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教育文明表达

2021-05-30梁大工马慧青宋红

学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材客观性社会性

梁大工 马慧青 宋红

摘要: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同步伴生现象,教育社会性与教育客观性的辩证统一是人类教育文明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教育社会性建构是一个国家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客观性追求是人类教育使命的实现保障。单就学校教育语文教材深究,可对教育文明的理解把握和建设发展一窥全貌。国家语文新教材凸显、强化了教育特性中的社会性与客观性,并尽可能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这也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的体现。当代社会需要的优良教育,就是在遵循师道“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坚持“以学为本”,使受教育者成人、成才,得以安身立命、宜室宜家、利民兴邦。

关键词:语文教材;教育文明;社会性;客观性

*该文为省部级课题“海南省意识型态与舆论研究基地”后期资助课题(立项号:20HQZZ12)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形成人类历史发展各阶段各有特色的教育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同步伴生现象,也是催生进化文明的重要因子,是文明的重要组成和标志。早期人类社会中,部群首领无不是教育者:燧人氏设教台钻木取火、结绳记事;伏羲氏授人渔猎、圈栏养殖;神农氏教辨五谷、耒耜稼穑;轩辕氏、嫘祖教人行车、缫丝……学校教育则是教育文明中最规范、最科学、最全面、最有力的核心部分。不久前全国中小学人文教材统一为“部编本”,2020年全国普高也开始实施国家新教材新课标,中国进入了学校教育的新阶段。在此仅就语文新教材作一番浅近的分析,对教育文明的理解把握和建设发展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得窥全豹。

一、教育社会性与教育客观性的辩证统一是人类教育文明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

教育简言之就是使人成才、成人的实践活动,即师者“传道授業解惑”之为也。成才教育强调一个人学会谋生的知识、技能等,是教育的客观性体现;而成人教育则强调作为社会人应知应会的伦理、规矩,是教育的社会性使然;二者俱备,受教育者方能安身立命、利民兴邦。只有充分重视教育社会性与教育客观性的双重特性,才能符合人类教育文明的根本要求,实现教育的主要功能。

成才教育遵循的是为人类所共有、不因历史阶段、社会政治而改变的教育科学规律,它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物特性进行教育和教学,同时又能促进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这是由教育的客观实在性决定的,也是教育在客观世界普遍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意义所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实现保障。

人类教育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做人即是教育社会性的集中体现,这与动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质区别。孔学立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鲁迅强调“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否认“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等等,都对教育先教做人、再教做事持类同意见。

成才与成人是教育成功的双轮驱动,二者缺一不可、相互倚重、不可偏废。国家语文新教材总体上突出强化了对中小学生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并尽可能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是在循奉教育科学的信念之上追求教育文明进步的成功实践,是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教改使命之问的活水和鉴证。

二、教育社会性建构是一个国家教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现国家意志和主流道德,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往往与国家宣传等部门共同担负着统一人民思想、凝聚国民心念、团结社会力量的重任。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众文明古国中唯一颠扑不破、绵延至今的国家,秦嬴政的“书同文”、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等“文治”起到了重要作用。统一的语言文字加上统一的思想造就了中国单一主流文化现象,这给予中国人一种强大的文化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反过来又促使其文化进一步辐射,最终造就极其强大的主体文化,强大到即使身处被统治地位时竟能反噬外来征服者,使自身继续发展。与中国面积相当的欧洲大陆只是多“武功”而少“文治”,至今语系分散、文化多元,各民族没有大融合,反而越来越强化差异。教育的社会性建构即是践行、传承文治之功的重要环节,它主要体现在统一的祖国意识、三观养成、民族文化传承三大方面。

(一)祖国意识是基础语文教育的重要传递目标,是“传道”责任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基础的学校教育教材必然统一是不言而喻的。古今中外有统一的国家却不统一学校基础教材的政府十分罕见。任何教育制度,只要祖国归属意识、统一意识鲜明,就是基本方向正确的教育,被教育者无论才能大小都会对这个国家有益;反之,则难测其害、危殆国民之根基。

语文教材,特别是中小学阶段,不仅是少年儿童学习母语的基础读本,更是祖国意识和个人归属感形成的重要工具。部编语文课本一年级开篇就是整页“我是中国人”的图文,充分申明了新版课本的编辑语意,凸显出统一语文教材的构建基调。习近平主席对于教材中的祖国意识十分重视,曾于2014年在北师大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那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次新编教材中就增加了中国经典范文的比重,增幅达80%。“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都是蕴含着各类信息或教育价值的集合体。”[1]没有祖国意识的母语学习,只是没有灵魂和主见的填鸭式语言符号灌输,是国家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温床,是难以培养有负责精神和担当意识的真正社会精英的。

(二)三观渗透可使教育的社会性建设收到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效

教育的社会意识强度实质反映了社会成员三观认知与实践的一致程度,是教育担当性的外化标准。语文教育担负着社会普遍认知和主流伦理之于中小学生的传达、塑造的使命。新教材第一课先行认读“天地人你我他”,即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主流哲学基础宏观思维具象化,将抽象概念通过形象来对儿童示意和启蒙,是马克思世界观用于课程论视角文化建设的一个鲜明特色,展示编者对语文学科中三观教育的奠基地位和衡器作用的足够重视,以及行使宏观文化建构的主动建树。“语文教材应该作为文化的主体发挥导向作用,变单纯地筛选文化为动态的建构文化。”[2]而这种教育的文化建构意识一旦确立实施,正确的“三观”启蒙传递便无处不在了,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

