在传染病报告中有不依从现象,报告真实性受到影响;化验室和整个报告流程衔接不流畅,易发生迟报和漏报[14-15]。③制订护理计划:针对传染病信息监测报告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制订针对性处理计划,对疫情组织管理网络和模式进行完善,同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传染病报告流程进行制度约束,确保传染病疫情报告能够做到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上报[16-17]。④措施落实:完善报告管理三级组织模式,院内由传染病报告管理小组、临床科室管理小组和公共卫生科进行分层管理,提高报告管理实施效率;对传染病报告有关医务人员加强培训考核,树立其工作重视度,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不力的危害,发挥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18-19]。针对新型或者是季节型传染病,医院需对有关知识进行全面普及,提高医务人员在传染病报告过程中的监测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各个环节加强管理监督,对报告卡内容仔细核实,确保传染病报告卡的准确率[20-21]。同时,加强对有关科室的监督检查,对传染病患者具体治疗情况进行掌握了解,从大方向上对传染病做好规划和管理;在院内各个科室设置专门的疫情管理人员,主要任务是为临床医师以及患者就传染病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加强和其他科室之间的沟通[22-23]。⑤检查落实: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把控环节需落实三级质量控制制度,有关报告负责人需对传染病报告卡、门诊记录以及登记本等进行检查核实,避免患者信息遗漏[24-25]。此外,还需将报告卡的填写质量作为院内医疗质量重要考核指标,对出现迟报以及漏报的医务人员进行适当处罚[26-27]。对院内上报的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将报告差错病例在院内实施全院通报[28]。根据报告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形式,全面提高院内传染病疫情报告水平[29-30]。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且对比两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以及迟报漏报率。由于2019年12月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按照甲类传染病报告,对照组没有对比意义,故不纳入本次研究中。我国的法定传染病共有40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7种,丙类传染病11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2种,要求在发现后2 h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乙类传染病要求在发现后24 h内上报。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的传染病,要求在发现后24 h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上报。传染病报告率=上报的传染病例数/实际发生传染病例数×100%。填写准确率=填写准确无误的例数/上报的传染病例数×100%。迟报漏报发生率=迟报漏报的例数/实际的传染病例数×100%。如果超出报告时限,为迟报,如果遗漏为漏报。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21例患者中,传染病报告217例(98.19%)、填写准确219例(99.10%)、迟报漏报1例(0.45%);对照组188例患者中,传染病报告168例(89.36%)、填写准确165例(87.77%)、迟报漏报6例(3.19%)。观察组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高与对照组,且迟报漏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比较[n(%)]

3 讨 论

传染病疫情往往具有多种传播途径,且不可预见,一旦疫情暴发将会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1-32]。传染病疫情的防控管理质量不仅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33-34]。传染病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制度对于传染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35-36]。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 Act(处理)。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这一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本研究发现,观察组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卡填写准确率高与对照组,且迟报漏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实施PDCA循环法对报告卡不同填写阶段的具体情况进行整合分析,同时对每一个防控环节进行落实,能够为院内疫情防控管理质量提升提供改进指导。在PDCA循环法实施后,相较于未实施前,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率和报告卡填写准确率有明显提升,且漏报迟报情况明显减少,提示PDCA循环法的应用能够加强信息监测报告效率,避免报告差错,利于第一时间对传染病疫情做出防控。分析原因是:PDCA循环法能够加强组织领导,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报告体系,对有关报告流程进行监督落实[37-38];PDCA循环法还能够对有关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培训,使医务人员认识到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的重要性,对报告流程掌握更加熟练,促使检测报告管理质量得以显著提升[39]。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笔者所在疾控中心对500余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更加验证了信息监测报告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有助于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卡填写准确率,同时可以避免传染病漏报、迟报情况的发生。

猜你喜欢

漏报传染病报告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报告
各类气体报警器防误报漏报管理系统的应用
报告
报告
临床乳腺检查筛查乳腺癌中降低病灶漏报率的探讨
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