教育的社会性由人的社会性决定,它必然受社会关系决定、制约并为其服务。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人民当家作主,教育必然具有人民性,以满足和服务于人民的教育需求为宗旨和目的。真心“为了人民”才能真正赢得人民,就在于社会主义教育相信、保护人民具有内在的真善美力量,而焕发此力量之根本又在于“为了人民”理念的彻底性。这不仅在现实主义的篇目中得以体现,还可以在浪漫主义的课文中得以贯彻,展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矢志不渝的朴素情怀,体现正义、骨气、良知、公平等正能量。

(三)本土文化基因的承继与时代性发展的协调是教育社会性的成功体现

割裂历史意味着背叛;而罔顾现实则意味着逃避。本土文化基因的提取和继承发扬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和标识,它要求當代人文教育必须是一脉相承的传统经典与现代时文的协调统一,这也是教育社会性的系统展现。教材总体上基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接班人的新理念进行编写实践。作为文化自信的见证和践行者,教材不仅选用语言文字的典范,更选用具有符合现时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思想好文。“以时代性作为教材选文标准,主要应当指选文的形式与内容同现时代学生的生活能够保持适度的张力。”[3]部编语文教材涵盖了远古史前神话、5000多年文明史、170多年人民斗争史和90多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榜样人物纵跨古今,还出现了许多“新科技”……涵养学生步入社会和建设未来所应具有的中华民族气质和文明品格,从而提高对国情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分析及应对能力。

三、教育客观性追求是人类教育使命的实现保障

部编版语文教材充分遵循了教育的客观性原则,在教材构建、育才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上都做出积极的革新探索和有益尝试。概括来说为八个字:尊重、信任、爱护、激发,形成部编新教材的四个硬核。

(一)充分尊重教书育人的科学规律、尊重人在成长各阶段的客观学习规律

教学选文的数量和难度掌握上应遵循适龄性原则,以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为重要依据,规避拔苗助长,以使呼吁多年的教育减负得到根本上的落实和示范,对学生的身心发育形成了切实有效的保障。减数量、降难度,把师生从赶进度导致走形式的疲劳忙乱中解放出来,告别贪多嚼不烂、一味灌输深奥知识点的局面,而是按照学生的学习理解力循序渐进地把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分布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当中,从容地品味汉语文字之美、隽永哲文之意,既避免超龄超前教育,又使得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更有序有理,从而达到减量不减品、降难不降质、以退为进的积极教改效果。

(二)信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真善美的心灵感应能力

部编教材大胆地将一些需一定理解能力的心灵意悟诗文和一些需要更多自主学习的作业目标加入到教材中来,使学生体会到感应、顿悟的拔节式成长进步。如小学一年级的汉乐府《江南》、李白《古朗月行》的状物描写及其诗境联想;王维《画》与李峤《风》对事物的谜语式吟诵和哲理性认知等,都对一年级的小学生充满了新奇而适宜的启发、挑战,从而对学生的阅读理解不作低估式的限制,为学生智力思维增强和人文智慧提高释放足够的空间。再如教材中的书法教学,在规范学生书写的同时,呈现了书法艺术之美,也更加地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熏陶书法艺术鉴赏能力和书写能力,可谓一举而多得的高效赋能教育。

(三)爱护学生宝贵的学习兴趣,照顾呵护亲子关系

教育心理学认为,孩子天生具有学习探索的驱动力,教育方式可以保持或改变这种原始驱动力使之加大或减弱甚至逆反。还以一年级一册教材为例,该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如果一上学就学习抽象单调的拼音和笔画,很容易挫伤孩子的学习乐趣,使之在新的工具知识体系中产生畏难烦躁情绪。温儒敏先生曾提出:“对于汉语拼音的教学,往往改变了以往入学即学拼音的方式,安排在识字单元之后,使拼音和认字互为拐棍。”。所以先认读汉字、学唱儿歌,再学抽象的拼音,然后学枯燥的笔画偏旁部首,这种教学设置不仅符合该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有利于保护孩子珍贵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从而更加科学化。

教材编写也照顾到家庭学习情境,增加了亲子互动模块:在每单元的语文园地里设置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又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的良性关系,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孩子玩着学、大人学着玩,有效避免、纾解学生和家长的学习焦虑,从而有可能率先在人文学科中改变“作业前母慈子孝、一作业鸡飞狗跳”的笑谈,愈演愈烈的“中国式做作业”现象结束可期。

(四)激发学生学习意愿,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促使学生将学习要求和目标充分内化

教育本是一项高尚而快乐的事业,“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而教育活动在实际中苦乐孰是的关键点取决于教育目的及方式是“以学为本”还是“以教为本”。而部编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即是从知识本位教育转变为素养本位学习,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去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探索、学会知识运用、学会习惯养成。例如在课型名称上作的重大修改,把长期沿袭的“精读”“略读”改为“教读”“自读”,还增加了“课外阅读”,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课型结构,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和趣味,有助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的“代入感”,从而更加深刻体会、理解文章境界;适当地帮助学生产生“剥离感”以增强客观审美鉴赏的能力培养。

综上,教育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的双重属性是教育本身固有的特性和规律,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哲学与社会学视角审视语文教材的文明基调和价值取向,部编版无疑取得了教材文化构建的成功,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教改提供了可兹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期共同完成“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新时代教育使命,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华教育文明的魅力,为人类共同进步发展贡献中国人才与力量。

参考文献:

[1]郑桂华:《20年来语文教材文化研究的路径及突破空间》,《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1期,第92-99页。

[2]俞明雅:《文化取向的语文教科书研究:现状回视与问题检视》,《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年4期,第52-57页。

[3]樊华强:《经典性抑或时代性:语文教材选文标准辨析》,《教学与管理》2011年25期,第51页。

(作者:梁大工,河北广播电视台员工,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马慧青,河北广播电视台员工;宋红,河北广播电视台员工)

[编辑尹达]

猜你喜欢

语文教材客观性社会性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客观性与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